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庭寒夜寄梦得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小庭寒夜寄梦得[作者] 白居易 [朝代] 唐
庭小同蜗舍,门闲称雀罗 。
火将灯共尽,风与雪相和 。
老睡随年减,衰情向夕多 。
不知同病者,争奈夜长何 。
《小庭寒夜寄梦得》作者白居易简介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 又号醉吟先生,河南新郑(今河南郑州新郑市)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正月,白居易出生于郑州新郑东郭宅(今新郑市东郭寺村) 。白氏祖籍山西太原 , 白居易的祖父白锽移居下邽(今陕西渭南市北) 。白锽后曾任巩县(今河南郑州巩义市)县令,和当时邻居新郑县令是好友,见新郑山清水秀 , 遂移家于新郑,白居易本人就出生于河南新郑 。卒后葬于河南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 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白居易的其它作品○ 长恨歌
○ 钱塘湖春行
○ 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
○ 观刈麦
○ 忆江南·江南好
○ 白居易更多作品
文章插图
2、《寒夜》原文翻译赏析,寒夜全诗的意思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
【作者】:杜耒lěi(?——1225) , 南宋诗人 。字子野 , 号小山,今江西抚州人 。尝官主簿,后入山阳帅幕,理宗宝庆三年死于军乱 。其事迹见于《续资治通鉴》卷一六四 。
【译文】:冬天的夜晚,来了客人,用茶当酒,吩咐小童煮茗,火炉中的火苗开始红了起来了,水在壶里沸腾着,屋子里暖烘烘的 。
月光照射在窗前,与平时并没有什么两样,只是窗前有几枝梅花在月光下幽幽地开着,芳香袭人 。这使得今日的月色显得与往日格外地不同了 。
【注释】:竹炉:指用竹篾做成的套子套着的火炉 。
汤沸:热水沸腾 。元朝揭傒斯《寒夜》:
疏星冻霜空 , 流月湿林薄 。
虚馆人不眠,时闻一叶落 。
当代阿袁(即陈忠远)《寒夜》:
“大国何人怜,纷纷为小我 。寒夜风雨声 , 广厦万间破 。”
【赏析】:善用衬托(或映衬、陪衬):因有梅花的陪衬,窗前月才别有一番韵味,不仅是嗅觉,视觉上也使人大觉不相同 。
巧用暗示(或喻示、双关):“才有梅花”与朋友夜访相呼应,梅花又象征了友谊的高雅芬芳 。
铺有细节(或铺垫、渲染):寒夜客访、主家火红,宾客情重两相顾及,知人情之暖,胜过冬夜之寒 。这些使得今夜的月色较先前格外地不同了 。
文章插图
3、宿王昌龄隐居翻译及赏析【《宿王昌龄隐居》全文翻译】:
清溪之水深不可测,隐居之处只有孤云 。
松林中间明月微露,洒下清辉似为郎君 。
茅亭花影睡意正浓 , 芍药园圃滋生苔纹 。
我也想要谢绝世俗,来与西山鸾鹤合群 。
【《宿王昌龄隐居》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山水隐逸诗,在盛唐已传为名篇 。到清代,更受“神韵派”的推崇,同《题破山寺后禅院》并为常建代表作品 。诗题曰“宿王昌龄隐居”,一是指王昌龄出仕前隐居之处 , 二是说当时王昌龄不在此地 。
首联写王昌龄隐居所在 。“深不测”,并非指水的深度,而是说清溪水流入石门山深处,见不到头 。王昌龄隐居处便在清溪水流入的石门山上,望去只看见一片白云 。齐梁隐士、“山中宰相”陶弘景对齐高帝说:“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 。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 。”因而山中白云便沿为隐者居处的标志,清高风度的象征 。但陶弘景是著名阔隐士,白云多;王昌龄却贫穷,云也孤,而更见出清高 。清人徐增说:“惟见孤云,是昌龄不在,并觉其孤也 。”这样理解,也具情趣 。中间两联即写夜宿王昌龄隐居处所见所感 。王昌龄住处清贫幽雅,一座孤零零的茅屋,即所谓“茅亭” 。屋前有松树,屋边种花,院里莳药,见出他的为人和情趣 , 独居而情不孤,遁世而爱生活 。