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 势
(二)左右野马分鬃
(三)白鹤亮翅
(四)左右搂膝拗步
(五)手挥琵琶
(六)左右倒卷肱
(七)左揽雀尾
(八)右揽雀尾
(九)单 鞭
(十)云 手
(十一)单 鞭
(十二)高探马
(十三)右蹬脚
(十四)双峰贯耳
(十五)转身左蹬脚
(十六)左下势独立
(十七)右下势独立
(十八)左右穿梭
(十九)海底针
(二十)闪通臂
(二十一)转身搬拦捶
(二十二)如封似闭
(二十三)十字手
(二十四)收 势
预备势
身体自然直立 , 两脚并拢,两腿自然伸直 。胸腹放松,两臂下垂,手指微屈,两手垂于大腿外侧 。头颈正直 , 下颏微收,口闭齿扣 , 舌抵上腭 。精神集中 , 表情自然,双眼平视前方,假设朝向正南 。(图1)
(一)起 势
1. 左脚开步
左脚向左分开半步,足距与肩同宽,两脚平行向前,成开立步 。(图2)
2. 两臂前举
两臂慢慢向前平举 , 与肩同高、 同宽,双臂自然伸直,肘关节向下微屈;两手心向下 , 指尖向前 。
3. 屈腿按掌
两腿慢慢屈膝半蹲,重心落于两腿之间,成马步;同时两掌轻轻下按至腹前,上体舒展正直,两眼平视前方 。(图4)
【要点】
① 起势中的马步是太极拳的基本步型,要求两脚平行向前,体重平均放在两腿上 。
② 开步时,应抓住 “轻起轻落,点起点落”这个步法规律,先将重心移至右腿,然后轻轻提起左脚,以不超过右踝的高度向左分开半步 。落脚时前掌先着地,脚尖朝向正前方,随之全脚逐渐踏实 。
③ 手臂的前举和下按应抓住 “匀速、 柔和、 缓慢” 这个关键 。手臂的移动要有逆水前进的感觉 , 既要有一定的紧张度 , 又不可僵硬;既要放松,又不可松懈 。
④ 手臂前举时,两手先在两腿外侧将掌心转向后方,随即再慢慢地向体前平举 。
⑤ 两掌下按时手心朝下,要有主动下按的意念 , 按到两手与腹同高时,须展掌、 舒指 。
⑥ 屈蹲的高度要视学生的素质 , 因人而异 。太极拳的全套动作 , 除少数势子外,整套都是在半蹲的状态中进行的 。开始的屈膝高度基本上就是整套拳的拳架高度,练习中不允许忽高忽低 。因此,教师不要让学生将起势蹲得过高或过低,以免拳架练习中高度起伏不定 。
⑦ 上体要保持正直,肩背、 臀部、 脚跟基本在同一垂面上 。
【易犯错误】
① 向左开步时,身体左右摇晃 。
② 两臂前举和下按时,两肘关节外撑、 上扬;两肩上耸;腕关节松软弯曲 。
③ 屈膝下蹲时上体前俯或后仰 。
(二)左右野马分鬃
1. 左野马分鬃
(1)抱手收脚
上体稍右转;右臂屈抱于右胸前,手高不过肩,肘略低于手,手心向下;左臂屈抱于腹前,手心向上,两手上下相对,如在右胸前抱球状;左脚收至右脚内侧 , 脚尖点地;眼看右手 。(图5)
(2)转体上步
上体左转;左脚向左前方(东)迈出一步,脚跟轻轻着地,重心仍在右腿上 。(图6)
图 6
(3)弓步分手
上体继续左转;重心前移,左脚踏实,左腿屈膝前弓;右腿自然蹬直,右脚跟外展,成左弓步;同时两掌前后分开,左手分至体前,高与眼平,手心斜向上;右手按至右胯旁 , 手心向下 , 指尖朝前;两臂微屈;眼看左掌 。(图7)
2. 右野马分鬃
(1)转体撇脚
重心稍向后移,左脚尖翘起外撇 , 上体稍左转;两手准备翻转 “抱球”;眼仍看左手 。(图8)
图 8
(2)抱手收脚
上体继续左转 , 左手翻转成手心向下,在左胸前屈抱;右手翻转前摆,手心向上,在腹前屈抱 , 两手上下相对,如在左胸前抱球;重心移至左腿,左脚踏实 , 右脚收至左脚内侧,脚尖点地;眼看左手 。(图9)
【太极24式拳图解说明和要点】图 9
(3)转体上步
上体稍右转;右脚向右前方迈出一步,脚跟轻轻着地 。(图10)
图 10
(4)弓步分手
上体继续右转;重心前移,右脚踏实,右腿屈膝前弓;同时左腿自然蹬直,左脚跟外展成右弓步;两手前后分开,右手分至体前,高与眼平,手心斜向上;左手按至左胯旁,手心向下,指尖向前;两臂微屈;眼看右手 。(图11)
图 11
3. 左野马分鬃
(1)转体撇脚
重心稍后移;右脚尖翘起外撇 , 上体稍右转;两手准备翻转 “抱球” 。(图12)
