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过程中运动负荷常用的测定方法是,运动训练过程中,如何评定运动负荷

1、运动训练过程中,如何评定运动负荷遵循合理的安排运动负荷原则 。
合理的安排运动负荷原则是指在身体锻炼中,要根据锻炼者自身的情况,合理地安排运动负荷 。既能使身体产生一定的疲劳 , 又能承受 , 并能与休息合理地交替 。
一、原则依据
1、适应性的原理
体育锻炼的运动负荷量与强度过?。鸹宓姆从σ残? ,反之运动负荷的量与强度过大 , 超过了机体适应能力,会对身体健康不利,甚至陷入伤病的危险状态 。身体锻炼负荷的确定要从锻炼者的身心状况出发 , 逐步提高要求 。
一般来说,由于新参加身体锻炼的人起点较低,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获得的效果比较明显 。长期坚持身体锻炼的人,尤其对中老年人来说 , 要想进一步提高锻炼效果就不像开始锻炼时那么容易了,而且也要慎重考虑 。但保持一定的锻炼效果也很好处 。
对于青少年儿童来说 , 大多数人的身体活动能力是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的,所以对他们的身体锻炼要求也应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步提高 。如耐力跑的距离可随年龄的增长而加长 , 跑速也相应提高 。
青少年儿童从事身体锻炼的适应能力比成年人强,因此他们身体锻炼负荷的提高幅度一般大于成年人 。当然,由于青少年儿童正在长身体,身体锻炼负荷的提高也应慎重 。
2、人体生理的超量恢复原理
在身体锻炼中,有机体在承受了一定的运动负荷后会因能量的消耗而产生疲劳 。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和营养的补充,体内的能量物质和身体机能水平才能得以恢复 。
在反复的刺激――恢复――刺激下,如果运动负荷恰当,机体不仅能恢复到原有的水平,而且能出现超过运动前的能量储备和机能能力,这就是生理上的超量恢复 。经常地超量恢复并合理地安排运动负荷和休息间隔,体质就能逐步得到提高 。
二、原则要求
1、在安排身体锻炼的内容时,要注意循序渐进
它主要体现在运动负荷的掌握与提高上 。运动负荷的测定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表面数据,是以身体锻炼的成绩作为衡量尺度 , 如跑速、动作重复次数或频率等 。这是人们的习惯测法,但其不能直接反映身体机能的负荷状态 。
另一种是内部数据 , 是直接测定身体锻炼时人体的机能状态,如测定心率按最佳心率要求确定每次锻炼的运动负荷,这种方法麻烦些 。但心率对速度快、强度大的锻炼内容不仅比较灵敏,也易受情绪的影响 。
也有学者认为:只按心率来确定运动负荷而忽视血压指数是危险的,因为心率和血压对运动负荷的反映不完全一致 。
我们在身体锻炼中将两种测定方法结合起来运用,可更客观些 。开始进行身体锻炼时,应通

运动过程中运动负荷常用的测定方法是,运动训练过程中,如何评定运动负荷

文章插图
2、测定体育课运动负荷的方法拜托各位了 3Q1、生理负荷的结构(1)量和强度是构成生理负荷的两大因素 。负荷量是指有效练习总的时间、总的次数、总的距离、总的重量等 。负荷强度是指练习对机体刺激的程度 , 或者做练习时用力的大小或者做练习时机体的紧张程度 。在一般情况下,强度对机体的刺激敏感性更强些,在安排与调节负荷时 , 既应注意负荷量,更要注意负荷强度 。负荷量与负荷强度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它们共同构成生理负荷的总体 , 就一般来说应成反比关系,即负荷量很大时,负荷强度应减?。环粗?nbsp;, 负荷强度较大时,负荷量应减小,其中时间长短是一个重要因素 。(2)内部数据与外部数据是生理负荷的两个层面 。学生做完身体练习之后 , 心率、血压等都会发生变化,测得这些变化的数据,称为负荷的内部数据 , 而学生做练习的次数、总时间、总距离等,则称为负荷的外帮数据 。对于同一个学生来说,负荷的内部数据与外部数据是相对的 。不同的条件 , 负荷外部数据相同,内部数据可能不同,反之也如此 。在安排和分析负荷时,既要考虑外部数据,又要考虑负荷的内部数据 。(3)休息的量和恢复的强度 。①休息的量是指在负荷后机体体力恢复前休息时间的长短 。例如,在体育课、上跑60米×3,跑完第一次休息2分钟,跑完第二次休息3分钟,跑完第三次休息4分钟等 。休息的量不同,对机体的影响明显不一样 。恢复的强度是指在休息间歇时间内,机体恢复过程的水平 。例如上述实例中学生跑三次60米,跑完第一次后休息2分钟 , 心率从140次/分降到110次/分;跑完第二次后休息3分钟,心率从145次/分降到115次/分;跑完第三次休息4分钟 , 心率从150次/分降到100次/分,可看出机体恢复水平是不同的 。。
运动过程中运动负荷常用的测定方法是,运动训练过程中,如何评定运动负荷

