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寒衣节的风俗 寒衣节的风俗
寒衣节的风俗,中国有许多的传统节日,寒衣节就是其中的一种,很多地区在寒衣节这一天都会开展一些祭祀活动 , 寒衣节据说起源于周代,也被称我国的鬼节之一 。下面就来看看寒衣节的风俗有哪些 。
寒衣节的风俗1
寒衣节是一个祭祀节日,在每年的十月初一,人们会在这一天给亡人送寒衣 。山西部分地区的人们送寒衣会在五色纸中间夹棉花为亡者做棉衣、棉被,北京地区则会用寒衣纸剪衣服或者是包纸钱并烧给亡人 。
寒衣节是主要在我国北方地区流行的节日,它又可以称为冥阴节、十月朝、祭祖节,在每年的农历十月初一,是一个祭祀节日 。
在寒衣节这个节日中 , 不同的地区的风俗都有些区别 。比如在山西部分地区,人们会在这一天购买一些五色纸并在它们其中夹一些棉花为亡者做成棉衣、棉被焚烧,这就叫送寒衣 。
而在北京同样也有送寒衣的习俗,他们会在寒衣节之前购买好寒衣纸,再把这些有不同颜色、图案的寒衣纸煎成衣服的形状,或者是直接用它来包纸钱并烧给亡人 。
事实上,在我国的北方,一旦到了农历十月一之后,天气就会一天比一天寒冷,为此,人们不仅要为亡人送寒衣过冬 , 就是生者也要进行一些象征过冬的传统活动 。妇女们要在这一天将做好的棉衣拿出来,让儿女、丈夫换季 。如果此时天气仍然暖和,不适宜穿棉,也要督促儿女、丈夫试穿一下,图个吉利 。男人们则习惯在这一天整理火炉、烟筒 。安装完毕后,还要试着生一下火,以保证天寒时顺利取暖 。在祭祀的时候,除了食物、香烛、纸钱等一般供物外,还有一种不可缺少的供物 , 那就是冥衣 。在祭祀的时候 , 人们会将冥衣焚化给祖先,叫作“送寒衣” 。
寒衣节的风俗2
古往今来,“死者为大”一直为国人所敬重,因此便有了许多祭祖扫墓的习俗 。哪怕在现代化的今天,国家依然确立了几个雷打不动的祭祖节日,比如清明、中元 。除了这两个节日,许多地方在过年的时候也有上年坟的习俗 。如今霜降已过,转眼间农历九月便过去了大半即将来到农历十月一日,今天就给大家介绍关于十月一日这一天的节日,作为四大鬼节之一的“寒衣节”,你听说过吗?
“寒衣节”据说起源于周代,在这一天,古人特别注重祭奠先祖,有“送寒衣”的说法,关于“寒衣节”和春季的“清明节”、秋季的“中元节”以及“下元节”又被称之为中国的“四大鬼节” 。
节日的诞生自然有一番说法,据说有很多典故,整理一番 , 主要有以下几个;
一、先秦迎冬礼仪
根据古书记载,天子在农历十月立冬之日,需要率领三公九卿前去北郊举行迎冬礼,在礼仪完毕之后要奖赏为国捐躯的功臣 。一般来说,抚恤金什么的该捐的都捐得差不多了,如果在这么一个特殊的节日里还捐钱的话着实有点太过敷衍 。
于是乎便有了送寒衣的说法,寓意通过送衣服表达朝廷不会忘记恩情,也希望功臣之后能够感到温暖,但是传着传着本来送给活人的衣服硬生生的到现在成了烧给死人的衣服,其中弯弯曲曲不足道哉 。
二、孟姜女送寒衣
这个典故想必家喻户晓 , 咱们这里就简略介绍一下 , 秦朝有江南孟、姜两家 , 江家有女取名孟姜女 , 而其夫则为范杞良 。结果在新婚之夜丈夫被抓去北疆修长城 。
这一分别就是阴阳两隔 。孟姜女找到长城处得知丈夫已死,硬生生将长城八百里长城给哭倒了,这么想来也挺厉害的 。至于事后怎样不必多说 , 总之孟姜女寻夫送寒衣这个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于是乎送寒衣的习俗也从此流传了下来 。
