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方面来看,电影《情书》中现实的裂痕:创伤与空无


从三方面来看,电影《情书》中现实的裂痕:创伤与空无

文章插图

从三方面来看,电影《情书》中现实的裂痕:创伤与空无

文章插图

从三方面来看,电影《情书》中现实的裂痕:创伤与空无

文章插图



在拉康对实在域的论述中 , “断裂”一词出现频率极高,而“断裂”恰恰也是拉康对主体实在结构的最好隐喻 。
正是原始场景本身的断裂,使得主体从“创伤”出发 。这是一种无意识的心理活动 , 并且这种精神性创伤会将会无限反复在主体的梦中 。
《情书》中,各角色主体在重复性创伤事件中与实在域相连,在被语言世界切割的剩余现实中感知死亡与缺失 , 试图在现实的裂痕中摸寻主体的存在 。
【从三方面来看,电影《情书》中现实的裂痕:创伤与空无】
从三方面来看,电影《情书》中现实的裂痕:创伤与空无

文章插图



死亡线索与缺席出现
当现实的完整在主体面前发生断裂,便预示着主体的形成过程将因此发生改变 。实在是一个前象征的位置,这种实在需要经人类个体来体验 , 当它作为一种符号进入生活的辞说中时,此时原本的发源位置便以需要性的形式闯入现实 。
影片中众多的死亡与缺席线索,都暗示实在断裂发生的源头 , 这一切线索都在象征着现实的缺失与空无 。
“逝去的人总是会被遗忘的 。”
从三方面来看,电影《情书》中现实的裂痕:创伤与空无

文章插图



这是藤井树(女)的母亲在谈论起她去世父亲时说的话 。丧礼作为一种让死者尽快离开人间的仪式,符号秩序催促“死者”接受它的命令,回归虚无 。
它让众人接受一个人死亡的命运,并尽可能地遗忘死者绝大多数的事情 。此时的哀悼仅作为一个能指,其内容却是空的,并不指向任何东西 。
在藤井树(男)三周年葬礼现?。?故事展现出了人们对于逝者的不同态度:藤井树父母表现出对追悼仪式的厌倦,父亲被迫应付 , 母亲则装病坐在博子的车上准备回家;藤井树(男)的朋友们借追思会开了一个玩笑;生前一起登山的朋友尾熊留在他遇难的山峰上照顾前来的登山者 。
从三方面来看,电影《情书》中现实的裂痕:创伤与空无

文章插图



这看似漫不经心的行为,具有将丧礼作为“遗忘机器”的功效,但在另一方面却又产生了对抗遗忘的结果 。
而在两位女主角身上,她们的表现截然相反 。面对缺席,一个沉湎于过往,一个逃避过往 。博子抵御这种遗忘,试图将消失的空无延续至现实当中,依然处在藤井树(男)去世的阴影里,无法开始新的生活 。
藤井树(女)对于父亲的死亡一直表现出回避态度,初中时面对少年树的爱意也始终视而不见 。影片中,角色在实在界的原始认知表现在,博子因藤井树(男)的离去产生了不完整的自我意识,试图对抗遗忘,否定现实 。
从三方面来看,电影《情书》中现实的裂痕:创伤与空无

文章插图



当博子在翻开藤井树(男)的毕业纪念册的时候,这一过程已经开始 , 而纪念册上的地址,指向藤井树(男)的故乡——小樽 。
于是博子寄去信件 , 这一行为我们可以阐释为博子抗拒藤井树(男)已死事实的惯性,但信件传达的必然失败又成为博子接受死者死亡的媒介 。
信件奇迹般地得到了回复,对博子来说这是来自天堂的奇迹,但这一奇迹毫无疑问是空无的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