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复旦微电子学院副院长:半导体人才供给三短板,如何培育创新


专访|复旦微电子学院副院长:半导体人才供给三短板,如何培育创新

文章插图

专访|复旦微电子学院副院长:半导体人才供给三短板,如何培育创新

文章插图
【专访|复旦微电子学院副院长:半导体人才供给三短板,如何培育创新】芯片行业创业热潮里,国内芯片设计初创企业大量涌现,各地纷纷增建晶圆厂,带来巨大人才缺口 。当前集成电路人才供给面临哪些短板?高校如何培养市场所需的集成电路人才?研究所里能够创造出颠覆性新技术的创新型人才又该如何培育?
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副院长周鹏日前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专访时表示,当前集成电路人才供给主要面临结构性失衡、人才流失、产教融合待提高三大短板 , 弥补几十万人才缺口非一朝一夕之事 。当下为了解决芯片产能问题,需要专业的技术型人才;为了攻克“卡脖子”难题,也需要创新型人才 。无论哪种培养 , 都需物理、化学、材料、电子、工程等知识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也要创造平等自由的空间,每个人都应该具有质疑的态度 。而对于有意进入半导体行业的年轻人 , 应时刻关注微电子国内外技术的最新进展,并培养自身的动手能力与创新意识 。
专访|复旦微电子学院副院长:半导体人才供给三短板,如何培育创新

文章插图
周鹏表示,以复旦大学为例,复旦在2020年开展“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一级学科试点建设,人才培养力度逐年加大,为此下了很大功夫,也获得了不错效果 。但集成电路是知识密集型行业,全方位的集成电路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过程 。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更迫切 , 远水解不了近渴 , 因此许多企业短期内倾向于引进人才、高薪挖人 。
不过,要根本上解决人才问题,还需要政府、高校、企业长久的共同努力 。周鹏说,当前高校人才培养计划、内容和企业对人才知识结构的期待仍有差距,并且毕业生的实操能力和实际工程经验匮乏,这一问题在工艺领域更明显 。他建议高校和企业之间加强联系,企业为学生提供更多实习机会和前沿项目,高校围绕工程实践需求,针对性地教育改革,加强人才实践能力 。
由于人才供给一定程度上面临结构性失衡问题 , 尤其是高端领军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缺乏,要破解我国集成电路“卡脖子”难题,必须重视创新型人才和原创性成果,充分激发科研人员活力 。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更注重理论基础和创新能力,围绕全球最先进的科学和技术,锻炼自主创新能力 。“科研就是将一个大问题拆分为数个小困难逐个击破的过程 。在解决困难的过程中、在课题讨论的过程中,老师们应引导学生们发散思维,不局限于现有框架的束缚 。鼓励他们保持好奇心、多提问、多尝试 。突破常规是科研的常态 。”周鹏认为,要创造平等自由的空间,每个人都应该具有质疑的态度 。
而不论哪一种培养方式,想要深入了解微电子这一行业及相关知识体系,提高学生自身潜力,都需要有足够的物理、化学、材料、电子、工程等多方面知识,因此难免导致较长的培养周期 。
“短时间内只通过高校培养足够的产业人才是不太现实的,也并不是所有工种都只能通过教育体系来培训 。”周鹏表示,市场上也有一些培训机构可以提供有针对性的短期培训,补足高校教育短板,在短期内缓解行业的“用工荒” 。“至于完全解决人才短缺问题,还需要长期的努力 。”
周鹏长期从事集成电路新机理、新材料及新器件研究,原创技术主要发表在自然-纳米技术、自然-电子学、国际电子器件大会等,在新原理存储技术、新材料应用方案和异质结新器件及先进工艺三个方面展开研究,主要代表性成果有:发明了高速与非易失兼得的新型电荷存储器;实现了高面积效率单晶体管逻辑原位存储及电路;获得了高性能存储器件、高效率算法和验证性芯片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