常建夜宿此地,举头望见松树梢头,明月升起,清光照来,格外有情,而无心可猜 。想来明月不知今夜主人不在,换了客人,依然多情来伴 , 故云“犹为君”,“君”指王昌龄 。这既暗示王昌龄不在,更表现隐逸生活的清高情趣 。夜宿茅屋是孤独的 , 而抬眼看见窗外屋边有花影映来,也别具情意 。到院里散步,看见王昌龄莳养的芍药长得很好 。因为久无人来,路面长出青苔,所以茂盛的芍药却滋养了青苔 。这再一次暗示主人不在已久,更在描写隐逸情趣的同时,流露出一种惋惜和期待的情味,表现得含蓄微妙 。末联便写自己的归志 。“鸾鹤群”用江淹《登庐山香炉峰》“此山具鸾鹤,往来尽仙灵”语 , 表示将与鸾鹤仙灵为侣,隐逸终生 。这里用了一个“亦”字,很妙 。实际上这时王昌龄已登仕路,不再隐居 。这“亦”字是虚晃,故意也是善意地说要学王昌龄隐逸,步王昌龄同道,借以婉转地点出讽劝王昌龄坚持初衷而归隐的意思 。其实,这也就是此诗的主题思想 。题曰“宿王昌龄隐居”,旨在招王昌龄归隐 。
这首诗的艺术特点确同《题破山寺后禅院》,“其旨远 , 其兴僻 , 佳句辄来,唯论意表” 。诗人善于在平易地写景中蕴含着深长的比兴寄喻 , 形象明朗,诗旨含蓄,而意向显豁,发人联想 。就此诗而论,诗人巧妙地抓住王昌龄从前隐居的旧地 , 深情地赞叹隐者王昌龄的清高品格和隐逸生活的高尚情趣,诚挚地表示讽劝和期望仕者王昌龄归来的意向 。因而在构思和表现上,“唯论意表”的特点更为突出,终篇都赞此劝彼,意在言外,而一片深情又都借景物表达,使王昌龄隐居处的无情景物都充满对王昌龄的深情 , 愿王昌龄归来 。但手法又只是平实描叙,不拟人化 。所以,其动人在写情 , 其悦人在传神,艺术风格确实近王维、孟浩然一派 。
【作品原文】:
《宿王昌龄隐居》
常建 <唐代>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 。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
【词句注释】:
王昌龄:盛唐边塞诗人,作者好友 。
测:一作“极” 。
隐处:隐居的地方 。唯:只有 。一作“惟” 。
犹:还,仍然 。
宿:比喻夜静花影如眠 。
药院:种芍药的庭院 。滋:生长着 。
余:我 。谢时:辞去世俗之累 。
鸾鹤:古常指仙人的禽鸟 。群:与……为伍 。
【作者简介】:
常建 , 唐代诗人 。生卒年、字号不详 。开元十五年(727)进士,与王昌龄同榜 。曾任盱眙尉 。一生仕途失意,后隐居于鄂州武昌(今属湖北) 。其诗多为五言,常以山林、寺观为题材,意境清迥 , 语言洗炼自然,艺术上有独特造诣 。还有一些优秀的边塞诗 。有《常建集》 。
【创作背景】:
常建和王昌龄是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同科进士及第的宦友和好友 。但在出仕后的经历和归宿却不大相同 。常建“沦于一尉”,只做过盱眙(今属江苏)县尉,此后便辞官归隐于武昌樊山,即西山 。王昌龄虽然仕途坎坷,却并未退隐 。此诗即作于常建辞官归隐途经王昌龄入仕前的居所 。王昌龄及第时大约已有三十七岁,此前,他曾隐居石门山,山在今安徽省含山县境内,即诗中所说“清溪”所在 。常建任职的盱眙 , 与石门山分处淮河南北 。常建辞官西返武昌樊山 , 大概渡淮绕道不远,就近到石门山一游,并在王昌龄隐居处住了一夜 。他夜宿故人旧时隐居之处,触景生情,遂作此篇 。
【表达主题】:
《宿王昌龄隐居》是唐代诗人常建的诗作 。此诗通过对诗人王昌龄隐居处自然环境的细致描绘,赞颂了王昌龄的清高品格和隐居生活的高尚情趣 。开头两句写王昌龄隐居之所在乃隐居佳境,别有洞天;中间四句写夜宿此地之后,顿生常住之情,即景生情,一目了然;最后两句写自己的归志,决心跃然 。全诗描述平实 , 意味含蓄,在平易的写景中蕴含着比兴寄喻,意在言外,发人深思 。
【名家点评】:
明代钟惺、谭元春《唐诗归》:钟云:幽严(“隐处”句下) 。谭云:是昌龄一幅小像 。钟云:“为”字说林月灵妙(“松际”一联下) 。
明代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敬曰:征君诗神气清朗,如此篇与《题破山寺》意趣俱到,可谓吃着丹头 。地水火风皆可助我变化者,是天然学问人,刘辰翁曰:清远沉冥 , 不类色相,景同意别 。
清代刘邦彦《唐诗归折衷》:唐云:字字超凡 。
清代屈复《唐诗成法》:王之清才,死后松月犹若绻恋 , 生时不见用,此所以感而欲隐也 。读此方知李颀“物在人亡”一首俗浅 。