三、朱元璋“授衣”
农历十月,基本上全国粮食已经收获完毕 , 在古代也是如此 。当时有天子穿冬衣的仪式,以此昭告民众冬天已至 。据史料记载,在明初,朱元璋南京称帝之后为了表示自己登基顺应天时,于是在十月一这一天举行“授衣”典礼,将收获的赤豆、糯米煮成热粥赏赐给群臣 。
于是在南京地区还有着这样一个说法“十月朝,穿棉袄,吃豆羹,御寒冷” 。除了这些官方的仪式之外,在这一天人们对于家里还在外地求学的游子也会寄一些衣服过去,表示自己的牵挂和关怀 , 人情之暖亦在其中 。
除了这些典故故事之外,也不排除商人促销的.嫌疑,就像每逢祭祖时节要给逝去的人烧纸钱一样,记得小时候在上坟的时候看见很多人不仅烧纸钱、烧衣服,还有烧冰箱、烧轿车的做法,只有你想不到没有这些商人做不到,在古代也是如此,小轿、纸人假奴婢 , 只要你肯花钱就应有尽有 。
在“寒衣节”这一天,不仅仅是祭祖这是提醒生者要注意防寒保暖,“霜降”刚刚过去,温度越来越低 , 在寒衣节之后一个多星期便接近立冬 , 北方地区可能会迎来一波快速的降温过程,哪怕是南方也需要多添些衣物 , 毕竟在季节转换的时候最容易感冒发烧,一旦不小心染上了感冒 , 那滋味谁试谁知道 。
如果家里有小孩儿的朋友更要注意,孩子免疫力弱,时逢换季切莫不当真 , 一定要多给孩子穿些衣服 。
寒衣节的风俗3
各地寒衣节传统习俗有哪些
北京
“十月一,送寒衣”这句老话最早就来源于老北京,大概在明朝的时候,老百姓们就有送寒衣的习俗了,每年天气逐渐变冷的时候,人们都会穿上保暖的衣服 , 而这个时候也应该为死去的亲人们送去寒衣了 。因此,每年的十月初一,人们都会用纸糊制成寒衣,在寒衣包袱上写上名字和地址,为死去的亲人焚烧 。
南京
南京的人们在十月初一这一天,将各种颜色的纸糊成衣服、鞋帽等,并且装在一个红色的纸袋里,写上死去的亲人的名字和身份,晚上把红色的纸袋供上祭奠一番,然后再焚烧,以此来表示对亲人的记挂,保佑亲人 。有的人们还会用收获的粮食做一些羹来让亲人们尝新 。
洛阳
在洛阳有一句古话:“十月一 , 油唧唧”,这句话是说,在每年的农历十月初一这一天,人们会炸一些食物 , 包饺子,用这些食品来供奉祖先,由于这些食物比较肥腻 , 因此会弄得“油唧唧” 。在洛阳,部分地区的人们不去坟头烧寒衣,而是在家门口或者十字路口的地方烧寒衣 。在十月初一这天的傍晚 , 在天快黑的时候 , 人们会抓一把土,在家门口撒成一个圆圈状,然后焚烧寒衣来祭奠祖先 。一些热心的人们还会到十字路口,为没有后人的死者焚烧送去寒衣 。
各地寒衣节传统习俗有哪些
山东
每年的农历十月初一,也是山东人为死去的亲人上坟的日子 , 他们会将自己秋收的物品为死去的亲人供上,向祖先报告一年的丰收成果 。除了这些之外 , 他们也会用彩纸剪成衣服 , 为祖先焚烧,表示“十月一,上坟烧寒衣”的意思,为死去的亲人送去过冬的衣服 。在山东的淄川地区 , 他们除了上坟祭祖之外,在傍晚还会到野外的路口,为那些没有后人的死者添送寒衣 。
山西
在晋南地区 , 人们习惯用五色纸做成衣服,然后在纸里加上棉花,意思是说为去世的亲人做一些棉衣、棉被 , 也好让他们度过这个寒冷的冬天 。而在晋北地区,人们讲究用五色纸做成衣、帽、鞋、被等各种御寒物品,有的人们还会用纸做一套房屋,有门有窗,为死者焚烧,非常精致美观 。
文章插图
