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姓历史名人: 经亨颐先生

“先生归来——纪念经亨颐先生诞辰140周年特展”将于10月13日于浙江美术馆开幕 。经亨颐不但是教育家、革命家、爱国人士 , 更是学养深厚的学者,“诗书画印”四体俱精 。早年加入西泠印社,后与何香凝、陈树人、于右任、黄宾虹等创办“寒之友”社 。
【经姓历史名人: 经亨颐先生】“澎湃新闻“获悉,此次展览以多年来尽力搜集散佚于各地的经亨颐先生的书画、印章、信札等计40余件,还有与他的师友同僚的书画手迹近80余件 , 共计120余件作品 。

经姓历史名人: 经亨颐先生

经亨颐像(1877-1938)
经姓历史名人: 经亨颐先生

经亨颐 隶书自题诗九首
经亨颐(1877—1938年),字子渊,号石禅,晚号颐渊,浙江上虞人 。廖仲凯、何香凝的亲家 。1903年留学日本 。1908年回国参加浙江两级师范学堂、浙江第一师范学校,任校长 , 并兼任浙江省教育会会长,倡导新文化运动,大胆改革教育 。1920年在上虞白马湖创办春晖中学 。1925年参加国民革命,曾任国民政府常委、教育行政委员会委员长、中山大学代校长等职 。
经姓历史名人: 经亨颐先生

经亨颐 竹石水仙图
先生不但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革命家、爱国人士(国民党左派清流),更是品性高洁、学养深厚的学者 , “诗书画印”四体俱精 。早年加入西泠印社,与弘一师等一起是早期的西泠印社社员;同时加入柳亚子、陈去病等创办的爱国社团“操南音不忘本”之——南社,后因喜竹、梅、兰、水仙及松石等,不畏霜雪、能耐寒之清品,与何香凝、陈树人、于右任、黄宾虹等创办“寒之友”社;风雨泼墨,诗酒联欢;真所谓“取材岁寒,昭示高洁,卓尔千秋 , 允称三绝” 。
经姓历史名人: 经亨颐先生

蔡元培 行书五言诗
因先生性情亢直,刚正不阿,不畏强御;豪于饮,时发天真佳趣,身欣瘦而挺拔,长颈方额,巨眼赭鼻,声昂昂,一望而知其为卓然丈夫 。其阅历丰富及性情使然,交往圈子先期多文人学者,而后从政从艺,交往民国诸多政要、艺术家 。工作、生活生涯中,从留学日本之好友陈师曾至任浙一师校长时驻杭州的同事、师生和契友,如马一浮、夏丏尊、俞平伯、李叔同、马叙伦、丰子恺、刘质平、潘天寿、曹聚仁等;再至春晖中学,蔡元培、黄炎培、朱光潜、朱自清等;而后从政的同事(不论政见不同),胡汉民、张静江、吴稚晖、林森、邹鲁、戴季陶、褚民谊等;艺术生涯中,诸如何香凝、陈树人、于右任、谢无量、谈月色、柳亚子、王一亭、郑午昌、郑曼青、王梦白、汪亚尘、台静农、张书旂等,都在民国政治史和文化书画史上声名赫赫,我们通过先生的朋友圈和有交集的一批人士,也可大致了解他们的精神思想、道德情操以及民国史的波澜壮阔 。
经姓历史名人: 经亨颐先生

马一浮 行书《预制自题墓辞》
先生生于1877年7月5日(农历五月廿五日) , 生肖属牛 , 自诩苦牛,距今140周年矣,于1938年9月15日逝世于上海广慈医院(今瑞金医院),“昊天不吊 , 忧愤云亡”,距今已近八十年 。因世事变化 , 已渐渐为大家所遗忘,鉴于先生的伟大的爱国情怀、崇高的革命思想、先进的教育理念、高洁的品格 , 仍值得大家的尊敬和学习 。前史不忘,来世可追,与其常常被现在人们纪念的师生、契友相比,如夏丏尊、李叔同、马一浮、丰子恺、潘天寿、何香凝、柳亚子、范寿康等:无论爱国情怀、教育理念、人格风范还是金石诗书画的艺术造诣,均声隆于时,不落下风 。
经姓历史名人: 经亨颐先生

李叔同 随分自誓受菩萨戒文
出于对先生的尊敬和民国史的挚爱,本次展览以多年来尽力搜集散佚于各地的先生的书画、印章、信札等计40余件,还有与他的师友同僚的书画手迹近80余件,共计120余件作品,辑成是集 。
经姓历史名人: 经亨颐先生

丰子恺 南无观世音菩萨像
链接:作为教育家与篆刻家的经亨颐
辛亥革命后,浙江两级师范学堂改为省立第一师范,经亨颐担任了该校校长 。曹聚仁曾回忆说,在此前后担任过这个职务的还有几位,但是在学生的心目中能够真正称得上是“我们的校长”、甚至是我们的“母亲”者,却只有经亨颐一人 。这显然与他的教育思想和人格风范有关 。
曹氏在《我与我的世界》中有比较详细的叙述,他说,经先生个子很高,说话不多,而且是慢吞吞的 。他在诗词、书画、篆刻等方面造诣很高,“是一个富有艺术修养的文士,……然而他并不是一个遁世隐逸的人 。”曹还说,为了抵制风靡一时的职业教育思潮,经先生竭力主张在学校要实行人格教育 。为此,他聘请了一批品学兼优的教师,其中有被誉为“四大金刚”的刘大白、夏丏尊、陈望道、李次九以及李叔同等人 。同时,他还亲自给学生上课,
经亨颐认为学校不是“贩卖知识之商店”,“求学为何?学为人而已” , 所以当以陶冶人格为主 。强调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在教法上 , 提倡“自动、自由、自治、自律”,提出“训育之第一要义,须将教师本位之原状,改为学生本位”,成立学生自治机构 。要求教师必须有“高尚之品性” , 反对那些“因循敷衍,全无理想,以教育为生计之方便,以学校为栖身之传舍”的庸碍之辈 。此外还力主活跃学术空气,丰富课余生活,注意多方面培养和陶冶学生人格 。
经亨颐少年时代即喜爱篆刻,取法汉?。?参以《三公山碑》《开母石阙》意趣,所作端庄清雅 。画从八大山人,书宗《爨宝子碑》,兼收并蓄,融会贯通,均自成一家 。晚年退居上海,颜其居日“春霜草堂” 。创立“寒之友集社”,借此研讨诗书画?。?提倡民族正气,抒发爱国热情 。经亨颐对于篆刻颇为自负,曾说“吾治印第一,画第二,书与诗文又其次也 。”潘天寿早年学习书法篆刻,多受经氏指导 。著有《大松堂集爨联》《颐渊印集》《颐渊书画集》《颐渊诗集》《经亨颐作品选》等 。
从篆刻家的类型上看,经亨颐当属学者型印人 。他在民国时期是一位忧国忧民、成就卓著的教育家,他的主要业绩也体现在教育事业上,书画篆刻创作是他公务之余的“闲事” 。经亨颐的篆刻作品,如果单论数量与形式,也许没有什么优势可言,若从艺术风貌和创作技巧而论,经氏与那些同时代的印坛名家相比可以说并不逊色 。经氏的传世作品大多为自用?。庑┚赖淖髌钒ㄐ彰⒈鸷拧⒓亍⒄霞吧倭康拇示溆?。由于是自用?。?我们不难看出作者刻印时是多么用心,多么投入,无论是篆法、章法还是刀法,作者都力避陈规旧范 , 希冀刻出新的意境来 。其篆刻作品植根于秦汉,温和雅静,蕴含着派厚的书卷气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