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十条出台前后,医院经历了什么?


新十条出台前后,医院经历了什么?

文章插图

新十条出台前后,医院经历了什么?

文章插图

新十条出台前后,医院经历了什么?

文章插图


资料图
采访人员 | 文思敏、吴洋洋、邓依云、张司钰
编辑 | 王姗姗
制图 | 程星
12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小组发布放宽疫情防控的“新十条”措施,明确提出不得采取各种形式的临时封控;进一步缩小核酸检测范围、减少频次;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一般采取居家隔离 。
近日,全国很多城市也都陆续公布了一系列“放宽”新政 。其中 , “进入商场、写字楼等公共场所不再需要提供核酸检测阴性报告”、“乘坐飞机火车出行不需要查验核酸”——这些政策将会明显改善城市的人口流动性,但同时意味着,新冠病毒的社会面感染人数会迅速增长 。
“根据数学模型测算,当第一波大规模冲击达到最高峰时 , 我们人群中的感染率可能达到60%左右,随后会逐步回落到一个平稳期,最终我们可能80%-90%的人都会经历感染 。”联防联控机制专家组成员冯子健12月6日在清华大学的一个讲座中发表观点称 。
那些感染人数正处于高位增加的城市,在整个城市系统各个运转单元中,首先会受到冲击的一定是医院 。如何能最大限度提高医疗资源可用程度,最大程度保障就医秩序安全有序 , 是医院层面眼下面对的两大棘手问题 。
12月7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小组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就医流程做好当前医疗服务工作的通知》,提到要从三个层面完成调整和优化——其一是医疗机构的诊疗流程,其二是优化检测要求 , 其三是优化医疗机构的诊疗区域布局 。
新十条出台前后,医院经历了什么?

文章插图



资料图
但是,这些指导性方针具体落地到每个城市的每家医院,既需要时间,更需要院方具备很强的组织协调能力 。即便是像北京这样的超大城市 , 医疗资源的集中度看似很高,但眼下正在经历着很大的考验 。
“现在是避免发生医疗挤兑的关键时刻”
“急诊抢救室病人爆满 。好多来看急诊的病人,做完核酸结果发现是阳性 。”刘阳是北京一家大型三甲综合医院的护士,12月7日 , 包括她在内的很多其他科室的护士 , 都被紧急抽调到急诊部去支援,随后他们又被派去了发热门诊,“现在我的心态就是,做好心理准备,随时被叫去执行紧急任务,也随时可能被感染 。”
刘阳所在的这家医院,目前收治出现新冠核酸阳性病人的标准是“除非是急诊手术,人命关天,否则都是让他们去定点医院” , 但突然间涌进医院的病患已经多到很难立刻完成下一步的分流 。
“现在是避免发生医疗挤兑的关键时刻 。”刘阳对《第一财经》YiMagazine说道 。
然而,与急诊和发热门诊病人爆满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其他一些慢病科室“根本看不到什么病人” 。
“最近的话,我们病房以及大部分科室都没什么病人 。”濮中明是北京一家三甲医院神经内科的医生 。今年11月以来,北京新一轮疫情散播开来后,他所在科室门诊曾陆续遇到过一些阳性病例 。按照规定,这些病人会被转运至其他地方做集中隔离观察,而医院则要立即暂时停诊做消杀 。一些患者在得知医院有阳性病例后,就会要求出院 。于是,急诊科室压力逐渐增大的同时,其他科室的病员却在锐减 。“平时住院楼每周安排的手术量能超过120台 , 但这周只有12台 。”一位医生对《第一财经》YiMagazine说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