文章插图
3、运动负荷的量和强度分别是通过哪些指标运动负荷的量由运动量来表示 , 运动负荷的强度由运动强度表示 。
1、运动量
运动量(Amount of exercise)也称“运动负荷”,指人体在体育活动中所承受的生理、心理负荷量以及消耗的热量,由完成练习的运动强度与持续时间 , 以及动作的准确性和运动项目特点等因素来决定运动量的大小 。
2、运动强度
是指单位时间内完成练习所用的力量大小和机体的紧张程度,影响运动强度的主要因素是练习时的速度和负重量 。如初中生100米快速跑,跑后即刻心率可达到180次/分以上 , 慢跑1分钟,心率一般在130次/分左右,显然前者强度大 , 后者强度小 。
【运动过程中运动负荷常用的测定方法是,运动训练过程中,如何评定运动负荷】在体育活动中,较大强度的项目有跑、跳、攀登等,而走、爬、投掷等的运动强度则相对较小 。
扩展资料
有节奏地逐步加大运动负荷的做法如下:
1、运动锻炼时合理搭配各项运动
应合理搭配不同性质、不同强度、适宜密度的项目 , 可将运动负荷大和运动负荷小的练习交替安排,如强度较小的走、投与强度较大的跑、跳等内容的组合 。
2、及时调节运动负荷
据瑞典生理学家研究,当锻炼后的自我感受“累极了、很累、有点累、还行、很轻松、非常轻松”时都有不同的心率 , 而这些心率和回答之间有着极明显的对应关系 。这样就可以通过自身感受控制运动量 。
3、运动需要适当能量
人体平时能量的来源,主要靠饮食中摄取来的糖类,当空腹进行锻练时 , 主要的能量来源就靠脂肪 。人在空腹运动时,血液中的游离脂肪酸会明显增高,脂肪酸肌活动的来源如过量,就会出现损害心肌的“毒物” , 引起心律失常,甚至导致猝死 。
因此,在空腹运动之前,应先喝一杯牛奶或吃些糕点 , 这样可减少诱发低血糖症的危险 。相反饭后半小时运动就可以有效地避免空腹运动的危害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运动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运动负荷
运动负荷的量和强度一般以练习的密度(单位时间内重复的次数)、动作的速度、投掷的距离、所负的重量、间歇时间的长短为指标 。
1、运动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完成练习所用的力量大小和机体的紧张程度,影响运动强度的主要因素是练习时的速度和负重量 。
2、运动时间是指一次体育课练习的总时间或每个练习的间歇时间,在保证一定的合理强度和密度的同时,练习时间持续的长短直接关系着运动负荷的大小 。
3、练习密度是指单位时间内重复练习的次数 , 它在运动负荷中反映时间和数量的关系 。
扩展资料:
运动负荷的量和强度的指标的举例说明:
1、如初中生100米快速跑,跑后即刻心率可达到180次/分以上,慢跑1分钟,心率一般在130次/分左右,显然前者强度大 , 后者强度小 。
2、如果一节课,学生长时间处于大强度的运动之中,那么,他们的运动负荷就偏大 。
3、练习密度是否合适较大地影响着学生的运动负荷,一般与运动负荷成正比 。
运动者需要根据所规定的相应指标进行运动符合的训练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运动负荷
(1)外部负荷指标,又叫身体负荷指标,即是完成练习的时间、速度、次数相重量等;
(2)内部负荷指标,又叫机能反映指标或生理指标.即是最大摄氧量、氧债,心率和血液酸硷度等;
(3)综合负荷指标,又叫相对指标.这类指标是用外部负荷指标一内部负荷指标的比值或乘积之值来表示的,它具有更大的信息量和可比性,对分析和评价运动负荷有着更可靠参考价值和实用意义.
通过测量可以如实地了解受试运动员身体负担训练刺激程度的高低,作到心中有数地实施优化的针对性训练以获得满意的效果.主要方法是利用有关检测仪器和测量工具来做详实的记录和计算.
所谓运动负荷,又称生理负荷,是指人做练习时所承受的生理负荷 。运动负荷包括运动量和运动强度两个方面 。在锻炼时只有运动负荷保持适宜 , 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运动负荷过小过大都不行 。过小,则达不到锻炼的目的;过大 , 又超出了人身心所能承受的限度,对人身心健康和教学任务的完成都十分不利 。因此,要学会合理地安排和调节运动负荷 。
锻炼身体吗?首先慢跑到微微身体发热3到5分钟,然后做身体拉伸 。然后运动到微微出汗持续保持10到15分钟然后慢走调节持续几个回合,根据身体情况以不疲劳为宜 。
最直接普遍易测的:心率
运动过程中运动负荷常用的测定方法是,运动训练过程中,如何评定运动负荷

文章插图
4、体育课的运动负荷怎么算计算课的运动负倚的方法很多,但最经常用的是通过课中脉搏数据的计算来评定运动负倚是否合理 。运用脉搏测定,是用来测量心跳次数的:(220-年龄)×60%~85%,例如:40岁的男子运动后适宜心率为(220-40)×60%~85%,即运动后每分钟心跳次数为108~134次比较合适 。如果超过上限,说明运动负荷偏大了 。
运动过程中运动负荷常用的测定方法是,运动训练过程中,如何评定运动负荷

文章插图
5、检测运动负荷的简便方法?测每分钟的脉搏数,通常用170

年龄数
=运动时的脉搏数 。(运动时的正常负荷状态)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