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成长的悖谬:《雄狮少年》中的历史转喻与文化逻辑

影片《雄狮少年》是由孙海鹏执导、里则林编剧的现实题材动画电影 。 影片以中国传统民俗“舞狮”为轴展开故事 。 主人公阿娟是生于岭南乡村里的一个瘦弱贫苦的留守少年 , 一次偶然机会 , 他结识了同名的舞狮队女孩阿娟 , 她也唤起了阿娟心中的舞狮梦 。 阿娟找到好友阿猫、阿狗一起拜师咸鱼店老板 , 即曾经的狮王“咸鱼强” 。 在后者的培养下 , 几人历经重重磨砺 , 一波三折 , 最终登顶狮王争霸赛 , 成功圆梦 。
一.“病猫”与“醒狮”:成长故事的历史转喻
【少年|成长的悖谬:《雄狮少年》中的历史转喻与文化逻辑】少年|成长的悖谬:《雄狮少年》中的历史转喻与文化逻辑
文章图片

《雄狮少年》剧照 。
唐段安节《乐府杂寻》言:“戏有五方狮子 , 高丈余 , 各衣五色 , 每一狮子 , 有十二人 , 戴红抹额 , 衣画衣 , 执红拂子 , 谓之狮子郎 , 舞太平乐曲” , 故舞狮古称“太平乐” 。 舞狮有南北之分 , 北狮盛行于长江以北 , 以安徽青狮、保定双狮名声最甚 。 其与真狮酷肖 , 姿态灵活 , 近杂耍表演性质;南狮广泛流传两广岭南一带 , 并以广东为中心辐射于港澳及东南亚地区 。 不同于北狮之形似 , 南狮重神态 , 其造型威猛、步法刚健、乐鼓激昂 , 亦称“醒狮” 。
影片故事发生地“陈家村”正取景于南狮为传统的佛山顺德一带 。 影片中 , 幼时的阿娟和父母一起观看舞狮表演 , 父母告诉阿娟 , 舞狮有求吉辟邪之意 。 相传 , 古时广东一带常发瘟疫 , 幸有“年兽”相助 , 镇妖祛邪 。 “因‘年’兽喜食蔬菜 , 于是家家户户均在门前放置蔬菜一盘 , 以备‘年’兽采食 。 日久年长 , 人们发现扎制的‘年’兽形状很像狮子 , 便把它称为‘醒狮’ , 而采食蔬菜称之为‘采青’ 。 从此 , 舞狮辟邪慢慢在广东特别是珠江三角洲一带形成了风俗 , 狮子采青变成了舞狮的一个表演情节 。 ” [1]
依托传统民俗 , 以“舞狮”文化切入 , 固然是影片对中国文化传统的创新挪用 。 但值得一提的是 , 影片以“雄狮”喻人 , 催人奋起之隐喻 , 也侧面影射了近代中国的政治思潮流变与思想进程——在晚清至民初的历史语境下 , “睡狮”代表着衰落与危机中的中国社会 , 而“醒狮”则用来形容群众现代国族意识的觉醒 。 例如 , 1899年 , 梁启超于《自由书·动物谈》中提到“睡狮”概念:“余询其名 , 其人曰:英语谓之佛兰金仙 , 昔支那公使曾侯纪泽 , 译其名谓之睡狮 , 又谓之先睡后醒之巨物” 。 这其中 , “佛兰金仙”即玛丽·雪莱小说中著名的科学怪人“弗兰肯斯坦”(Frankenstein) , “先睡后醒”指的是曾纪泽于伦敦《亚洲季刊》(Asia tic Qua rterly Review)发表的《中国先睡后醒论》 。 据著名史家石川祯浩考证 , 梁启超对“睡狮”、“佛兰金仙”以及“先睡后醒论”等词汇的想象性综合 , 成为了晚清中国“睡狮”隐喻的源头 。[2]庚子事变后 , 睡狮/醒狮这一二元对偶迅速成为知识分子间通用的政治比喻 。 如邹容《革命军》书末:“嗟夫!天清地白 , 霹雳一声 , 惊数千年之睡狮而起舞 , 是在革命 , 是在独立!” 。 中国青年党成员曾琦、李璜等人于1924年上海创办《醒狮周报》 , 更成为宣传国家主义思潮的机关报纸 。 总而言之 , 睡狮/醒狮之喻成为了近代中国知识界重要的文化符号 。 这一符号在电影中也被频频挪用 , 典型当如影片《黄飞鸿:狮王争霸》 , 其中佛山醒狮的“舞武结合” , 已成为了电影塑造“醒来的”中国 , 展演民族主义的叙事符码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