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物学特性
1.1植物学特性黄瓜系葫芦科甜瓜属的一年生攀缘性草本植物 。浅根系,根群分布在20厘米的耕层土壤中 。根入土浅而细弱,且根木栓化早,脆弱 , 容易断根,再生力差 。茎叶蔓生 , 一般分枝力较弱,有粗毛着生,在叶腋着生叶簇和卷须 。茎叶易折断,叶片较大 , 且蔓较长,故一般要搭架 。黄瓜的茎叶伸长较早,在高温及弱光较多时 , 易徒长 。花常为雌雄同株异花 。黄瓜花的性分化不仅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而且也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一般雌花发生部位侧枝比主枝容易 , 上部比下部容易 。早熟、中熟品种主蔓3节~6节 , 侧蔓1节~2节开始发生雌花,以后每隔一定的节位发生雌花或连续发生雌花 。雌花一般上午6时~10时开花,花药在开花前两天到开花次日具有授精能力 , 在温度范围15℃左右开花,18℃~21℃开药,花粉粒萌发在10℃~35C时 。黄瓜的花为虫媒花,自然杂交率为53%~76% 。
果实为氮果,由花托和子房发育而成 。因品种不同,果面上有不同的瘤状突起 。一般生长良好的黄瓜在开花后8天~10天即可采收 。黄瓜果实中出现畸形果,如:蜂腰、弯瓜、尖嘴、大肚瓜,主要是由于授粉不良,单性结实性弱,日照、水肥不足等因素引起 。果实中常有的苦味(葫芦素)一般认为在水分不足、低温、氮素过多、日照不足、温度和水分变化激剧时易于产生 。而极端的苦味则由显性单基因控制 , 去掉很容易 。瓜条弯曲则主要由于支架绑蔓等造成瓜条不自然下垂或由于水分或多或少造成 。种子披针形 , 干粒重22克~42克,扁平,种皮黄白色,种子无胚乳 , 种子无生理休眠期,但需要后熟 , 在黑暗条件下易发芽 , 种子保存期一般4年~5年 。
二、生长发育特性
2.1生育时期黄瓜以嫩果为产品 , 整个生育过程可分为发芽期、幼苗期、座果期、结果期 , 不同的生育时期具有各自的特点 。要了解各阶段的生育特点和对环境条件的不同要求,才能科学合理地运用各项栽培措施 。
(1)发芽期在25C~30℃下,约需5天~7天 。因种子无胚乳,故发芽速度要求快 , 避免弱苗 。此时应给予高温高湿,出苗后应控温控湿,防止窜苗 。前促后控,同时避免伤根 。
(2)幼苗期在18℃~25C下,约需15天 。此阶段植株通过阶段发育和花芽分化 。从外表看,苗矮、节间短、直立、生长较慢 。此时管理以控为主,促壮苗,防徒长 。
(3)抽蔓期在18C~25℃下,约需25天左右 。此期由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 。节间伸长,生长较快,管理应以控为主,促控结合 。
(4)结果期一般30天~60天,为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时期,应以促为主,防止早衰 。
2.2阶段发育特性
黄瓜在高温、短日照条件下通过阶段发育,但品种间差异较大 , 多数栽培品种对日照长度要求并不严格,但日照长度和温度对黄瓜花性别表现的支配作用较强 。黄瓜花初期具有两性的原始体,随着发育发生性型分化,成为单性 。一般而言,日照诱导花芽分化,温度诱导性别分化 。基于这一点 , 在栽培上 , 早播种是有利的 。