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清澈之笔,中有灵悟 。
《宿王昌龄隐居》是唐代诗人常建在中唐时期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 。
此诗通过对王昌龄隐居处自然环境的细致描绘,赞颂了王昌龄的清高品格和隐居生活的高尚情趣 。开头两句写王昌龄隐居之所在、乃隐居佳境,别有洞天;中间四句写夜宿此地之后,顿生常住之情,即景生情,一目了然;最后两句写自己的归志,决心跃然 。全诗描述平实,意味含蓄 , 在平易的写景中蕴含着比兴寄喻,意在言外,发人深思 。
这是一首写山水的隐逸诗 。开头两句写王昌龄隐居之所在、乃隐居佳境,别有洞天 。中间四句写夜宿此地之后,顿生常住之情,即景生情,一目了然 。最后两句写自己的归志,决心跃然 。全诗善于在平易的写景中,蕴含深长的比兴寄喻,形象明朗,诗旨含蓄 , 而意向显豁,发人联想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可见炼字功深,又可作对仗效法 。
宿王昌龄隐居翻译
清溪远流一眼望不到尽头 , 故人隐居之处只见飘浮孤云 。
松树枝头露出朦胧的弯月,清辉播洒好像还是为着郎君 。
茅亭台前花影像睡着一样,栽种芍药的院子滋生出苔纹 。
我也将要远离纷繁的俗世,到西山与鸾凤白鹤相伴为群 。
宿王昌龄隐居赏析
常建这首《宿王昌龄隐居》诗载于《全唐诗》卷一百四十四 。下面是原北京大学教授倪其心先生对此诗的赏析 。
这是一首山水隐逸诗,在盛唐已传为名篇 。到清代,更受“神韵派”的推崇,同《题破山寺后禅院》并为常建代表作品 。
此诗题曰“宿王昌龄隐居”,一是指王昌龄出仕前隐居之处,二是说当时王昌龄不在此地 。王昌龄及第时大约已有三十七岁 。此前,他曾隐居石门山 。山在今安徽含山县境内,即此诗所说“清溪”所在 。常建任职的盱眙,即今江苏盱眙 , 与石门山分处淮河南北 。常建辞官西返武昌樊山,大概渡淮绕道不远,就近到石门山一游,并在王昌龄隐居处住了一夜 。
首联写王昌龄隐居所在 。“深不测”一作“深不极”,并非指水的深度 , 而是说清溪水流入石门山深处,见不到头 。王昌龄隐居处便在清溪水流入的石门山上,望去只看见一片白云 。齐梁隐士、“山中宰相”陶弘景对齐高帝说:“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 。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 。”因而山中白云便沿为隐者居处的标志,清高风度的象征 。但陶弘景是著名阔隐士,白云多;王昌龄却贫穷 , 云也孤,而更见出清高 。清人徐增说:“惟见孤云,是昌龄不在,并觉其孤也 。”这样理解,也具情趣 。
中间两联即写夜宿王昌龄隐居处所见所感 。王昌龄住处清贫幽雅 , 一座孤零零的茅屋,即所谓“茅亭” 。屋前有松树,屋边种花,院里莳药,见出他的为人和情趣 , 独居而情不孤,遁世而爱生活 。常建夜宿此地,举头望见松树梢头 , 明月升起,清光照来,格外有情 , 而无心可猜 。想来明月不知今夜主人不在 , 换了客人,依然多情来伴,故云“犹为君”,“君”指王昌龄 。这既暗示王昌龄不在,更表现隐逸生活的清高情趣 。夜宿茅屋是孤独的,而抬眼看见窗外屋边有花影映来,也别具情意 。到院里散步,看见王昌龄莳养的药草长得很好 。因为久无人来,路面长出青苔,所以茂盛的药草却滋养了青苔 。这再一次暗示主人不在已久,更在描写隐逸情趣的同时 , 流露出一种惋惜和期待的情味,表现得含蓄微妙 。
宿王昌龄隐居
作者:常建 (唐)
清溪深不测 , 隐处唯孤云 。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
⑴测:一作“极” 。
⑵隐处:隐居的地方 。唯:只有 。
⑶犹:还,仍然 。
⑷宿:比喻夜静花影如眠 。
⑸药院:种芍药的庭院 。滋:生长着 。
⑹余:我 。谢时:辞去世俗之累 。
⑺鸾鹤:古常指仙人的禽鸟 。群:与……为伍 。
常建和王昌龄是公元727年(唐玄宗开元十五年)同科进士及第的宦友和好友 。但在出仕后的经历和归宿却不大相同 。常建“沦于一尉”,只做过盱眙县尉 , 此后便辞官归隐于武昌樊山,即西山 。王昌龄虽然仕途坎坷,却并未退隐 。此诗即作于常建辞官归隐途经王昌龄入仕前的居所 , 即今安徽省含山县石门山时 。常建夜宿故人旧时隐居之处,触景生情,遂作此篇 。
