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复旦微电子学院副院长:半导体人才供给三短板,如何培育创新( 三 )


对于技术型人才 , 在培养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除了教授理论课程以外,还需要围绕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技术培训,同时和企业紧密联系,为学生提供实习和接触实际项目的机会 , 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正满足市场需要的人才 。
对于创新型人才,在培养过程中更注重理论基础和创新能力 。围绕全球最先进的科学和技术,锻炼他们进行自主创新的能力 。
但不论哪一种培养方式,想要深入了解微电子这一行业及相关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自身的潜力,都需要有足够的物理、化学、材料、电子、工程等多方面的知识,因此难免导致较长的培养周期 。
短时间内只通过高校培养足够的产业人才是不太现实的,也并不是所有工种都只能通过教育体系来培训 。例如版图和部分测试类的工作,也完全可以借助职业培训的方式来完成 。
此外市场上也有一些培训机构,可以提供有针对性的短期培训,来补足高校教育的短板,在短期内缓解行业的“用工荒” 。至于完全解决人才短缺问题,还需要长期的努力 。
澎湃新闻:您提到了创新型人才 。有业内人士也表示 , 我们最终缺的人才是真正的创新型、研发型人才,也就是高校、研究所里能够创造出颠覆性新技术的人才 。这类人才创造的新技术能让人眼前一亮 , 也许当下无用 , 但未来能成为突破性的技术 。对于高校而言 , 这类高端人才如何培养?怎样构建一种适合的科研环境让这类人才能够作出突破?
周鹏:清晰的知识脉络是思维发散的基础 。高校第一步应设计系统化的半导体课程以保证学生们扎实的知识储备 。同时,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与广泛讨论的能力 。
科研就是将一个大问题拆分为数个小困难逐个击破的过程 。在解决困难的过程中、在课题讨论的过程中 , 老师们应引导学生们发散思维,不局限于现有框架的束缚 。鼓励他们保持好奇心、多提问、多尝试 。突破常规是科研的常态 。
而科研的环境 , 我认为最关键的是创造平等与自由的空间,让大家能自由地进行探讨 。在科研讨论中不分老师学生,每个人都应该具有质疑的态度 。而在科研讨论甚至辩论中,学生们也会从不同逻辑来思考问题 。有的时候,许多振奋人心的突破正是源自于这样多角度、深度的讨论当中 。
【时刻关注微电子国内外技术最新进展,培养动手能力与创新意识】
澎湃新闻:重设计、轻制造是当下集成电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有院士提到,90%的教学内容是设计,但制造也是集成电路产业重要一环 。一名成熟的工艺工程师,培养周期起码需要3-5年 。这样的人才如何培养?高校与产业界如何打通产学研通道,联合培养人才,避免与产业实际脱节?
周鹏:正如上面提到的 , 工艺工程师不仅需要多个学科背景知识的加持,同时还应该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加之实践与创新 。而高校与产业界之间是存在一定的隔阂,事实证明只有通过不断加强科研高校院所与产业界的互动合作,多进行沟通了解才有望解决这个问题 。
公司向高校阐明技术难点与需求 , 高校设定科研目标并根据成果对公司给予建议与指导 。这个过程中,不仅高校产出的成果可以快速被产业界转换为产品,同时学生在这样双向培养的过程中也逐渐实现了高校与产业的对接 。
好消息是,目前国内学术界与产业界之间的合作已经越来越密切了,合作的模式也越来越丰富,陆续开展了各种校企合作模式 。
例如华为公司与复旦大学达成了合作协议,华为投入研究经费资助复旦大学研制开发各种新技术;汇顶科技公司也深入与复旦大学合作 , 共同承担教育部首批新工科项目等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