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为什么能从饮料中分出来( 三 )


晋代(265—420年)陈寿的《三国志·吴志·韦曜传》载:吴国国君“孙皓每飨宴 , 坐席无不率以七升为限,虽不尽入口,皆浇灌取尽 。曜饮酒不过二升,皓初礼异 , 密赐茶荈以代酒 。”从这则史料中,我们可以看出宫廷中有茶叶的储备;茶被当做酒的替代品 。由此可见,至迟在三国吴时,吴国的上层社会已经有一定程度的饮茶风俗了,宫廷中已有“以茶代酒”之举 。
三国吴(222—280年)秦菁《秦子》:“顾彦先曰:‘有味如臛,饮而不醉;无味如茶,饮而醒焉,醉人何用也 。'”这里“臛”是指肉汤,饮用肉汤和饮茶应该是相对于饮酒而言 。肉汤不会让人醉,饮茶非但不会让人醉,反而提神振气、头脑清醒 。如果说《三国志·韦曜传》中的以茶代酒尚是生理原因不得已而为之的行为,《秦子》中的这段话则说明当时人们已经认识到茶本身的功效了 。
三国魏(220—265年)张揖《广雅》同样认识到茶有醒酒、振奋精神的作用:“捣末置瓷器中 , 以汤浇覆之,用葱、姜、桔子芼之 , 其饮醒酒,令人不眠 。”三国魏吴普《本草》认为茶可以安心益气、耳聪目明、延年益寿:“苦菜,味苦寒 , 无毒 。久服安心益气,聪察少卧 , 轻身、耐老、耐饥寒豪气,不老 。”
三国时期 , 人们进一步认识到了茶叶功效 。对茶叶功效认识的深化 , 一方面丰富了茶自身的内涵,另一方面又为饮茶风尚的进一步传播创造了条件 。三国的历史较为短暂,与茶有关的记载也相对有限,只有寥寥数条 。除了上面几处记载,三国时张揖的《埤苍》、郭璞的《尔雅注》、张华的《博物志》等都有关于茶事的记载 。傅巽的《七诲》中写到当时8种珍品:“蒲桃、宛柰、齐柿、燕栗、峘阻黄梨、巫山朱橘、南中茶子、西极石蜜 。”南中相当于现今四川大渡河以南及云南、贵州两省 。表明当时茶已列入珍品之列 。
(二)两晋时期:茶文化的形成期
与三国时期相比,两晋时期饮茶的风气日渐盛行,茶逐渐与人们的社会文化生活交汇融合,与茶有关的文献记载增多 。中国茶文化的特征和风格开始初步显现与构建 。人们把饮茶作为一种高级享受和精神力量而超出它的一般自然使用价值 。
两晋时期,随着饮用人数的增多,茶从药用逐渐向饮用转变,饮茶的风气有所普及 。《本草衍义》记载:“晋温峤上表贡茶千斤,茗三百斤 。”这里表明 , 在晋代宫廷里茶的消费量很大 。西晋末,八王起事:“惠帝蒙尘洛阳,黄门以瓦孟盛荼上至尊” , 晋惠帝沦为阶下囚之时,还不忘饮用茶水,可见其对茶的嗜好程度非同一般 。
与此同时,茶叶及茶水的买卖交易有了初步发展 。据《太平御览》引《江氏传》云江统:“迁怀太子洗马,尝上疏谏云:‘今西园卖酰、麺、茶、菜、蓝子之属 , 亏败国体’ 。”酰、麺、菜、蓝子等都是日常生活用品,在茶和这些物品在西园一起售卖,说明在当地茶已经是人们日常饮用品 。
晋时 , 咏茶诗作开始涌现 。西晋(265—316年)左思的《娇女》诗是中国最早的茶诗,诗中有:“心为茶荈剧,吹嘘对鼎?”之句,写的是左思的两个娇女,因急于品香茗,就用嘴对着烧水的“鼎”吹气 。西晋张载有《登成都楼诗》,其中有“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之句,六清,是指古时的六种饮料:水、浆、醴、凉、医、酏 。作者赞誉,茶的芳醇胜过这六种饮料,传遍全国九州 。西晋孙楚《出歌》中,又有“茱萸出芳树颠,鲤鱼出洛水泉 。白盐出河东,美豉出鲁渊 。姜桂茶荈出巴蜀,椒橘木兰出高山 。蓼苏出沟渠,精稗出中田”之说 。此外,在两晋之际杜育的《荈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首以茶为主题的诗歌,也是中国茶文化史上的第一部完整地记载了茶叶从种植到品饮全过程的作品 。从茶的种植、生长环境到采摘时节,从劳动场景到烹茶、选水以及茶具的选择和饮茶的效用等内容都一一记录其中 。这些诗作一方面道出了饮茶习俗传播的广泛性 , 另一方面也说明茶给人的精神带来愉悦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