《唐诗归》:钟云:幽严(“隐处”句下) 。谭云:是昌龄一幅小像 。钟云:“为”字说林月灵妙(“松际”一联下) 。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敬曰:征君诗神气清朗,如此篇与《题破山寺》意趣俱到,可谓吃着丹头 。地水火风皆可助我变化者 , 是天然学问人,刘辰翁曰:清远沉冥,不类色相,景同意别 。
《唐诗归折衷》:唐云:字字超凡 。
《唐诗成法》:王之清才,死后松月犹若绻恋,生时不见用,此所以感而欲隐也 。读此方知李颀“物在人亡”一首俗浅 。
《唐诗别裁》:清澈之笔,中有灵悟 。
常建(708-765),唐代诗人,字号不详 , 有说是邢台人或说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长仕宦不得意,来往山水名胜 , 过着一个很长时期的漫游生活 。后移家隐居鄂渚 。大历中,曾任盱眙尉 。
宿王昌龄隐居
常建 〔唐代〕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 。
松际露微月 , 清光犹为君 。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
【寒夜留宿故人隐处原文、作者,小庭寒夜寄梦得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
清溪流向深不可测的石门山谷,隐居的地方只有孤云相伴 。
松林稍头透出微微月光,这清幽的月光也好像专为您送来的 。
茅亭夜静花影好像已恬然入梦,种有药草的院子到处都是斑斑苔痕 。
我也想要像他这般辞去世俗之累,与西山的鸾鹤为群去了 。
测:一作“极” 。
隐处:隐居的地方 。唯:只有 。
犹:还,仍然 。
宿:比喻夜静花影如眠 。
药院:种芍药的庭院 。滋:生长着 。
余:我 。谢时:辞去世俗之累 。
鸾鹤:古常指仙人的禽鸟 。群:与……为伍 。
这是一首山水隐逸诗,在盛唐已传为名篇 。到清代,更受“神韵派”的推崇,同《题破山寺后禅院》并为常建代表作品 。
此诗题曰“宿王昌龄隐居”,一是指王昌龄出仕前隐居之处,二是说当时王昌龄不在此地 。王昌龄及第时大约已有三十七岁 。此前,他曾隐居石门山 。山在今安徽含山县境内,即此诗所说“清溪”所在 。常建任职的盱眙 , 即今江苏盱眙,与石门山分处淮河南北 。常建辞官西返武昌樊山,大概渡淮绕道不远,就近到石门山一游,并在王昌龄隐居处住了一夜 。
首联写王昌龄隐居所在 。“深不测”一作“深不极”,并非指水的深度,而是说清溪水流入石门山深处,见不到头 。王昌龄隐居处便在清溪水流入的石门山上,望去只看见一片白云 。齐梁隐士、“山中宰相”陶弘景对齐高帝说:“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 。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 。”因而山中白云便沿为隐者居处的标志 , 清高风度的象征 。但陶弘景是著名阔隐士,白云多;王昌龄却贫穷,云也孤,而更见出清高 。清人徐增说:“惟见孤云,是昌龄不在,并觉其孤也 。”这样理解 , 也具情趣 。
中间两联写诗人夜宿王昌龄隐居处所见所感 。颔联“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诗人宿在此处,举头望去,松树梢头,一弯明月慢慢升起,光照入室 。“君”指王昌龄 。说王昌龄虽不在这里了,明月多情,却仍来陪伴着他的客人 。王昌龄隐居处清贫幽雅,只有一座孤零零的茅亭 。“茅亭宿花影 , 药院滋苔纹”,是说夜宿茅亭,看见窗外团团花影,错落斑驳;而到院子里,则看见莳养的各种药草,依然生长得很好,只是由于长久没有人来往,路边已长满了青苔 。这似乎只是写隐逸生活的情趣,其实字里行间流露了诗人对王昌龄没有坚持退隐的惋惜心情 。
尾联就写诗人自己的归志以及对朋友的讽劝: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 “鸾鹤群”用江淹《登庐山香炉峰》“此山具鸾群 , 往来尽仙灵”语,与鸾鹤合群,与仙灵为伴,即表示要终身归隐 。这里表达了诗人自己的心志,也有对朋友的期待 。“亦”字很妙,此时王昌龄已登仕途,常建却借赞扬王昌龄归隐之处,说我也要跟随你一起归隐 。这是故意这样说 , 是对王昌龄一种善意的讽劝 。这是本诗的主题所在 , 是与题目《宿王昌龄隐居》的意思相合的 。也即是说,常建是在招王昌龄归隐,与本文开头所介绍的《鄂渚招王昌龄张偾》一诗同其旨趣 。
