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阳简称什么?南阳古时为南阳郡,宛郡
所以南阳简称宛,南阳市内下辖有宛城区
宛
文章插图
2、南阳是哪个省的当然是河南省南阳市,在河南省的西南部 。
南阳即南阳市 。
南阳市简称“宛”,她位于中国东端的大型盆地“南阳盆地”之中 , 造就南阳头枕伏牛 , 足蹬江汉,东依桐柏,西扼秦岭之势 。历史上,南阳是古丝绸之路的源头之一;汉代时期 , 南阳是全国最大的冶铁中心,现有宛城冶铁遗址为鉴 。东汉时期曾作为陪都 。“科圣”张衡、“商圣”范蠡、“智圣”诸葛亮、“谋圣”姜子牙、等历史名人多是出自或发迹于这里;因此地也是东汉光武帝刘秀发迹之所 , 故又有“南都”、“帝乡”之称 。
2003年6月14日,国际小行星中心将1995年11月4日发现的永久编号为9092号的小行星新命名为“南阳星”向世界发布,为世界各国公认 。
2013年南阳市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是140平方公里 。南阳市是河南省省域次中心城市 , 中原经济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中原经济区的重要增长极 。豫西南政治、经济、文化、科研、教育、交通中心 。2012年第七届全国农运会举办城市 。
河南南阳,诸葛亮躬耕之地
文章插图
3、博弈电视剧中豫西南的宛都城是不是南阳市豫西一般指洛阳、三门峡两地区 , 主要为山区;
豫东是郑州以东,商丘那一大片;
豫西南指南阳;
预南郑州以南,信阳 , 驻马店等;
豫北,主要指新乡以北,安阳、濮阳等 。
必须的,南阳又叫宛城 , 为啥呢,我也忘了 。
文章插图
4、宛城是否真的是诸葛亮躬耕地?有什么历史依据?
东汉末年,汉室衰颓,实力不济 , 此时各诸侯纷纷独立,拼己之力,争夺天下 。这便少不了众多战争的发生,而有了战争,就会有成败 , 也就会有诸侯对人才的需求 。在此时 , 英雄武将,文臣谋士也纷纷出现 , 多如牛毛,数不胜数 。但其中若说真正有头有脸,并占据一席之地的人 , 也并不多 。
【南阳简称宛城,南阳简称什么?】个人认为 ,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 , 便是"卧龙"诸葛亮了 。其曾隐居于山林 , 但因刘备的三顾茅庐,最终出世为刘备服务 。其在自述身份时,也曾提到自己曾"躬耕于南阳" 。那么诸葛亮的躬耕地究竟在哪?是不是宛城呢?以下便是个人的观点 。
首先在三国时期 , 宛城处于南阳郡的管辖之下,诸葛亮所称"南阳",或为宛城 。
其实诸葛亮的“躬耕地”之所以存在的争执,并一直持续了数千余年之久 。一方面是因为年代久远,有关的史籍资料也相对缺乏 。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我国历史上的行政区划屡经变动,更导致探寻问题的难度大大增加 。但是也并不是说,诸葛亮的"躬耕之地"便因此无稽可考 。若从现今较早的史籍记载分析,加之对诸葛亮生平事迹的合理性推断,还是可以得出关于此类问题的结论的 。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提到:
臣本布衣 , 躬耕于南阳 , 苟全性命于乱世 , 不求闻达于诸侯 。
而此时的南阳除了指南阳郡 , 在很多史书记载中,也都提到了有代指郡治宛县的含义 。而且类似于郡代指县的记载,在史书中也是比比皆是 。
但是总是有人强调,史料中关于诸葛亮的躬耕地并没有详细的说明 。可是此时诸葛亮也说了,自己一介布衣,粗鄙不堪 。又有谁会闲来无事去记载他详细的行踪呢?如果不是诸葛亮自己曾说过这些话,恐怕连他曾经“躬耕于南阳”也没有人知道 。
第二,由南阳(宛城)与刘备占据的豫州的地理位置可知,宛城便为孔明躬耕地 。
刘备是河北涿州人,起初投靠公孙瓒、袁绍,屡屡失败 。后来又投靠曹操,这才得了个豫州牧的官职,刘备也因此被称之为"刘豫州 " 。
