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对互联网和游戏有一定了解的人对“第九艺术”这个词都不会感到陌生,甚至对它的理解都不会有歧义 。
“第九艺术”——不就是电子游戏吗?
现在可能不会有人对这个概念提出什么疑问,因为电子游戏也确实称得上第九艺术之名 。要证明这一点,随手就可以拉出一大堆耳熟能详的例子,比如《生化奇兵》,比如《异域镇魂曲》,比如《Journey》,作为一种以互动为主的媒介,游戏能带来其他媒介无法提供的独特的艺术体验 。
但如果深究一下,“第九艺术”是电子游戏,那么公认的前八大艺术是什么,“第九艺术”这个称呼究竟又从何而来?
可能并不存在的“第九艺术”
“第九艺术”的出现基于已有的“八大艺术”,“八大艺术”即文学、音乐、舞蹈、雕塑、绘画、建筑、戏剧、电影八种艺术门类,“第九艺术”即在八大艺术之外出现的新型艺术形式 。对“第九艺术”的常规解释大抵如上,但是事实上,这种解释方法本身也存在着不少无处可考的地方 。
首先是作为“第九艺术”存在之基的“八大艺术” 。可能不少人都听说过八大艺术原本是七大艺术,因为上世纪电影发展愈加完善,所以电影得以跻身艺术领域,成为全新的第八艺术 。称游戏为“第九艺术”,也是效仿电影进入“艺术殿堂”的方法 。
那么前七大艺术又是哪里来的?
如果你试图较真,会发现所谓“八大艺术”的说法源自意大利诗人,电影业先驱乔托·卡努杜(Ricciotto Canudo)在1911年发表的文章《第六艺术的诞生》(Birth of the 6th art) , 在这篇文章中它将电影定为建筑、雕塑、绘画、音乐、诗歌之后的第六大艺术 , 后来他又觉得舞蹈诞生这么久,应该也算上,所以舞蹈也被拉进了艺术门类中,将电影挤到了第七位 。
后来,戏剧则是不知道被谁算了进来,凑足了八大艺术 。从非中文网络对于八大艺术的探讨来看 , 戏剧被算入八大艺术也是只在中文互联网圈内流行的说法 。
而“建筑、雕塑、绘画、音乐、诗”这“五大艺术”则是黑格尔在《美学演讲录》(Lectures on Aesthetics)中提出的说法 。
值得一提的是 , 算入了戏剧的“八大艺术”可以说是只在中文互联网流行的说法 , 维基中“八大艺术”没有对应的英文词条,“八大艺术”本身的席位也并不固定 。在如今的中文互联网中,你依然能找到不少文章或组织仍将电影称为第七艺术 。
若“八大艺术”本身的存在都值得商榷,那么“第九艺术”的提法也就成为了空中楼阁 。游戏可能是第八艺术,也可能是第十艺术 , 甚至直接染指“老七大”的席位说是第一艺术,第二艺术也没什么问题,因为这种“为艺术论资排辈”的行为本身并没有什么根据,也没有什么权威性 。
到底是谁提出了“游戏是第九艺术”?
“第九艺术”的说法在今天如此流行也和当年手握《魔兽世界》如日中天的第九城市在各种场合解释自己公司名称的含义有关 。在公司简介的第一句话中 , 第九城市这样写道:第九城市(以下简称“九城”)是位于中国的互联网互动娱乐公司,致力于通过“第九艺术”——游戏艺术,为都市人创造一种全新的在线娱乐生活方式 。
不过“第九艺术”的源头当然不在于此 。
与“八大艺术”一样,“游戏是第九种艺术”的说法也是只在中文网络中流行的说法 。由乔托·卡努杜确立的“七大艺术”体系主要在法国文艺界流行,并未能成为世界通行的概念,而且在谈及为“七大艺术”或“八大艺术”添加一位新成员时,不同群体,不同文化的人也会给出不同的答案 。即使谈及在中文互联网圈中“第九艺术”究竟代表什么 , 电子游戏也不是唯一候选 。
“第九艺术”这一概念在欧美有各种用法,比如上图中法国有人将第九艺术视为连环画,而在Reddit中,“The Ninth Art”被视作漫画(comic) 。将漫画定为“第九艺术”也是欧美比较常见的观点 。
在探寻“第九艺术”源流的过程中 , 我还看到了一篇16年前的非常有趣的报导——《电脑游戏 第九艺术或海洛因》,出处是《人民日报海外版》 。
文中提到“有人已经把电脑游戏称为青少年的第九艺术,有的指出它已经塑造了新一代人的精神结构 。”那就说明,至少在21世记以前,就已经有将电子游戏称为“第九艺术”的说法了 。
将电子游戏称为“第九艺术”的第一人的线索,隐藏在一个如今已经看不出与游戏界没有什么关系的大学教授的个人履历中 。
【艺术类型有哪些 九大艺术分别是什么】
早在1997年 , 时为大二学生、半职业撰稿人的吴冠军为1997年6月号的《新潮电子》供稿《第九艺术》一文,这篇文章也被发布在Pchome上 。
经过我们的查证,这篇文章最早提出电子游戏是第九艺术的概念,也是中文互联网“第九艺术”指电子游戏这一共识的滥觞 。
当年的《第九艺术》一文因年代久远,网上的绝大多数链接都已经失效(包括百科中提及的Pchome) , 不过我还是托一位朋友在北大图书馆找到了当年的杂志原文,并采集了照片 。不过介于图像并不便于阅读,在这里一并提供电子版链接 。
除了来自本人的直接证据外,还有吴冠军当年同在天骄工作室的朋友nofear在博客文章中记录的旁证 。
所以说“第九艺术”的提法最初只源自一个撰稿工作室中的一名大二学生的个人观点 。这一观点会为中国游戏界乃至于整个中文游戏玩家社群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原作者恐怕也未必能料到 。不过既然如今“第九艺术”已经确定无误的成为了电子游戏的代名词 , 那么再来探究游戏到底适不适合被称为“第九艺术”可能也没有太大必要了 。
■ 游戏需要被称为“第九艺术”吗?
