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硬盘|智能家居不等于一堆遥控App

移动硬盘|智能家居不等于一堆遥控App

文章图片

移动硬盘|智能家居不等于一堆遥控App


题图 | 视觉中国

70年前 , 美国科幻才子布雷德伯里在小说《细雨即将来临》中 , 描绘了一座2026年的未来住宅:大门有语音锁 , 壁炉按温度启动 , 夜晚自动暖床 , 三餐由机器生产制作 , 不用的家具自动收纳 , 音乐随心播放 , 书籍自动朗读 。 那也许是物联网的雏形 。
如今再看 , 曾经天马行空的想象似乎触手可及 , 智能产品已经走进普通人的生活 , 然而物联网仍然是雷声大雨点小 , 5G商用落地、AI技术发展迅猛 , 物联网需要的“弹药”已备好 , 为何物联网还没汹涌爆发?
究其原因 , 目前我们所接触到的智能设备 , 距离形成真正的物联网形态还存在很大差距 , 具体来说:
1、生态碎片化

厂商对智能家居的认知还停留在以控制为目的 , 不断抢占入口 。 商业利益考虑的太多 , 用户诉求考虑的太少 , 打造入口中心化生态 , 建立封闭利益 。 根据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GSMA)的数据 , 去年全球物联设备已经多达126亿 , 到2025年可能接近250亿 , 几乎一个idea就催生一款硬件 , 每一款硬件都要匹配一个App , 结果是每个App彼此断裂 , 各自为政 。

2、 设备不是深度智能 , 无法自主决策 。

设备依靠人的操控和云端决策 , 所谓的“智能”不过是简单地把人的意图传递给云端服务器 , 由人来控制设备 , 人需要操心的事情一件不少 。 这根本不是智能家居的逻辑 , 推高用户学习和使用成本的同时 , 也把大量设备变成了人和云端的“执行机器” 。
真正的物联网设备形态 , 每个设备都是特定场景的入口 , 设备与设备之间可以互联互通 ,各自有决策能力 。
美的基于OpenHarmony自研的物联网操作系统 , 正在让设备形态往这个方向演进 。
物联操作系统是智能家居的灵魂

美的物联网操作系统是智能家居行业内首个基于OpenHarmony 2.0开发的分布式物联网操作系统 , 致力为各产品多品牌互联互通、设备间自主协同、云端一体化、AI交互赋能等问题提供全新的解决方案 。

这套开源操作系统的诞生意味着不管是哪个品牌的设备 , 都可以做到互联互通 , 不需要第三方的入口或中介 , 做到真正的开放互联 , 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增值服务和更出色的跨场景体验 , 具体体现如下:
物物直接相连 , 能力共享

传统的智能是人把信息通过入口设备传递到云端 , 云端分析处理后再传递信息到设备 , 设备之间的“通信”也需要通过云端这个“中介” , 这导致设备间的联动有迟滞性 。
当设备搭载了相同的物联网操作系统 , 可以实现物物相连 , 设备联动速度更快 。 同时 , 智能家电可承载轻量的边缘计算任务 , 减轻云平台的负荷 , 提升设备联动效果 。
这便是美的操作系统的运行逻辑 。 美的物联网操作系统通过软总线(设备间的虚拟通信通道)的方式让设备可以自主建立连接 。 同时 , 操作系统通过“端侧物模型”定义了设备间的共同通信语言 , 让所有设备能相互“理解” , 实现设备间的能力共享 。

设备信息传输的两种模式对比
比如 , 通过客厅的温湿度计可以检测温湿度 , 卧室的空调、加湿器共享温湿度数据 , 联动开启 , 确保家里环境舒适 。 各个设备发挥自身的优势 , 实现能力互通 , 无需补齐短板 , 同时打破了物理空间的限制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