但是刘备此时也仅仅有个官衔而已,并没有很大的实权 。刘备整日无所事事 。恰巧此时的南阳郡处于豫州牧的管辖地,这就给了刘备一个很好的时机,去寻访人才 。而在公元207年 , 刘备经徐庶引荐 , 得知了"卧龙"诸葛亮的存在,于是便开始了南阳之旅 。
而众所周知的是,诸葛亮的隐居地位于南阳的卧龙岗,也因此被称为"卧龙先生" 。而近水楼台先得月,刘备、关羽、张飞三人便开始了三顾茅庐 。当时的宛城 , 距离新野县也不远,所以他们才得以一天之内往返一个来回 。
而且我们如果仔细的观看三国时期的地图,就可以清晰的看到卧龙岗位于南阳宛城西偏北方向 。既然诸葛亮的隐居之地卧龙岗是在此地,那其躬耕地必定不会差距十万八千里,因此来说,诸葛亮躬耕地或许就在宛城 。
第三,据各类史料记载 , 不难清楚,宛城便是诸葛亮的躬耕地,而非其他 。
在三国时,一般的郡都会设置直属的县,以方便管理 。但是南阳郡却并设置南阳县 , 反而将南阳郡作为一级行政机构治所,设在宛城县 。所辖邓县、宛城县等37县统称为南阳 。
也正因如此,《出师表》中所阐述的“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在史料中大多记载为南阳郡,却没有明确的表明在哪个县 。而据《三国志》记载:
张济自关中走南阳 。济死 , 从子绣领其众 。二年春正月,公到宛 。张绣降,既而悔之,复反 。
而当时曹操"军U水",也就是在南阳城外的U水边上 。作为一代圣贤的诸葛亮,在《后出师表》中提到的"困于南阳",与《前出师表》中所提到的"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又怎么会是两个不同的地方呢?依据"困于南阳"的宛城之战,我们也就可以明确诸葛亮的躬耕之事是发生在宛县的 。
文章插图
5、…中的“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中的南阳是现在河南省的南阳市吗…三国时期的南阳郡主要范围是今南阳市一带 , 下辖宛城(今南阳市卧龙区、宛城区)、U阳(今南阳市卧龙区英庄镇一带)、西鄂(今石桥镇西一带)、雉阳(南召县一带)、安众(今卧龙区青华镇杨官寺一带)、新野(今新野县)、棘阳(今新野县高庙一带)、朝阳(今新野县王庄乡一带)、穰(今邓州市东南一带)、涅阳(今邓州市北、镇平南一带)、冠军(今邓州市张村乡一带)、博望(今方城县博望镇一带)、堵阳(今方城县一带)、平氏(今桐柏境内)、复阳(今桐柏吴城一带)郦(今内乡赵店一带)、博山(今淅川县丹江口水库区)、析(今西峡县城东一带)、丹水(今淅川荆紫关一带)、湖阳(今唐河湖阳一带)等县
原文: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 由是感激 , 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
译文:我本来是平民,在南阳务农亲耕,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诸侯之中出名 。先帝不因为我身份卑微,见识短浅,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去我的茅庐拜访我,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我因此有所感而情绪激动,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 。
后来遇到兵败 , 在兵败的时候接受任务 , 在危机患难之间奉行使命,那时以来已经有二十一年了 。
是的,当时诸葛亮隐居躬耕于卧龙岗,卧龙岗乡(现为街道办事处)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南阳市城区西约4公里处
应该是吧 。或者说,诸葛亮的南阳 , 与现在的南阳应该相距不远 。
不是,东汉时期的南阳郡是湖北襄阳一带,不是现在河南南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