这首诗的艺术特点确同《题破山寺后禅院》,“其旨远,其兴僻,佳句辄来,唯论意表” 。诗人善于在平易地写景中蕴含着深长的比兴寄喻,形象明朗,诗旨含蓄,而意向显豁,发人联想 。就此诗而论,诗人巧妙地抓住王昌龄从前隐居的旧地,深情地赞叹隐者王昌龄的清高品格和隐逸生活的高尚情趣 , 诚挚地表示讽劝和期望仕者王昌龄归来的意向 。因而在构思和表现上 , “唯论意表”的特点更为突出,终篇都赞此劝彼,意在言外,而一片深情又都借景物表达,使王昌龄隐居处的无情景物都充满对王昌龄的深情,愿王昌龄归来 。但手法又只是平实描叙,不拟人化 。所以,其动人在写情,其悦人在传神 , 艺术风格确实近王维、孟浩然一派 。
【创作背景】:
常建和王昌龄是公元727年(唐玄宗开元十五年)同科进士及第的宦友和好友 。但在出仕后的经历和归宿却不大相同 。此诗即作于常建辞官归隐途经王昌龄入仕前的居所,即今安徽省含山县石门山时 。常建夜宿故人旧时隐居之处,触景生情,遂作此篇 。
【作者简介】:
常建(708-765),唐代诗人,字号不详,有说是邢台人或说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长仕宦不得意,来往山水名胜,过着一个很长时期的漫游生活 。后移家隐居鄂渚 。天宝中,曾任盱眙尉 。
宿王昌龄隐居是唐代常建的一首五言律诗 。
宿王昌龄隐居
常建 〔唐代〕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 。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
清溪流向深不可测的石门山谷,隐居的地方只有孤云相伴 。
松林稍头透出微微月光,这清幽的月光也好像专为您送来的 。
茅亭夜静花影好像已恬然入梦,种有药草的院子到处都是斑斑苔痕 。
我也想要像他这般辞去世俗之累,与西山的鸾鹤为群去了 。
测:一作“极” 。
隐处:隐居的地方 。唯:只有 。
犹:还,仍然 。
宿:比喻夜静花影如眠 。
药院:种芍药的庭院 。滋:生长着 。
余:我 。谢时:辞去世俗之累 。
鸾鹤:古常指仙人的禽鸟 。群:与……为伍 。
这是一首山水隐逸诗,在盛唐已传为名篇 。到清代,更受“神韵派”的推崇,同《题破山寺后禅院》并为常建代表作品 。
此诗题曰“宿王昌龄隐居”,一是指王昌龄出仕前隐居之处,二是说当时王昌龄不在此地 。王昌龄及第时大约已有三十七岁 。此前,他曾隐居石门山 。山在今安徽含山县境内,即此诗所说“清溪”所在 。常建任职的盱眙 , 即今江苏盱眙 , 与石门山分处淮河南北 。常建辞官西返武昌樊山,大概渡淮绕道不远,就近到石门山一游,并在王昌龄隐居处住了一夜 。
首联写王昌龄隐居所在 。“深不测”一作“深不极”,并非指水的深度,而是说清溪水流入石门山深处,见不到头 。王昌龄隐居处便在清溪水流入的石门山上,望去只看见一片白云 。齐梁隐士、“山中宰相”陶弘景对齐高帝说:“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 。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 。”因而山中白云便沿为隐者居处的标志,清高风度的象征 。但陶弘景是著名阔隐士,白云多;王昌龄却贫穷,云也孤,而更见出清高 。清人徐增说:“惟见孤云,是昌龄不在,并觉其孤也 。”这样理解 , 也具情趣 。
中间两联写诗人夜宿王昌龄隐居处所见所感 。颔联“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诗人宿在此处,举头望去,松树梢头,一弯明月慢慢升起 , 光照入室 。“君”指王昌龄 。说王昌龄虽不在这里了,明月多情,却仍来陪伴着他的客人 。王昌龄隐居处清贫幽雅,只有一座孤零零的茅亭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 是说夜宿茅亭,看见窗外团团花影,错落斑驳;而到院子里,则看见莳养的各种药草,依然生长得很好,只是由于长久没有人来往,路边已长满了青苔 。这似乎只是写隐逸生活的情趣,其实字里行间流露了诗人对王昌龄没有坚持退隐的惋惜心情 。