2、各地寒衣节的风俗农历十月初一是寒衣节,有些地方称为“十月朝”,那么关于各地寒衣节的风俗,你知道多少?各地寒衣节的风俗不尽相同,下面我为您介绍 。
各地寒衣节的风俗
农历十月一日为“寒衣节” 。寒衣节,时在“立冬”节气 。人们为防御寒冷,加衣穿袄,也想到了九泉之下的祖先 , 故有烧纸,烧纸衣服的祭祀活动 。
相传 , 孟姜女不辞千里艰辛,到秦始皇修筑长城的地方,为丈夫万喜良送寒衣 。可是寻遍了长城工地 , 未见自己的丈夫,就地放声痛哭 。这哭声充满了冤恨之情,震动了长城内外,其中有一段城墙倒塌下来,才使她见到了丈夫尸骨 。恰恰这天正是十月初一 。以后每年于这天,人们都面向长城 , 为死难的亲人烧纸钱,烧纸糊的衣服,表示悼念 , 名曰“送寒衣” 。时间长了,相沿成俗,每年十月一日也就成为祭先祖、焚纸衣的一个节日 。
各地寒衣节的风俗不一样,下面我为您介绍:
山东
农历十月初一日,是人们上坟祭祖的传统日子,多供以秋季丰收之物,意在报告祖先全面收成完毕 。这天上坟除了烧纸以外 , 还用彩纸剪做衣帽,焚于墓前,有“十月一 , 上坟烧寒衣”之说,意为祖先捎去过冬衣服 。
桓台居民多是用“煎馅食”祭祖 。淄川除了上坟祭祖以外,还于傍晚到野外路口 , 为没有后人的死者祭祀,添“御寒衣” 。鲁西南一带,寒衣节上除了准备寒衣外 , 还要以亡者生前喜爱的戏曲或神话故事为题材制作纸扎供逝者娱乐 。
广东
惠州传统的 “十月朝”实为祭牛日 。惠州民间历来都很重视“十月朝”祭牛活动 。惠州人认为,牛为人类辛勤劳动了一年,在这天要慰劳慰劳牛 。惠州民间历来重视十月朝祭牛活动,从前在近郊,人们往往准备大量的逆糍,备三牲祭牛神 。
牛在这天歇耕,人们将所做的逆糍用菜叶包好,塞进牛口中让其品尝 。还有些地方将逆糍挂在牛角,“披红挂彩”,其用意如老人庆寿穿袍 。惠州城中的居民在十月朝当天,会以逆糍供奉先祖,然后全家分食,或分赠邻居 。
北京
过去北京有句谚语叫“十月一 , 送寒衣” 。这种风俗早在明代就有了 。刘侗的《帝京景物略》中写的很详细,所谓“识其姓字辈行,如寄书然”等等 。意思是天气冷了,一家都穿新衣了,也应该给死去的亲人寄点寒衣去 。
每年到十月初一,人们总是预先糊好“寒衣包”、“金银包袱”,在包袱外面写上地址,某某人收,然后再焚化了 。十月初,送了寒衣之后,据说在清代,还要颁发历书,各处书局刻印出售 。旧时的北京,大小胡同中,常看到有人背一个布包 , 手中拿一叠子历书,一边走一边叫卖:“卖皇历,卖皇历 。”这也算是旧京的一景吧 。
河南
洛阳有话云:“十月一 , 油唧唧 。”意思是说,十月初一这天,人们要烹炸食品,剁肉、包饺子,准备供奉祖先的食品 。
新安县另有讲究:新出嫁的媳妇逢十月初一,得为夫家新故的老人添土;到家庙祭祖者,还得奏起鼓乐 。
山西
晋南地区送寒衣时,讲究在五色纸里夹裹一些棉花 。晋北地区是将五色纸分别做成衣、帽、鞋、被种种式样 。甚至还要制作一套纸房舍,瓦柱分明,门窗俱备 。
是日,人们把各色彩纸糊成的冥衣,装在一红纸袋里,上写亡者的身份和姓名 。初一当晚,把纸袋供在堂上祭奠一番,然后拿到门外焚化,以示对亡人的记挂 , 祈求赐福保佑,并把刚收获的赤豆、糯米做成热羹尝新 。
陕西
在西安郊区民间,“寒衣”、“冥钞”诸物一般由逝者的女儿备办,于节前或当日送至家中 。到时候由逝者的儿孙上坟焚祭 。
一般地,是在逝者坟前焚烧一些纸糊的服装鞋帽或五色纸,象征布帛之类为逝者御寒 , 另外还要焚烧些冥币纸钞,用意是救济那些无人祭奠的绝户孤魂 。如果坟墓在外地不能亲往祭奠,则一般在十字路口举行这种仪式 。
