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简介王安石生平经历介绍王安石是怎么死的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宋朝诗人王安石生平经历是怎样的?王安石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王安石是怎么死的?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王安石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 。世人又称王荆公 。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 。老去自怜心尚在 , 后来谁与子争先 。”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 , 但亦擅长 , 且有名作《桂枝香》等 。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 , 明月何时照我还 。”

文章插图
王安石生平经历介绍:
王安石出身于临江军(今江西樟树),生活在地方官家庭,自幼聪颖,读书过目不忘 。而且他从小随父宦游南北各地 , 更增加了社会阅历,开阔了眼界,目睹了人民生活的艰辛,对宋王朝“积弱”的局面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青年时期便立下了“矫世变俗”之志 。在他进入仕途地方官吏时,能够关心民生疾苦,多次上书建议兴利除弊,减轻人民负担 。由于较长时期接触了解社会现实,对北宋中期隐伏的社会危机有所认识,“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 。
【王安石简介王安石生平经历介绍王安石是怎么死的】庆历二年(1042年)三月,考中进士,授淮南节度判官 。之后调任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为人正直,执法严明,为百姓做了不少有益的事 。组织民工修堤堰,挖陂塘,改善农田水利灌溉,便利交通 。在青黄不接时,将官库中的储粮低息贷给农户,解决百姓度荒困难 。1058年冬,王安石改任三司度支判官 。嘉佑三年(1058)《上仁宗皇帝言事书》,系统地提出了变法主张,法度必须改革,以求其能“合于当世之变”,要求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抑制大官僚、大地主的兼并和特权,推行富国强兵政策 。
王安石认为变法的先决条件是培养人才 , 因此王安石改革科举制度 , 改革取士 。废明经,设明法科 。进士科不考诗赋考时务策,整顿太学,唯才是举,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 。他出生在一个小官吏家庭 。父益,字损之,曾为临江军判官,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几任州县官 。安石少好读书,记忆力强,受到较好的教育 。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王安石以进士第四名及第,历任签书淮南(江苏省扬州市)节度判官厅公事、知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事、舒州(今安徽省安庆市)通判,旋又外调提点江南东路刑狱公事[江西、安徽一带],江宁知府(江苏省南京市) 。

文章插图
多年的地方官经历 , 王安石认为宋朝所面临的危局是“内则不能无以社稷为忧,外则不能无惧于夷狄” 。因此,王安石在嘉祐三年(公元1058年)上宋仁宗赵祯的万言书中,要求对宋初以来的法度进行全盘改革,革除宋朝存在的积弊 。以历史上晋武帝司马炎、唐玄宗李隆基等人只图“逸豫”,不求改革 , 终于覆灭的事实为例,王安石大声疾呼:“以古准今,则天下安危治乱尚可以有为,有为之时莫急于今日”,要求立即实现对法度的变革;不然,汉亡于黄巾,唐亡于黄巢的历史必将重演,宋王朝也必将走上覆灭的道路 , 宋朝一批士大夫期待王安石能早日登台执政 。
相关经验推荐
- 魏姓的来源 魏姓的来源和历史简介
- 仙剑奇侠传九野战斗格局怎么看 仙剑奇侠传九野战斗格局简介
- bootymusic歌词翻译 bootymusic歌曲简介
- 唐艺简介 唐艺的资料
- 大益7262怎么样
- 王守仁简介生平经历代表著作介绍怎么死的墓地故居在哪里
- 后七子分别是谁后七子生平资料介绍后七子代表作品介绍
- 公安三袁是指谁公安三袁生平资料介绍代表作品介绍
- 怎么介绍西湖
- 明神宗朱翊钧简介生平经历介绍朱翊钧怎么死的陵墓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