尾联就写诗人自己的归志以及对朋友的讽劝: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 “鸾鹤群”用江淹《登庐山香炉峰》“此山具鸾群 , 往来尽仙灵”语 , 与鸾鹤合群,与仙灵为伴,即表示要终身归隐 。这里表达了诗人自己的心志,也有对朋友的期待 。“亦”字很妙 , 此时王昌龄已登仕途,常建却借赞扬王昌龄归隐之处,说我也要跟随你一起归隐 。这是故意这样说,是对王昌龄一种善意的讽劝 。这是本诗的主题所在,是与题目《宿王昌龄隐居》的意思相合的 。也即是说 , 常建是在招王昌龄归隐,与本文开头所介绍的《鄂渚招王昌龄张偾》一诗同其旨趣 。
这首诗的艺术特点确同《题破山寺后禅院》,“其旨远,其兴僻 , 佳句辄来 , 唯论意表” 。诗人善于在平易地写景中蕴含着深长的比兴寄喻,形象明朗,诗旨含蓄,而意向显豁,发人联想 。就此诗而论 , 诗人巧妙地抓住王昌龄从前隐居的旧地,深情地赞叹隐者王昌龄的清高品格和隐逸生活的高尚情趣,诚挚地表示讽劝和期望仕者王昌龄归来的意向 。因而在构思和表现上,“唯论意表”的特点更为突出,终篇都赞此劝彼,意在言外,而一片深情又都借景物表达,使王昌龄隐居处的无情景物都充满对王昌龄的深情,愿王昌龄归来 。但手法又只是平实描叙,不拟人化 。所以,其动人在写情,其悦人在传神,艺术风格确实近王维、孟浩然一派 。
常建和王昌龄是公元727年(唐玄宗开元十五年)同科进士及第的宦友和好友 。但在出仕后的经历和归宿却不大相同 。此诗即作于常建辞官归隐途经王昌龄入仕前的居所,即今安徽省含山县石门山时 。常建夜宿故人旧时隐居之处,触景生情,遂作此篇 。
常建(708-765),唐代诗人 , 字号不详 , 有说是邢台人或说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长仕宦不得意 , 来往山水名胜,过着一个很长时期的漫游生活 。后移家隐居鄂渚 。天宝中 , 曾任盱眙尉 。
宿王昌龄隐居翻译:
清溪流向深不可测的石门山谷,隐居的地方只有孤云相伴 。
松林稍头透出微微月光,这清幽的月光也好像专为您送来的 。
茅亭夜静花影好像已恬然入梦,种有药草的院子到处都是斑斑苔痕 。
我也想要像他这般辞去世俗之累 , 与西山的鸾鹤为群去了 。
这是一首山水隐逸诗,在盛唐已传为名篇 。到清代,更受“神韵派”的推崇,同《题破山寺后禅院》并为常建代表作品 。
此诗题曰“宿王昌龄隐居”,一是指王昌龄出仕前隐居之处,二是说当时王昌龄不在此地 。王昌龄及第时大约已有三十七岁 。此前,他曾隐居石门山 。山在今安徽含山县境内 , 即此诗所说“清溪”所在 。常建任职的盱眙,即今江苏盱眙,与石门山分处淮河南北 。常建辞官西返武昌樊山 , 大概渡淮绕道不远,就近到石门山一游,并在王昌龄隐居处住了一夜 。
首联写王昌龄隐居所在 。“深不测”一作“深不极” , 并非指水的深度,而是说清溪水流入石门山深处,见不到头 。王昌龄隐居处便在清溪水流入的石门山上 , 望去只看见一片白云 。齐梁隐士、“山中宰相”陶弘景对齐高帝说:“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 。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 。”因而山中白云便沿为隐者居处的标志,清高风度的象征 。但陶弘景是著名阔隐士 , 白云多;王昌龄却贫穷,云也孤,而更见出清高 。清人徐增说:“惟见孤云 , 是昌龄不在,并觉其孤也 。”这样理解,也具情趣 。
中间两联写诗人夜宿王昌龄隐居处所见所感 。颔联“松际露微月 , 清光犹为君”,诗人宿在此处,举头望去 , 松树梢头,一弯明月慢慢升起,光照入室 。“君”指王昌龄 。说王昌龄虽不在这里了,明月多情,却仍来陪伴着他的客人 。王昌龄隐居处清贫幽雅 , 只有一座孤零零的茅亭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是说夜宿茅亭 , 看见窗外团团花影,错落斑驳;而到院子里 , 则看见莳养的各种药草,依然生长得很好,只是由于长久没有人来往 , 路边已长满了青苔 。这似乎只是写隐逸生活的情趣,其实字里行间流露了诗人对王昌龄没有坚持退隐的惋惜心情 。
尾联就写诗人自己的归志以及对朋友的讽劝: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 “鸾鹤群”用江淹《登庐山香炉峰》“此山具鸾群 , 往来尽仙灵”语,与鸾鹤合群,与仙灵为伴 , 即表示要终身归隐 。这里表达了诗人自己的心志,也有对朋友的期待 。“亦”字很妙,此时王昌龄已登仕途 , 常建却借赞扬王昌龄归隐之处,说我也要跟随你一起归隐 。这是故意这样说 , 是对王昌龄一种善意的讽劝 。这是本诗的主题所在,是与题目《宿王昌龄隐居》的意思相合的 。也即是说,常建是在招王昌龄归隐,与本文开头所介绍的《鄂渚招王昌龄张偾》一诗同其旨趣 。
