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茶怎么说( 六 )


〈动〉
1.
饮茶喝水 [drink tea] 。如:茶话(饮茶谈话)
常用词组
1.
茶博士 chábóshì
[waiters in an old-time teahouse] 早期白话中指茶馆的伙计
那茶博士送来一壶茶
2.
茶场 cháchǎng
[tea plantation] 种植大片茶树的地方
3.
茶匙 cháchí
[teaspoon] 调饮料用的小勺
4.
茶道 chádào
[tea ceremony] 烹茶饮茶的艺术
5.
茶点 chádiǎn
[refreshmenttea-cake] 清茶与糕点
6.
茶饭 cháfàn
[ordinary food and drink] 茶、酒、饭、菜、汤的总称 。泛指饮食
这里的茶饭都还可人意
7.
茶房 cháfáng
(1)
[room in which the boiled water are placed]∶放茶食、烧开水的地方
(2)
[waiterboybellboybellhophotel page]∶旧称茶馆、旅店、火车、剧场等处的供应茶水及做杂务的工人
8.
茶缸,茶缸子 chágāng,chágāngzi
[mug] 一种通常用金属制或陶制饮杯,一般不带沿,但有把手,呈圆筒状
9.
茶馆 cháguǎn
[teahouse] 卖茶和点心的地方,一般设有座位
10.
茶褐色 cháhèsè
[dark brown] 像浓茶水那样的深褐色
11.
茶壶 cháhú
[teapot] 一种供泡茶和斟茶用的带嘴器皿
12.
茶花,茶花儿 cháhuā,cháhuār
[camellia] 各种茶叶树的花蕾
13.
茶话会 cháhuàhuì
[tea party] 备有茶点的招待会
......
茶姓的由来?
茶姓字源
1、茶字历史演变
茶[茶、荼、槚、苦、荈、蔎、茗 , 读音作chá(ㄔㄚˊ)] “茶”之一字,古有荼(chá、tú)、槚(jiǎ)、苦(kǔ)、荈(chá、chuǎn)、蔎(shè)、茗(míng)等诸多写法,除“荼”为多音多义外,余皆指茶 。秦朝以前,茶无统一名称 。至汉代时开始借用荼字,其音出自四川方言 。古时四川对茶有两种叫法,蜀地方言为“苦荼”,巴地方言为“葭” 。西汉名家司马相如(公元前179~前118年),是汉武帝时的西南夷通,他在公元前130年撰写的《凡将篇》是一本启蒙字书 。司马相如在书中提到当时一些药名:“……蜚廉、藿菌、荈诧、白敛、白芷、菖蒲、芒硝、莞椒、茱萸”,共二十味药材 。《凡将篇》重要之处在于其最早将茶名“荈诧”列出,并以药用的性能与其它药材并列在一种启蒙读物中 。“荈”字,正是他根据巴人对茶称呼的土音,以官方正音近似的荈字加上草头创造出来的称“茶“的专用字;为了使大家知道正确的读音,以“诧”字注音,这就是现在的茶音由来 。唐朝以前用“荈”表示茶字的资料很多,如“姜、桂、茶荈出巴蜀”,吴孙皓“密赐茶荈以代酒”,《荈赋》,“……晚取为茗或一日荈” , “出御荈” , 还有左思的《娇女》诗中有“心为茶荈剧”等词句 。到唐玄宗御撰《开元文字音义》将茶字确定下来 , 并经陆羽《茶经》普及和影响,有字有音的茶就统一了,但其音仍是巴南巴人称茶的古音“荈” 。荼:是古代用得最多的表示茶的字,古时“荼”字是多音多义字,不专门表示茶 。“荼”字,最早见于《诗经》 。《诗经·邺风·谷风》中有“谁谓荼苦,其甘如荠”之句 , “荼”是否指“茶”,后人推考说法不一 。最早明确“荼”字包含有茶的意义的是《尔雅》,晋朝学者郭璞在注释《尔雅·释木》中“贾,苦荼”时注明:“树小如栀子 , 冬生(常绿的意思),叶可煮作羹饮 。”这段注释说的就是茶树的特征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也说:“茶,苦茶也 。”“荼”即今之“茶”字 。茗:是云南地区的“茶”之土音,约在东汉时期始用于茶 , 为茶的雅称 。槚:是从木的古“茶”字,指茶树 。荈:从草,是专指晚采的茶叶 。蔎:是古时四川西部对茶的俗语 。“茶”字,首见于唐朝典籍《本草》一书 。是由“荼”字演化而来 , 唐玄宗时期的《开元文字音义》一书,将“荼”字减去一笔,定为单一的“茶”字 。初“茶”字与“茶”字通用,但茶圣陆羽在撰写《茶经》之时,已一律用“茶”字 。茶树本为木本植物,将原来表示茶的“荼”字,减去一画,改“禾”为木,使之更名副其实 。这一笔之改,可谓改得恰到好处 。因此在中唐以后即公元九世纪中叶,人们普遍采用“茶”字 。现代除统一用“茶”字之外 , 间有用“茗”字言茶 , 但与历史上所谓“晚采为茗”的含义完全不同,在用到“茗”字的场合,皆带文雅别致之意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