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伦春族帽子:狍头皮帽的特点


鄂伦春族帽子:狍头皮帽的特点

文章插图
很多民族以前主要是以狩猎为主 。远古人类在狩猎活动中,“衣毛而帽皮”,后来就发明了帽子 。帽子开始是为了防御严寒而穿戴的 。鄂伦春族的狍头皮帽就是古时候遗留下来的装饰品,在鄂伦春族文化中,狍头皮帽有什么特点呢?一起来了解下 。
“狍头皮帽”,鄂伦春语称“密塔哈”,是鄂伦春族妇女的绝活 。因为此种帽子是用整狍子的头颅,去掉骨肉后,保留狍头上的毛、角、耳朵、鼻子和口,精心鞣制而成 , 与狍子的头一模一样,故称其为“狍头皮帽” 。在远古时代,鄂伦春族人只是把狍头皮的圆形晒干鞣软,戴在头上御寒 。现在鄂伦春族人的狍头皮帽,是经过千百年,多少代人辛勤劳动 , 不断改进而制成的 。狍头皮帽有以下的特点:
首先,狍头皮帽是物尽其用,在过去狩猎的日子里,虽然猎取狍子是垂手可取的事,但鄂伦春人对取都狍尽善尽美,没有一点浪费 。食用部分,从胴体到头、尾、蹄、内脏,都要摘下 。皮毛部分 , 除躯干整张皮子外,头和腿皮是制作靴、帽的原料 。狍皮帽的头围和人的头围大小相似,用它制作帽子,不需太大的加工就可制成 。
第二,狍头皮帽最初只是把头皮戴在头上,头顶不冷了,但耳、脸仍裸露在外,经过改进,在头皮下部接上一圈10——15公分的毛皮作帽耳,把耳朵和两腮也遮挡起来 。并在头顶部分的里侧也镶上薄毛皮 , 使狍头皮帽更加完整和保暖 。
第三,用不同狍头皮制作的帽子 , 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用冬季牡狍头皮制作的帽子,不带硬角,只带两耳,冬皮毛厚 , 戴着暖和,不带角,戴着方便 。猎人出猎时常戴这种狍头皮帽 。儿童的狍头皮帽 , 是用春季牡狍头皮制作的 。这个季节,狍头上刚长出毛茸的两只小角,儿童戴上这种即带耳又带角的帽子,象汉族儿童戴虎头帽一样,既暖和又美观,还有生机勃勃的寓意 。初秋时,狍子长出脱去茸毛的硬角,形状笔直,用这种头皮制作帽子,戴在头上很有狩猎民族特点,鄂伦春族青壮年和老年人多在节日和喜庆的日子戴这种帽子 。
你可能会喜欢:
别具一格的塔塔尔族民居
回族文化:回族的生活习俗
这些回族禁忌习俗不可不知
独特有趣的塔塔尔族婚俗
以上就是鄂伦春族帽子:狍头皮帽的特点的内容,下面小编又整理了网友对鄂伦春族帽子:狍头皮帽的特点相关的问题解答,希望可以帮到你 。
鄂伦春族帽子:狍头皮帽的特点

文章插图
鹿角帽学名?叫密塔哈 。密塔哈属于鄂伦春族的民族服饰,一般在比较庄重的场合才会戴在头上 。是用整狍子的头颅,去掉骨肉后,保留狍头上的毛、角、耳朵、鼻子和口,精心鞣制 。
满族帽子形制?帽子,满语称“玛哈” ——△—— 因满族没有“二十始冠”之说,所以满族男子不分长幼,一年四季都戴帽子 。《建州闻见录》记载,赫图阿拉的女真人所戴的帽子“寒 。
用皮毛做衣服是哪个民族?有很多,游牧的民族几乎都会用皮毛做衣服,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满族等等,南方有些少数民族也会用皮制品 。比如:鄂温克族服饰的原料来源主要有牛、羊、猪等 。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服饰?中国少数民族服装中国少数民族服装是中国各少数民族日常生活以及节庆礼仪场合穿用的民族服装 。中国55个少数民族的着装,由于地理环境、气候、风俗习惯、经济、 。
《红楼梦》中过年时出现的乌进孝有什么意义?黑山庄的庄头乌进孝在雨涝冰雹的大灾之年,竟然为贾府送缴大批山珍海味、飞禽走兽和新鲜粮物,共折银2500两的巨额地租 。农民们的终年辛劳创造的财富却成了地主阶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