与乔托·卡努杜在1911年用一篇雄文将电影捧进“第七艺术”大家庭一样,吴冠军的《第九艺术》一文也诞生于国内电子游戏市场诞生初期,迫切需要他人认可的阶段 。1911年距电影第一次进入人们的视野仅过去了16年 , 虽然当时的电影基本还是黑白默片,但在1911年之前,电影界已出现了《火车大劫案》《科学怪人》《绿野仙踪》等有着一定艺术价值的影片,“电影”给人的印象从记录日常生活的短片逐渐变为能进行宏大、完整叙事的,可以表达现实故事也可以展现幻境传说的新型娱乐形式 。
1911年,好莱坞第一家制片厂成立,全美已有一万家以上镍币电影院,第一本电影杂志《PHOTOPLAY》杂志在美国创刊 。
当时的电影业与1997年的中国游戏业一样,需要一个名分来证明自己“不仅仅是娱乐手段” 。或者更直白地说,需要往脸上贴一点金,让自己看上去更名正言顺、更上等一点 。
1997年的中国单机游戏出现了“国产三剑”中的最后一剑《剑侠情缘》,出了即时战略游戏《生死之间》,也出了给国产单机以沉重打击的《血狮》 。
1997年社会对电子游戏的认知还是纯粹的不务正业,做游戏的没有什么创富神话,玩游戏的也不可能靠打游戏为国争光 。
但是同时,1997年席德梅尔的《文明》系列,牛蛙工作室的《地下城守护者》都已出现,游戏展现出了自己独特的氛围与可能性,如1911年的电影一样,一部分人不了解它并质疑它,另一部分人认为它将是时代的新航标 。
在1997年,一篇《第九艺术》可以说是时代的选择,就如同1911年的那篇《第六艺术的诞生》一样 。一篇文章不可能扭转所有人的观点,但是至少能提供一种看待新事物的全新角度 。
这个问题再进一步就会变成“电子游戏需要被称为艺术吗?”或者“电子游戏能算是艺术吗?”而这个问题一旦开始详述,可能就要铺开几十万字的学术论文、资料、讨论记录,所以我姑且跳过证明游戏是不是艺术的部分,直接使用部分权威组织与专家的表态为此观点背书 。
美国政府下属的美国艺术基金会(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Arts,简称NEA)曾在2011年宣布,所有为互联网和移动技术而创造的媒体内容、包括电子游戏被正式确认为艺术形式 。
近年来电子游戏可以算为一种独立的艺术门类已经成为了在学界与民间都有广泛支持者的观点 , 一般认为,电子游戏组合了旧艺术门类中的绝大多数,并且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表现形式 。电子游戏同时具有一门艺术需要的“自由”及“审美”特点,它理当被视作艺术 。当然,不能回避的是,也有大量商业游戏无法被称之为艺术 。
电子游戏发展到今日,我们可能已经不再需要为艺术冠以“第九”来拔高电子游戏的社会价值了,游戏是第九艺术这样一种说法也在慢慢过时,不过“第九艺术”也确实在特殊的时期为电子游戏玩家、游戏行业从业者提供了避难的港湾 。如今我们再谈起“第九艺术”的源流,虽然发现这个说法当年仅仅是一家之言,但毕竟它已经成为一种共识,它的诞生和流传过程,也是对历史的印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