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乐天书原文、作者,寻常不省曾如此应是江州司马书的意思

1、寻常不省曾如此应是江州司马书的意思中国古代诗坛,元稹与白居易之间的深挚友情,鲜有人能与之匹敌 。数十年间,不论身处顺境,抑或逆境险境 , 元白二人之间的交往真挚无间,惺惺相惜,心心相印 , 可谓“所合在方寸,心源无异端”(白居易《赠元稹》) 。“远信入门先有泪,妻惊女哭问何如 。寻常不省曾如此,应是江州司马书 。”这首《得乐天书》 , 便是元白二人交好情切的见证 。
据周相录考证,此诗当作于元和十二年(817年)五月以后,时元稹在通州司马任上 。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元稹因得罪权贵被贬通州(州治在今四川达县),不久,好友白居易也被贬江州司马 。当年正月,诗人刚奉诏回京,本来与好友同在长安,正可以相互唱和切蹉 , 共赴国事,没想到刚见面就马上要分别 。三月,元稹被贬出京,不久,白居易也贬谪远地 。感情深挚的好友 , 又要天各一方,其中的痛楚与思念,该向何人说?
一、二句描绘诗人接到好友来信时紧张欣喜的场面 。“远信入门” , 说明两人相隔之遥远,试想想,关山重重水迢迢,这封书信得来是多么不易?!“先有泪”三字,生动的描绘出诗人惊喜万分的情状 。“妻惊女哭问何如”句,展现妻女对于诗人“先有泪”的反应 。信未展开 , 而诗人涕泗泪流,这种奇怪的现象不免令妻女惊愕不解,故纷纷上前盘问原委 。连平日里最了解诗人的妻女不晓 , 自然读者也无法知晓 。在此,诗人有意为我们埋下一个小小的伏笔 。
终于,谜底在妻女的猜测中揭开了:“寻常不省曾如此,应是江州司马书 。”至此,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诗人最好的朋友白居易从江州来信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是因为白居易是诗人最好的朋友,他们二人相交甚欢 , 相知甚深,平日里唱和无数 。尤其是当两人同遭贬谪时 , 来自远方朋友的鼓励安慰比任何的济世良药都管用啊 。
宋尤袤《全唐诗话》云:“乐天在洛,太和中,稹拜左丞相,自越过洛,以二诗别乐天云:‘君应怪我留连久,我欲与君辞别难 。白头徒侣渐稀少,明日恐君无此欢 。’又云:‘自识君来三度别 , 这回白尽老髭须 。恋君不去君须会 , 知得后回相见无?’未几,死于鄂 。乐天哭之曰:‘始以诗交,终以诗诀,弦笔相绝,其今日乎!’”由此可见,元白二人,真不愧是患难之交 , 生死之交!

得乐天书原文、作者,寻常不省曾如此应是江州司马书的意思

文章插图
2、得乐天书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远信入门先有泪 , 妻惊女哭问何如 。
寻常不省曾如此,应是江州司马书 。
作者元稹【唐】 。
白居易比元稹大七岁,两人同届登科,一起在任职,又同年被贬,相似的经历和文学素养,使他们成为莫逆之交,后人将他俩并称“元白” 。
这首诗是写在元稹被贬后,听闻白居易被贬了各种焦急担心,这天收到白居易的信 , 百感交集 , 看到信就哭了 , 把妻子女儿弄得惊恐万分 , 以为出大事了 。家人一寻思 , 看来来信的是白居易 。
全诗通篇白描,于牵挂不着一墨,但字字透着对远方知己老友的牵挂,笔力可见一斑 。
希望对你有帮助!如果有,请采纳!
得乐天书原文、作者,寻常不省曾如此应是江州司马书的意思