三、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温度黄瓜种子在12℃以上时开始发芽 。适宜温度为25C~35℃ , 植株生长适温白天为22℃~28℃,夜间为17C~18℃,一般在播种后25天左右开花,开花后早熟种35天左右开始采收,中、晚熟种50天~60天开始采收 。(2)光照黄瓜能耐弱光,但提高光照强度,有利于提高产量形成 。
(3)土壤条件浅根系,耐早性弱,要求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土壤pH5.5~7.2,土壤水分含量前期pF2.0~2.5后期pF1.5~2.0为官 。
(4)大气条件在保护地栽培黄瓜时,在一定程度上,二氧化碳越多,光合作用越旺盛,通常施用二氧化碳产量可增加10% , 空气湿度对黄瓜的生长亦有影响,空气干燥对茎叶和果实的生长有抑制作用,过于湿润则易引起病害 。
四、主要栽培方式和常用品种
黄瓜栽培,极为容易 。在果菜中,黄瓜是不需要过高温度的作物,生长快 , 产量高,是果菜中较易于实现周年供应的蔬菜之一 。近年来,随着众多新品种的育成,栽培方式亦呈多样化态势 。4.1日光温宝栽培
一般在冬、春季上市 , 温度白天控制在23℃~25℃,夜间控制在13℃~15C , 不低于8C 。品种选择耐弱光、早熟和单性结实性强的品种,常用的有:长春密刺、山东密刺、新泰密刺、津杂一号、津杂二号等 。
4.2早熟栽培
一般在4月~6月份上市,利用温床育苗,在地温上升到15C以上时定植到露地,并加盖塑料大棚 。
4.3春季栽培
一般在5月中旬至8月份上市 。利用温床育苗,2月~3月份播种,4月上旬定植,为传统的栽培方式 。
4.4夏秋栽培
从夏季开始(5月中旬)至秋初(8月初)均可播种,并可在秋季延后栽培,延长供应期 。一般在品种选择上,初夏时节选用津研1号、津杂2号和津研5号等 , 秋季播种选用津研4号或津研7号 。
五、主要栽培技术
5.1育苗苗床准备,黄瓜育苗一般在苗床或待栽的日光温室内进行,选择前茬不是瓜类作物的园土作苗床 , 避免病害的传播 。苗床规格一般为长10米、宽1.2米,1亩栽培面积需要苗床10平方米~12平方米 。苗床应施足有机肥,打碎土块,充分平整 。一般营养土的配方为2/3的菜园土,1/3的腐熟有机肥,加适量的过磷酸钙,并用200倍~300倍的多菌灵进行土壤消毒 。
5.2播种
在黄瓜播种前2天~3天应将种子晒一下,然后用60℃温水浸15分钟,注意要不断搅动,使种子受热均匀,然后转入25℃~33℃温水中浸泡3小时~4小时,后用清水冲洗,放于湿纱布中催芽,1天左右,有20%种子露白即可待播 。日光温室黄瓜一般于10月中旬播种,每亩约需用种150克~200克 。播种前苗床应浇足底水,待水下渗后,将催过芽的种子均匀撒入畦内,并用营养土盖籽,厚度1.5厘米~2厘米,然后覆盖地膜和小棚保温保湿 。苗出土后 , 要防止徒长,控制湿度,随着气温的下降要增加覆盖保温,以防小苗受冻 。
5.3苗期管理
播种后至出苗前,要闭棚保温保湿,促苗迅速出土,一般白天保持25℃~30℃ , 夜温17℃~18℃,出苗后 , 应迅速降低棚内气温,以免秧苗徒长,一般昼夜保持22℃~25℃,夜温保持13℃~15℃ 。注意增加光照培育壮苗 。平时注意防?。扛?天~10天,喷一次甲托布津或农用链霉素 。
5.4嫁接
黄瓜嫁接能充分利用砧木发达的根系和较强的耐低温能力,增加根系的吸收量,从而提高产量 , 是日光温室生产中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 。一般用于黄瓜的砧木是黑籽南瓜,黑籽南瓜的播种期可根据嫁接方法来调节,采用靠接法,黑籽南瓜迟播5天~7天 , 采用插接法,黑籽南瓜早播4天~5天,一般嫁接1亩大田的黄瓜,需要黑籽南瓜种子1.5公斤~2公斤 。嫁接时期 。插接法在砧木播种后10天左右 , 接穗播后5天~6天,子叶平展时为适宜期,靠接法在黄瓜播种后13天~14天 , 黄瓜第一片真叶半展开,砧木播后9天~11天,子叶平展时,为适期 。嫁接后1天~3天内,应保持高温高湿促进接口愈伤,组织形成 。一般白天28℃~30℃,夜间17℃~20℃ , 每天中午喷水1次~2次,接口愈合后,转入一般性管理 。并及时抹除砧木的真叶和生长点 , 嫁接后10天左右,在接口以下1厘米处骊接穗进行断根处理,嫁接苗的苗龄一般以30天~35天为宜 。