江苏
在寒衣节这天 , 南京人把各色彩纸糊成的冥衣,装在一红纸袋里,上写亡者的身份和姓名 。初一当晚,把纸袋供在堂上祭奠一番,然后拿到门外焚化,以示对亡人的记挂 , 祈求赐福保佑,并把刚收获的赤豆、糯米做成热羹尝新 。
文章插图
3、寒衣节的风俗是什么?01
人们会在寒衣节这一天祭扫烧献,纪念仙逝亲人,谓之送寒衣 。不同的地区的风俗都有些区别,如广西南宁,除了送寒衣,很多人还会在十月初十修理祖坟,举行冬祭 。
寒衣节的风俗
寒衣节 , 又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秋祭”,是中国传统的祭祀节日 , 人们会在这一天祭扫烧献,纪念仙逝亲人,谓之送寒衣 。农历十月一是进入寒冬后的第一天 , 古时有授衣、祭祀、开炉等习俗,提醒人们注意寒冬要来了 。这一天,妇女们要拿出棉衣 , 送给在远方戍边、服徭役的亲人,在为亲人送去寒衣的同时,逐渐发展为祖先、亡人也一并送去过冬寒衣 。
在寒衣节这个节日中 , 不同的地区的风俗都有些区别 。
1、广西
广西南宁,多在十月初十修理祖坟,举行冬祭 。此时天气渐冷,人们制纸衣焚化于坟前,叫送寒衣 , 以表示关怀追缅先祖之情 。
2、山西
山西部分地区一般要到坟地进行,雁北地区和晋中遥等地,傍晚妇女要在门外放声大哭 。临县旧日传有一首诗:“粘纸成衣费剪裁,晨烧去化灰埃 。御寒泉台能否用?但闻悲声顺耳来!”既写出了送寒衣的情景,其传说提出了疑问 。吕粱地区民间家家用彩纸剪衣到坟上焚化 , 称“送寒衣” 。民间送寒衣时,还讲究傍晚到十字路口焚烧一些五色纸,象征布帛类,意为救济些无人祭祀的绝户摹嚷,以免送给亲人的寒衣等物被他们抢去 。山两讲究服斩衰的儿女,孝满三年 , 十月初一换常服 。迁坟合葬也习惯在十月一进行 。十月初一,民间妇女忌出行,多数人这天会吃荞面、莜面 。
3、河南
在豫西一带 , 当日晚饭后,人们端上托盘,或提个竹篮,放上用五色纸做成的“衣服”和“阴钞”及一碗饺子,来到自家大门外或大路边致祭 。先用草木灰撒五个圈,以代表祖宗五代;一边另撒一个,代表那些“孤魂野鬼” 。灰圈要留口,面向坟墓方向 , 然后口念祭语并烧掉“衣物”和“阴钞”,把饺子连汤泼洒到纸灰上 。如果没有墓地或亲人在外地的,则在十字路口处画圈烧纸钱、纸衣 , 为先人送衣、送钱 。许多地方还在门口路边放置灯盏,为鬼魂照明,俗称“放路灯” , 郑州人称“放散灯” 。随着大多迷信活动的废止,大部分地区只是在“十月一儿”烧纸送衣来寄托对亲人的哀思 。
4、北京
民初,北京人大多沿袭旧俗 , 在十月初一以前就要到南纸店去买寒衣纸,它是用冥衣铺糊烧活的彩色蜡花纸 , 裁成布匹形状的长条,一般是一张纸破三条或四条 。粉红色的印上白色图案;白色的则印上青莲色的图案;黄色的则印上红色图案(一般均为牡丹、菊花、蝴蝶的连续图案) 。也有用素色纸的 。总之,只是象征性的东西 。有的把这些寒衣纸剪成衣裤状 , 有的不剪,直接装在包有纸钱、冥钞的包裹里焚化 。还有的更为讲究的富人,则是请冥衣铺的裱糊匠糊一些皮袄、皮裤等高级冬装 。不论用什么样的寒衣,都要以纸钱、纸锭为主 , 一并装在包裹内,供罢焚化 。
5、山东
每年的农历十月初一,也是山东人为逝去的亲人上坟的日子 , 他们会将自己秋收的物品为死去的亲人供上,向祖先报告一年的丰收成果 。除了这些之外,他们也会用彩纸剪成衣服,为祖先焚烧 , 表示“十月一 , 上坟烧寒衣”的意思 。鲁西南一带,寒衣节上除了准备寒衣外,还以亡者生前喜爱的戏曲或神话故事为题材制作纸扎供阴间娱乐 。
