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及方法论


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及方法论

文章插图
意识的能动作用一般指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是一个哲学概念 , 指人的主观意识和实践活动对于客观世界的能动作用 。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是: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

意识的能动性原理意识能动性是人类自觉能动性的一个方面 。指人的意识能动地反映物质又通过实践反作用于物质 。是人的感觉、思维(理性)、情绪、意志等能动性的统称 。通常主要指人的认识能动性 。
人的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但这种反映不是静观的、照相式的、消极被动的 , 而是一种积极的、主动的、自觉的活动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认识的感性形式和理性形式都是能动的 。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的时候,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在实施行动之前还要预先制定蓝图、目标、行动方式和行动步骤等 。蜜蜂筑巢、蜘蛛织网等 , 表面看起来似乎有某种预定的目标和计划,其实不然 。它们既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 。它们的操作纯粹是无目的的本能的活动 。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并不是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 。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它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能够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 。
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及方法论】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 , 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 。动物没有自觉的意识,不懂得自己活动的意义,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 。因而,它们既不能认识世界、也不能改造世界 。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过程 , 又对生理过程有着能动的反作用 。高昂的精神 , 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
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尊重客观规律是充分、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规律是客观的 , 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规律的存在和是否发挥作用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规律客观性是第一性的,主观能动性是第二性的 。规律客观性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 。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 。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认识规律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同样 , 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也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
意识的能动作用方法论一、要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 , 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
意识的性质不同,其对物质的作用有正反两个方面,即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 。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展开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事物的发展 。
二、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必须遵循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
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认识和改造自然界,要尊重自然界的规律;认识和改造社会 , 要尊重社会规律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