5.5土地准备
冬、春茬黄瓜生育期一般长达6个月~8个月,产量高,需肥量大 。同时,因生长期内追肥不便,所以,施足基肥尤为重要 。一般腐熟脲肥每亩1万公斤,磷肥30公斤,草木灰100公斤 。拌匀撒于地面,然后深翻30厘米~50厘米,并将土块打碎、耙平 , 做成1米~2米的畦 。在定植前,要提前扣棚10天~15天 , 以增加室内地温,并浇足底水,覆盖地膜于畦上 , 等待定植 。
5.6定植
一般在11月中下旬至12月上旬定植,可在春节前后上市 , 定植应于晴天上午9时到下午3时之间为宜 。可分大小行,大行距70厘米,小行距50厘米,株距一般20厘米,每亩株数4000株~5000株,在栽植时应注意脱钵时 , 要将钵土松动,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同时要浅栽,使子叶处于良好的生长环境 。
六、田间管理
6.1肥水管理(1)定植后至根瓜期的管理在缓苗后浇提苗水,促进根系生长,并做好中耕、烤苗,促进壮苗 , 根瓜座住后,应淡肥勤施 。
(2)盛瓜期的管理应给予充足的水、肥,满足生长和结果的需要,一般亩施磷酸二铵或尿素15公斤,以后视植株长势,每10天~15天追肥一次 , 每次亩施尿素约15公斤,黄瓜对肥料浓度较为敏感,亦提倡淡肥勤施 。
(3)结果后期的管理应加强水肥管理,促进侧枝结瓜,延缓植株衰老,一般应喷施0.5%的磷酸二氢钾加0.5%尿素,以补充养分 。
【种植黄瓜的全过程,掌握这些技巧,黄瓜味足,产量又高】
6.2病虫害防治
黄瓜的病害较多,主要病害有:枯萎病、霜霉病、炭疽病、白粉病,另外疫病、病毒病、角斑?。彩庇蟹⑸?防治的方法应是综合性的 。
(1)选用抗病品种黄瓜不同品种抗病性是有较大差异的 。如津杂系列可抗白粉病、霜霉病、枯萎病、疫病等四种病害,且适于春、秋生产 。
(2)种子处理营养钵育苗多数病菌都由种子传染(枯萎病、病毒病等除外),可通过种子处理减少病害的发生 。同时用营养钵育苗,保护根系免受伤害,减少病菌侵入的机会 。
(3)嫁接换根提高植株根系吸收能力,控制土传病害(如枯萎?。┑姆⑸?能提高产量 。
(4)实行轮作选择正确的畦型,建立灌排系统 。轮作的年限应根据气候、土质、病原基数而定,目的在于养地和减少病原基数 。同时根据地下水位的高低和雨水的多少?。咂杌蚱狡?。
(5)药剂防治作为一种辅助措施也有一定的效果,常用的药剂有:防治霜霉病采用80%克霉灵400倍、50%甲霜酮800倍、40%乙腾铝200倍、75%百菌清600倍等,并交替使用;防治白粉病采用农抗120200倍、农BO-10200倍或喷高脂膜亦可;防治疫病采用25%甲霜灵800倍、40%乙腾铝250倍~300倍、50%多菌灵500倍,75%百菌清500倍;防治炭疽病采用40%炭疽福美500倍、75%百菌清500倍、70%代森锰锌400倍;防治角斑病采用农用链霉素200ppm,新植霉素150ppm~200ppm;防治蚜虫采用BT乳剂100克每亩,2.5%功夫乳油3000倍 。要注意的是波尔多液在苗期使用易害幼苗 , 故宜在后期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