6、江苏
受中原影响江苏地区也有送寒衣习俗 , 要将各种冥衣装一红纸袋里 , 上面写明亡者的身份及姓名,初一当晚,把纸袋供在堂上祭奠一番,而后拿到门外焚化 , 同时将刚收获的赤豆、糯米等做成美食让祖先尝新 。其实,这一系列的祭祀活动都是缅怀祖先,祈求保佑家族兴旺、子孙平安的表现 。
7、其它地区
中国一些地方在十月一日 , 不仅要为亡人送寒衣过冬 , 就是生者也要进行一些象征过冬的传统活动 。妇女们要在这一天将做好的棉衣拿出来,让儿女、丈夫换季 。如果此时天气仍然暖和,不适宜穿棉,也要督促儿女、丈夫试穿一下,图个吉利 。男人们则习惯在这一天整理火炉、烟筒 。安装完毕后,还要试着生一下火 , 以保证天寒时顺利取暖 。
文章插图
4、寒衣节的风俗有哪些寒衣节的风俗是祭祖、烧寒衣等 。
寒衣节又称十月朝、祭祖节等,是中国传统节日,时间为每年农历十月初一,相传起源于周代,其与清明节、上巳节、中元节并称为一年之中的四大鬼节 , 一般在上午进行,供品张罗好后,家人打发小孩到街上买一些五色纸及冥币、香箔备用,五色纸乃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薄薄的,有的中间还夹有棉花 。
晌午吃过饭 , 主妇把锅台收拾干净 , 叫齐一家人,这就可以上坟烧寒衣了 , 农历十月初一,也是冬天的第一天,此后天气渐渐寒冷,人们怕在冥间的祖先灵魂缺衣少穿,因此,祭祀时除了食物、香烛、纸钱等一般供物外,还有一种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 , 在祭祀时,人们把冥衣焚化给祖先,叫作送寒衣 。
寒衣节的传说
十月朔,秦岁首,送寒衣,秦人过年的节日食品是黍臛,《荆楚岁时记》记载:十月朔日,黍臛 , 俗谓之秦岁首,阴历十月初一,谓之十月朝,秦朝虽然早亡 , 但秦岁首之习,不仅在汉初沿用 , 而且在汉行《太初历》之后,仍有影响 。
宋人蒲积中编《古今岁时杂咏》卷38载诗人沈遘的《初冬近饮酒作》,其中咏道:吾民久已作秦民,迄今十月犹遗俗,从中可以看到秦文化至宋代,仍有遗存,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新收时祭奠祖宗的习俗,以示孝敬,不忘本 , 古人们也在农历十月初一用黍矐祭祀祖先,农历十月初一祭祀祖先,有家祭、也有墓祭,寒衣节流行于北方 , 南方鲜有耳闻 。
文章插图
5、寒衣节有什么习俗?寒衣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一般都是在每年农历十月初一 。根据百度百科词条的解释,寒衣节又被称为“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民众称为鬼头日,是我国传统的祭祀节日,相传起源于周代 。寒衣节流行于北方,不少北方人会在这一天祭扫,纪念仙逝亲人,谓之送寒衣 。北方将寒衣节与每年春季的清明节、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合称为中国的三大“鬼节” 。与此同时 , 这一天也标志着严冬的到来 , 所以也是为父母爱人等所关心的人送御寒衣物的日子 。
那么,寒衣节是怎么来的?
