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艺术的历史变迁_古筝百科( 二 )


在东晋、南北朝继相和乐而起的清商乐中 , 筝更广泛地用来演奏吴歌和荆楚西曲 。有名的吴歌《上声歌》,就是由于筝使用了“上声促柱”的手法而得名;而《三洲》、《采莲》、《乌夜啼》等西曲也是筝常演奏的代表性曲目 。可知古筝艺术是不断吸收着民间音乐的营养而获得旺盛的生命力的 。
大约在梁陈之际十三弦筝逐渐兴起,到了隋代,十三弦筝在雅乐中的地位已完全确立 , 但十二弦筝的传统却随着清商乐而流入隋唐燕乐,直到唐末,才因清乐的衰微而为十三弦筝所取代,而其定弦的原则,却被十三弦筝继承下来了 。如唐筝中的平调调弦法,其渊源无疑是来自魏晋的清商三调的 。
十三弦筝在唐代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其普及的程度,甚至使有着深厚传统的七弦琴音乐受到冷落 。弹筝名手辈出:薛琼琼、李青青、龙佐、常述本、史从、李从周,崔七等,她(他)们精妙的筝艺常为诗人们所称颂 。燕乐的兴盛给秦筝艺术以更为广阔的天地,有名的大曲,《秦王破阵乐》、《霓裳羽衣曲》、《伊州》、《凉州》等,也都曾被吸收为筝的独奏曲 。开成中(公元839年)扬州崔氏女所弹的十首筝曲《迎君乐》、《槲林叹》、《秦王赏金歌》、《广陵散》、《行路难》、《上江虹》,《晋城仙》、《丝竹赏金歌》、《红璁影》、《思归乐》,都是二十八至四十几段的大曲;其调名有正商调、分丝调、小石调、双柱调等 。《乐府杂录》说筝有宫、商、角、羽四调,临时移柱用于二十八调,从上述十首曲的调名来看,民间筝乐的调弦法还不止于此数 , 由此可见高度发展的唐筝水平 。
唐代雅乐中也使用着筝(称为颂瑟),祖孝孙,张文收所考定的十二均旋宫之乐,使筝的旋宫性能得到进一步的系统完善 。《治筝类要》中所载旋宫十二均,就是转刊的唐代古筝的旋宫方法 。
【古筝艺术的历史变迁_古筝百科】唐筝丰富的宫调形式和宏大的曲子结构 , 堪称传统筝乐的顶峰 。随着频繁的文化交流,唐筝远传至边陲域外;其绪余下及宋代 。影响所至,甚至北宋的琴瑟调品也在借用着筝的调弦方法而弹奏操弄的,这曾使得当时的雅乐家房庶为之感慨不已 。南宋经五代、靖康战乱,唐代的许多传统音乐都已散亡 , 但宫廷燕乐中还有筝独弹,领奏、合奏等多种形式,只此可见唐筝影响之一斑 。
明代筝制已增至十四、五弦,音域有了进一步的扩大,只是由于复古思想的影响,筝被看作俗乐,乐人的地位低下 , 教坊乐户、歌伎伶人,每被官府传唤以筝歌侑觞,如江宁教坊的李节,善弹筝唱歌,受到作曲家和文人的赏识、算是其中的佼佼者了 。士大夫既不屑为之,弹筝艺人仅靠口授心传,又无力刊刻筝谱 , 在集诺之风最盛的明清五百余年间 , 竟无一部筝谱传世,由于没有这个桥梁,至使前代不少筝乐传统,日渐消亡 , 古曲目及多种定弦的方式,大都未能流传下来 。
元明戏曲说唱音乐的发展对筝乐有着很大的影响 。明代中叶北方流行一种以筝、琵琶、三弦等乐器合奏与伴唱的“弦索”,其曲目有北词清弹六十余套 。这种传统表演方式 , 后来一直沿传到近代 。值得注意的是周亮工《书影》中详细记录了公元1506—1624年间三种不同的筝歌艺术:明武宗时教坊乐人梁三姑,弹筝独步一时,她的表演 , 唱词间夹有说白,更便于敷演故事情节 。弹奏时“洪往舒归 , 鲸骇鸾续,更时时罕折柱状 , 已若风雾烟雨、共冷冷也”,她高超的技艺有着极为强烈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量 。稍晚些时的田玉环 , 不是梁氏一派,她的筝艺更多受到姑苏、太仓的琵琶和仪征、扬州的陈隋古调的影响 , 表演时演唱重于弹奏;刘弱弹筝则干脆唱起甘州、桐城诸歌,如北风凄劲、戌土秋怀,正是秦筝慷慨悲歌的遗意 。而他的演奏“连丝并拨 , 雨霰惊飞”,也有着很高的水平 。据周亮工的见闻,明代末年再也见不到这样的绝艺了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