图 12
(2)抱手收脚
上体继续右转;右手翻转成手心向下,在右胸前屈抱;左手翻转前摆,在腹前屈抱 , 两手上下相对,如在右胸前抱球;重心前移,右脚踏实 , 左脚收至右脚内侧,脚尖点地;眼看右手 。(图13)
图 13
(3)转体上步
上体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迈出一步,脚跟轻轻着地,重心仍在右腿上 。(图14)
图 14
(4)弓步分手
上体继续左转;重心前移,左脚踏实,左腿屈膝前弓;右腿自然蹬伸,右脚跟外展,成左弓步;同时两掌前后分开,左手分至体前,高与眼平 , 手心斜向上;右手按在右胯旁,手心向下,指尖向前;两臂微屈;眼看左掌 。(图15)
图 15
【要点】
(1)左野马分鬃
① 本势攻防含意是假设对方右手打来,我用右手擒握对方手腕向下采领,左脚插入对方身后,左臂插入对方右腋下,用转腰分靠之力 , 将对方掀倒 。
② 转体和抱手要在转体的带动下协调一致地完成 。“抱球” 是一个形象的比喻,两臂犹如抱一个气球,既要抱得稳,又不使气球触及身体 , 故此两臂的动作要松柔圆满,不可过紧过松 。右臂高与肩平;肩部放松,肘略低于肩,腕略低于手,五指微屈 , 自然分开;前臂与胸部之间的距离保持20~30厘米 。左臂的摆动要走弧形,还要伴随着前臂的旋转 。定势时左臂也要呈弧形,前臂与腹部距离约10厘米 。
③ “右脚收至左脚内侧,脚尖点地”,指的是右脚前掌着地,右腿辅助支撑体重 。初学时这样做 , 有利身体放松和稳定 。经过一段练习,待动作熟练之后,右脚收向左脚内侧时 , 脚尖不应点地 。右野马分鬃也同样如此 。
④ 假设起势时面向南方,左野马分鬃的上步脚尖要朝向东方 。在上步时上体转向偏东,弓步时继续转向偏东,两步转体应连贯一气,中间不可间断 。
⑤ 左脚上步时要脚跟先着地,随重心前移全脚踏实 。杨式太极拳的步法 , 要求一腿支撑身体,稳定重心 , 另一腿轻起轻落 , 点起点落地迈出,不可落脚沉重 , 重心过早转移 。弓步过程要由腰部旋转,左腿屈弓和右腿后蹬三者协调配合,不可先蹬直右腿,再屈左膝,动作生硬,重心起伏 。
⑥ 太极拳的弓步 , 后腿自然蹬直即可,不能像长拳那样挺劲绷直 , 但也不可过于放松,膝部出现较大的弯曲 。
另外,后脚要全脚踏实,不允许出现脚外侧离地(掀脚)和脚后跟离地(拔跟)的现象 。本势的弓步前脚方向正东(假设向南起势),后脚斜向东南 。两脚横向间应留有20~30厘米宽度,以利重心稳定 。
⑦ 定势时左手掌心斜向上,力点在前臂外侧,向左上方 “靠” 出 。此时左肩左肘要松沉,左手要展掌、 舒指,体现出沉稳的气势 。同时,右手要下采至右胯旁,手心向下 , 指尖朝前 。采到顶点时也要求展掌、 舒指、 坐腕、 沉肩 。
⑧ 在完成定势的一瞬间,应有一点四肢膨展,上下伸拔的贯力意念,同时配合呼气下沉 。这样可使定势更臻沉稳 , 虚实变化更为分明 。但是,贯力的意念不宜过分,不要故意卖弄,生硬造做 。
(2)右野马分鬃
① 转体翘脚时,身体重心平稳地稍后移,与上体左转协调并进 。运转过程中 , 上体要保持正直 。重心移动的幅度以左脚可以轻灵地转动,周身上下相随,协调动作为准 。
② 抱手收脚时 , 两手先略放松(由实变虚),随即左掌内旋,右掌外旋,两手翻掌划弧抱球 。同时收拢后脚 。
③ 收脚时,主要是通过重心前移,转体合胯,以腰腿的力量轻轻地把后脚提起,慢慢地屈膝向前提收,至前脚内侧 。
④ 连续上步的步法,是本势的教学重点 。教学中,可将弓步和连续上步做为基本功专门提出来练习,可以收到强化基础,巩固要领的双重功效 。
⑤ 其它要点同左野马分鬃 。
【易犯错误】
① 第一个野马分鬃由于转体不够,左脚上步落点偏右,造成左弓步两腿“拧麻花” 。后面两个弓步容易出现两脚横向宽度不够,形成 “走钢丝” 的错误 。
② 步法沉重急促,拖泥带水 。
③ 弓步时后脚跟没有外展后蹬,造成挺胸、 侧肩、 开胯、 敞裆的错误 。
④ 腕指过于僵硬或松软 。
⑤ 动作中 , 上体俯仰歪斜或低头弯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