据《礼记·月令》记载,农历十月是立冬的月份 。也就在这一天,天子率三公九卿到北郊举行迎冬礼,礼毕返回,要奖赏为国捐躯者,并抚恤他们的妻子儿女 。那么,对于已经死去的人,应该怎么受赏呢?大案很简单,那就是为他们“送寒衣”,就这样,上行下效 , 遂相沿成习 。
那么 , 寒衣节都有哪些传统习俗?
事实上,在我国的北方 , 一旦到了农历十月一之后,天气就会一天比一天寒冷,为此,人们不仅要为亡人送寒衣过冬,就是生者也要进行一些象征过冬的传统活动 。妇女们要在这一天将做好的棉衣拿出来,让儿女、丈夫换季 。如果此时天气仍然暖和,不适宜穿棉,也要督促儿女、丈夫试穿一下,图个吉利 。男人们则习惯在这一天整理火炉、烟筒 。安装完毕后,还要试着生一下火,以保证天寒时顺利取暖 。在祭祀的时候,除了食物、香烛、纸钱等一般供物外,还有一种不可缺少的供物,那就是冥衣 。在祭祀的时候,人们会将冥衣焚化给祖先,叫作“送寒衣” 。
总而言之,以上就是寒衣节的起源和习俗 。
十月一日,为送寒衣节 。这一天,特别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谓之送寒衣 。与春季的清明节,秋季的中元节,并称为一年之中的三大“鬼节” 。为免先人们在阴曹地府挨冷受冻,这一天,人们要焚烧五色纸,为其送去御寒的衣物,并连带着给孤魂野鬼送温暖 。十月一,烧寒衣,寄托着今人对故人的怀念,承载着生者对逝者的悲悯 。同时,这一天也标志着严冬的到来,所以也是父母爱人等为所关心的人送御寒衣物的日子 。过寒衣节,必不可少的东西有三样:饺子、五色纸、香箔是也 。洛阳话有云:“十月一,油唧唧”,意思是说,十月初一这天,人们要烹炸食品,剁肉、包饺子,准备供奉祖先的食品 。
寒衣节,每年农历十月初一,又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民众称为鬼头日 , 是我国传统的祭祀节日,相传起源于周代 。寒衣节流行于北方,不少北方人会在这一天祭扫,纪念仙逝亲人,谓之送寒衣 。北方将寒衣节与每年春季的清明节、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合称为中国的三大"鬼节" 。同时,这一天也标志着严冬的到来,所以也是为父母爱人等所关心的人送御寒衣物的日子 。
寒衣节是一个祭祀的节日,在每年的十月初一,人们会给去世的人送寒衣 。山西部分地区送寒衣会在五色纸中夹棉花为亡者做棉衣棉被,北方地区用寒衣纸剪衣服或者包纸钱烧给去世的人 。
【寒衣节的风俗有哪些,寒衣节的风俗】寒衣节起源于周朝,它的实质是表达对祖先的怀念,感恩 。在极速上主要表现为授衣、祭祀、和开炉 。现在的寒衣节大批市民在街头有为祖先烧纸钱的习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