文章插图
3、元稹《得乐天书》原文及翻译赏析 得乐天书原文:远信入门先有泪,妻惊女哭问何如 。寻常不省曾如此,应是江州司马书 。
得乐天书翻译及注释翻译 远来的信使刚进门,我就流下眼泪 。妻子吃惊女儿哭,探询:这是什么原因?她们猜想:「平常不曾有过这样的事情,应该是江州司马白乐天寄来了书信 。」
【得乐天书原文、作者,寻常不省曾如此应是江州司马书的意思】注释 1乐天:指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与元稹同为中唐著名诗人,两人有相似的人生经历,而且在政治上、文学上也有相似的主张 。他们自结交之日起两人便结下了终身的友情,后人将他们合称「元白」 。2远信:远方的书信、消息 。元稹《哭女樊四十韵》:「解怪还家晚,长将远信呈 。」3何如:如何,怎么样 。用于询问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子木问于赵孟曰:『范武子之德何如?』」4寻常:平常 , 平时 。唐杜甫《江南逢李龟年》诗:「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不?。▁ǐng):谓未见过 。杜甫《见王监兵马使说近山有白黑二鹰》诗之二:「黑鹰不省人间有,度海疑从北极来 。」5江州司马:即白居易 。白居易曾被贬为江州司马 , 其诗《琵琶引》云:「就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得乐天书赏析这是一首构思奇特的小诗 。题目是《得乐天书》,按说 , 内容当然离不开信中所言及读信所感 。但诗里所描绘的 , 却不是这些,而是接信时一家人凄凄惶惶的场面 。诗的第一句「远信入门先有泪」,是说,诗人接了乐天的江州来信,读完后泪流满面 。第二句笔锋一转,从妻女的反应上着笔:「妻惊女哭问何如 。」诗人手持远信,流着泪走回内室,引起了妻儿们的惊疑:接到了谁的来信,引起他如此伤心?这封信究竟带来了什么噩耗?妻女由于困惑,发而为「惊」、为「哭」、为「问」 。可她们问来问去,并没有问出个究竟 。因为,诗人这时已经伤心得不能说话了 。于是,她们只好窃窃私语,猜测起来:自从来到通州,从没见什么事使他如此激动,也从未见谁的一封来信会引得他如此伤心 。够得上他如此关心的人只有一个──白乐天 。这封信,八成是江州司马白乐天寄来的了 。
小诗向来以直接抒情见长,几句话很难写出什么情节、场面 。元稹这首小诗,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写出了场面、情节,却不直接抒情 。他在四行诗里 , 画出了「妻惊女哭」的场景 , 描绘了「问何如」的人物对话,刻画出了「寻常不省曾如此」的心理活动,而诗人万端感慨,却只凝铸在「先有泪」三字中 , 此外再不多说 。全诗以素描塑造形象 , 从形象中见深情,句句是常语,却句句是奇语 。刘熙载《艺概》说:「常语易,奇语难,此诗之初关也;奇语易,常语难,此诗之重关也 。香山用常得奇,此境良非易到 。」其实 , 用常得奇者,岂止白香山为然,香山的好友元微之,早就越过这道「重关」了 。
得乐天书创作背景这首诗当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816年),其时元稹与白居易分别在通州与江州任所 。元稹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三月贬谪通州(州治在今四川达县) 。当年八月,他的挚友白居易也从长安贬谪江州(今江西九江) 。相同的命运把两颗心连得更紧,通州与江州之间,常有书信来往 , 赠送衣物 , 互相关切 。元稹的谪居生涯是很凄苦的 。他于闰六月到达通州后,就害了一场疟疾,差一点病死 。瘴乡独处,意绪消沉,千里之外,唯有好朋友白居易与他互通音信 。他后来写的长诗《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的序言中 , 追述了通州期间与白居易的唱酬来往 。序文最后说:「通之人莫可与言诗者,唯妻淑在旁知状 。」所谓「知状」,指知道他与白氏诗信往返 , 互相关切的情状 。元稹每得白居易信函,总是激动不已 。这首《得乐天书》就是其中一次收到白居易的信函时有感而作的一首诗 。诗词作品: 得乐天书诗词作者:【 唐代 】 元稹诗词归类: 【抒情】
得乐天书原文、作者,寻常不省曾如此应是江州司马书的意思

文章插图
4、得乐天书的作者简介元?。?79—831),唐代诗人 。字微之,河南(治今河南洛阳)人 。早年家贫 。唐德宗贞元九年(793年)举明经科,贞元十九年(803年)举书判拔萃科,曾任监察御史 。因得罪宦官及守旧官僚,遭到贬斥 。后转而依附宦官 , 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最后以暴疾卒于武昌军节度使任所 。与白居易友善,常相唱和,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 。后期之作,伤于浮艳 , 故有“元轻白俗”之讥 。有《元氏长庆集》 。
得乐天书原文、作者,寻常不省曾如此应是江州司马书的意思

文章插图
5、得乐天书作者怎么样用拼音读作者:元稹zhěn
远信入门先有泪,妻惊女哭问何如 。
寻常不省曾如此,应是江州司马书 。
《得乐天书》是唐代诗人元稹zhěn(779—831)的一首七律小诗
拼音:zhěn
1. (草木)丛生 。
2. 古通“缜”,细密:“~理而坚 。”
拼音已经标注
如果满意,望采纳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