这首诗的艺术特点确同《题破山寺后禅院》,“其旨远,其兴僻,佳句辄来 , 唯论意表” 。诗人善于在平易地写景中蕴含着深长的比兴寄喻,形象明朗,诗旨含蓄,而意向显豁,发人联想 。就此诗而论,诗人巧妙地抓住王昌龄从前隐居的旧地,深情地赞叹隐者王昌龄的清高品格和隐逸生活的高尚情趣 , 诚挚地表示讽劝和期望仕者王昌龄归来的意向 。因而在构思和表现上,“唯论意表”的特点更为突出,终篇都赞此劝彼 , 意在言外,而一片深情又都借景物表达,使王昌龄隐居处的无情景物都充满对王昌龄的深情 , 愿王昌龄归来 。但手法又只是平实描叙,不拟人化 。所以 , 其动人在写情,其悦人在传神 , 艺术风格确实近王维、孟浩然一派 。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 。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
茅亭宿花影 , 药院滋苔纹 。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
1.测:一作“极” 。
2.隐处:隐居的地方 。唯:只有 。
3.犹:还,仍然 。
4.宿:比喻夜静花影如眠 。
5.药院:种芍药的庭院 。滋:生长着 。
6.余:我 。谢时:辞去世俗之累 。
7.鸾鹤:古常指仙人的禽鸟 。群:与……为伍 。
常建和王昌龄是公元727年(唐玄宗开元十五年)同科进士及第的宦友和好友 。但在出仕后的经历和归宿却不大相同 。此诗即作于常建辞官归隐途经王昌龄入仕前的居所,即今安徽省含山县石门山时 。常建夜宿故人旧时隐居之处,触景生情,遂作此篇 。
常建(708-765),唐代诗人,字号不详,有说是邢台人或说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长仕宦不得意 , 来往山水名胜,过着一个很长时期的漫游生活 。后移家隐居鄂渚 。天宝中,曾任盱眙尉 。
文章插图
4、杜耒《寒夜》原文、赏析、作者表达什么思想情感?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
杜耒(?—1227),字子野,号小山,南城(今江西抚州南城)人 。南宋宁宗嘉定年间为淮东安抚制置使许国幕僚,理宗宝庆三年(1227)死于战乱 。与戴复古有诗歌唱和,《全宋诗》录其诗十六首又十三句 。《寒夜》写对故人寒夜造访的喜悦之情 。
前两句写主客在室内谈心的情况 。首句写客人深夜造访 , 主人以茶代酒来招待他 。可见两人是情趣相投的老朋友,因为不是情趣相投的老朋友不会寒夜来访,主人也不会以茶代酒来招待客人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 , 关系越密切,才会越不拘小节,越随便而自然 。次句写两人坐在火炉边谈话,此时炭火初红,而茶水已沸 。显然品茶活动即将开始,而朋友间的谈话也将长时间地延伸下去 。寒夜最需要的是温暖,而炉火、热茶、朋友间的倾心交谈 , 都能给双方温暖如春的感觉 。“竹炉”指有竹编外壳的炉子 。“汤”指热水或开水 。
后两句借窗外景物议论 。窗前明月同平常一样,但是有了“疏影横斜”的梅花的倩影点缀 , 窗前月色便迥然不同 。梅花具有不少优秀的品格,如清雅、贞洁等,最突出的便是不畏寒冷 。在百花凋零的寒冬,尚有数枝梅花在窗外绽放 , 当然能让人赏心悦目 。这两句议论实际上包含着对客人的赞美,言下之意是说寒舍同平常一样 , 今晚因为有老朋友的到来,顿使篷壁生辉 , 因为老朋友像梅花一样高洁 。
白居易写过一首《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 , 能饮一杯无?”也写寒夜招待客人,并且深受读者欢迎 。两相比较,有诸多不同 , 白为五绝,杜为七绝;白待客以酒,杜待客以茶;白只写室内,杜兼写室外的明月与梅花 。诗歌写出自己独特的地方,方有长久的生命力 。
文章插图
5、王勃《寒夜思友三首》古诗原文意思赏析古诗《寒夜思友三首》
年代:唐
作者: 王勃
久别侵怀抱,他乡变容色 。月下调鸣琴,相思此何极 。云间征思断 , 月下归愁切 。鸿雁西南飞,如何故人别 。朝朝翠山下,夜夜苍江曲 。复此遥相思 , 清尊湛芳绿 。
《寒夜思友三首》的译文
【其一】久别的思念侵扰我的心胸,久客他乡使我脸色变得憔悴不堪 。只有在月色之下弹琴相慰,这样的相思之情怎样才能到尽头?
