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改良月饼

中秋月饼的由来和意义?

为什么要改良月饼

文章插图
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
月饼的历史比较久远 。汉代张骞出使西域的时候,就带回来了一种胡饼 。我们知道,以“胡”字打头的东西一般都是外来的,当时以芝麻、核桃做馅儿 , 这就是月饼的维形 。
据说有一年中秋,唐玄宗吃着胡饼 , 赏着月亮,忽然说道:“胡饼 , 胡饼 , 饼虽好吃,名字难听 。”杨玉环看着皎洁的月亮,回道:“中秋,赏月 , 吃团圆饼,不如把这种饼称为月饼吧!“唐玄宗闻听 , 拍手叫好 。从此,这种带馅儿的小胡饼 , 就被称作月饼 。
唐朝的月饼,还是烤制的 。到了宋明时期,月饼发展就比较成熟了 。在宋代的时候以蒸为主,汉民族的文化中 , 动火特别喜欢蒸;而少数民族喜欢烤,不论是烤肉还是烙饼,都是用火的高温直接跟面食接触 , 到现在新疆还有“馕”,这跟当地的饮食习惯有很大的关系 。宋代的时候,大量的月饼是蒸出来的 。
到了明清时期 , 月饼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无论是馅料还是制作方法,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明代养生达人高濂著的《遵生八笺》中,月饼就有了椒盐、松子等馅料,烤饼的炉子也变得很先进了
因为这样制作出来的月饼非常好吃,宫廷里有些人就把吃剩下来的月饼一直留着,准备除夕夜拿出来吃 。
这就给制作月饼的人出了难题,那时候没有冰箱,食物很容易坏 。不过,宫廷御厨非常聪明,选择了最容易保存的原料,在制作方法上也进行了改良 。
到今天中秋,我们还是在吃月饼,不过美食天天有,花样翻新,月饼这种美味反而不那么尽如人意了 。
中秋节吃月饼的意义
月饼象征着团圆,代表着一种美好的愿望,而吃月饼以及送月饼这些都并非是自古有之 , 从历史记载中得知,最初的月饼并不是用来品尝的,而是先人用来祭月的祭品,而随着时代的更替,人们逐渐把赏月和品尝月饼合二为一,作为家人朋友团圆的象征,慢慢的 , 中秋节吃月饼就成了一种风俗习惯!

为什么要改良月饼

文章插图
 1.分皮将已搓好的月饼皮按斤两规格分好每个月饼的饼皮.2.分馅把要制作月饼品种的馅料按量分别称好,要熟悉各种馅料配方和做法.如单黄莲蓉,在中间加一只蛋黄;双黄或三黄、莲蓉,则要把莲蓉分成两份或三份,每份莲蓉再包入一个蛋黄,以二合一或三合一的方法包成一个饼坯.五仁类馅料要捏实、捏圆滑,但馅料不能捏得过久 , 否则会渗油、离壳.每一种馅料要在转换过程中标明品种,由于包好饼皮的饼坯,辨认不出其馅料容易造成混乱.3.包馅把饼皮分别包裹已称量好的饼坯,包时饼皮要压得平正,合口处要圆滑均匀.4.成型把包好的饼坯放进木模中轻轻用手压实,压平.压时力度要均衡 , 使饼的棱角分明,花纹清晰.再把饼拿到案板边上将饼坯拍出,脱模时要注意饼型的平整 , 不应歪斜.5.加温先喷请水入炉,炉温200~220℃ , 如用热旋风烘炉,炉温298℃(时间14分钟左右) , 盘里的饼烘至饼皮转米白色或微有金黄色时才可以抽出,在饼面上涂刷蛋浆,再放回炉内烘至熟透.
###其它资料参考###蛋皮月饼:又称改良月饼 。是以鸡蛋为主要皮料生产的一种新款月饼 。主要特点是,表皮金黄色、口感松软 , 近似于蛋糕 。提浆月饼的特色就是皮与馅的比例一样多,内馅比广式少了许多 , 多加了一些面粉,又有一股特有的香气,所以吃起来扎扎实实 。外皮油润细腻,松软适口,耐贮存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