【其二】白云隔断远游的我的思念,月光下归家的愁绪越发急切 。鸿雁也往西南方向飞去了,我为什么却与朋友轻易离别?
【其三】每个早晨站在翠山之下,每个夜晚来到青江之滨,我吟唱着思乡的曲子 。我一再来到这里思念远方的亲人 , 盼望着一起喝酒,陶醉在花香绿树里 。
作品赏析
一首诗,写诗人因思念友人而苦苦煎熬 , 心情焦虑神情憔悴,以弹琴寄托思绪,也难以排遣痛苦 。“久别侵怀抱”,从字源学上理解,“侵”字表示一个人手持扫帚之类的物,慢慢突入门户,所以有渐进之义 。这句诗是说,长久的离别所产生的孤独、乡愁,慢慢地侵入了诗人的怀抱之中,即占据了他的身心 , 弥漫了他的精神,让他在这种愁思中难以自拔 。这也就是写此诗的缘起 。因为久别之思慢慢侵入、充溢情怀,所以就有了第二句:“他乡变容色 。”容是容貌 , 色是神色,乡愁之苦,让诗人在他人改变了容貌与神色(脸色),可谓是一至于斯 。排解愁思的办法之一 , 是在月夜(这也是乡愁最深切之时)整理琴弦,歌之咏之 。“月下调鸣琴”的“调”,就是整理的意思,整理的目的是弹奏 。“相思此何极?”意思是:只是这相思之苦,又岂是一曲古相思可以排遣?这首诗几乎就是直抒胸臆之作 , 这既是初唐盛唐之际的唐诗风格,更是王勃的特殊风格,或者说 , 是由他开创的一种诗风 。
第二首诗,写诗人远游他乡,又与友人离别,其愁绪又多几层 。开头写诗人看到了大雁向西南方向飞去 。这是整首诗的起因 , 也就是说,诗人本来“好好的”,只因为看到候鸟大雁向西南方向飞(无论它们是返回故乡还是离开故乡,对古人而言 , 它们都是自由的,是方便的),所以就猛然兴起了“乡愁” 。因此,第一句“云间征思断”中的“云间” , 指的就是“天空中的大雁” , 它们朝西南方向的飞翔,突然地阻断了旅人的脚步与平常的情思 。这个“征”字,“彳”表示道路 , “止”是脚趾的象形,表示脚,以及走,而“一”表示走的方向——“正”就是表示“止”正确地朝着“一”走去 。所以这个“征”字 , 就表示远行 , 同时还可与迁客、边卒相联系 。远行的旅人突然被南飞的大雁所惊动,也许此刻便是在晚上,也许是在那天晚上,诗人在月下就起了回家的念头 。这里“征”与“归”两个字可相对来理解 。“切”的意思是“急切” 。诗人问自己:大雁往它们自己的家乡飞回去了,我又为什么和故乡的亲人和老朋友们这么轻易地就告别了 , 而走上了这条孤独的远游之路呢?这首诗,因雁而起兴 。一叶落而叹天下秋,叹生命的匆匆流逝;一雁过而感慨于孤独的远征,思念起家乡故乡与故人 。
第三首诗 , 主要写诗人日夜思念着家乡和亲友 。此诗开头以诗人的行动表现其思绪,白天和夜里,山下和水边,都割不断对家乡亲友的思念 。接着描写对亲友相聚共欢的盼望 , 想象着美妙的景色以及与亲友共醉的情景,这更衬托出此时此刻相思的孤独和寂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