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泥鳅百科 泥鳅百科

黄金泥鳅百科 泥鳅百科

泥鳅,属鳅科 。泥鳅被称为“水中之参”,在中国南方各地均有分布北方不常见但也分布各地 。泥鳅广泛分布于亚洲沿岸的中国、日本、朝鲜、俄罗斯及印度等地,可食用、入药 。

目录1.生活习性
2.形态特征
3.分布范围
4.养殖技术
5.营养价值
【黄金泥鳅百科 泥鳅百科】生活习性泥鳅喜欢栖息于静水的底层,常出没于湖泊、池塘、沟渠和水田底部富有植物碎屑的淤泥表层,对环境适应力强 。生活水温10-30℃,最适水温为25-27℃,故应属温水鱼类 。当水温升高至30℃时,泥鳅即潜入泥中度夏 。冬季水温下降到5℃以下时,即钻入泥中20-30cm深处越冬 。
泥鳅不仅能用鳃和皮肤呼吸,还具有特殊的肠呼吸功能;当天气闷热或池底淤泥、腐植质等物质腐烂,引起严重缺氧时 , 泥鳅也能跃出水面,或垂直上升到水面,用口直接吞入空气,而由肠壁辅助呼吸,当它转头缓缓下潜时,废气则由肛门排出 。每逢此时,整个水体中的泥鳅都上升至水面吸气,此起彼伏,故西欧人对它有气候鱼之称 。冬季寒冷,水体干涸 , 泥鳅便钻入泥土中,依靠少量水分使皮肤不致干燥,并全靠肠呼吸维持生命 。待翌年水涨,又出外活动 。

形态特征泥鳅体较小而细长,前端呈亚圆筒形!腹部圆,后端侧扁 。体高与体长之比为 1.7:8 。
泥鳅头部较尖,吻部向前突出,倾斜角度大,吻长小于眼后头长 。口小 , 亚下位,呈马蹄形 。唇软,有细皱纹和小突起 。眼?。?覆盖皮膜,上侧位视觉不发达 。鳃裂止于胸鳍基部 。
泥鳅的体表黏液丰富 。体背及体侧2/3以上部位呈灰黑色,布有黑色斑点 , 体侧下半部灰白色或浅黄色 。栖息在不同环境中的泥鳅体色略有不同 。
泥鳅背鳍无硬刺 , 不分支鳍条为3根,分支鳍条为8根,共11根 。背鳍与腹鳍相对,但起点在腹鳍之前,约在前鳃盖骨的后缘和尾鳍基部的中点 。胸鳍距腹鳍较远,腹鳍短小 , 起点位于背鳍基部中后方,腹鳍不达臀鳍 。尾鳍呈圆形 。胸鳍、腹鳍和臀鳍为灰白色,尾鳍和背鳍具有黑色小斑点,尾鳍基部上方有显著的黑色斑点 。

分布范围在中国除青藏高原除西藏林芝地区外,全国各地河川、沟渠、水田、池塘、湖泊及水库等天然淡水水域中均有分布,尤其在长江和珠江流域中下游分布极广,在中国的西部(由东往西流向,全国就只有两条这样的河流)的伊犁河里的种群也在不断的扩大,该条河流与哈萨克斯坦名湖巴尔喀什湖相同 。在赣江的支流袁河流域,江西萍乡等地,泥鳅的人工养殖随着市场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养殖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全国也都大体呈现这种趋势 。泥鳅群体数量大,是一种小型淡水经济鱼类 。
养殖技术1,鳅种放养
每亩投放规格整齐、体表光滑、无病无畸形、300尾/公斤的泥鳅苗种280~300公斤,放养前用3%~4%的食盐水,在水温10~15℃时,浸泡消毒15~25分钟 。

2,水质管理
池水水色以黄绿色为宜,透明度20~25厘米,酸碱度为中性或弱酸性,溶解氧2毫克/升以上,并适时用田螺、微生物制剂改良水体 。
3,饲料投喂
要求配合饲料蛋白质含量在30%左右,粒径2.3毫米以内,水温15℃时,投喂量为在池泥鳅总体重的2%,水温20~28℃时,投喂量为在池泥鳅总体重的3%~4% 。每天投喂3次,投喂饲料时遵循四定投喂原则 。
4,日常管理
每天早、中、晚3次巡塘检查,观察水质变化以及泥鳅的摄食、活动情况,并做好防逃工作 。
5,疾病预防
每公斤饲料添加抗生素2克、三黄粉5克、维生素C 2克,拌匀投喂,每月1次,每次连喂5天,并定期使用微生物制剂改良水质 。预防泥鳅气泡病时,做好对池中各种气体饱和度的检测,保证饲料供应充足,减少泥鳅吞食气泡的机会 。若泥鳅已经发生了气泡病,可用5毫克/升的食盐水全池泼洒,并排出一部分老水,添加新水 。另外,每立方米水体用0.7克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2)溶水全池泼洒防治车轮虫病和舌杯虫病 。
营养价值营养价值
泥鳅个体虽小 , 但其分布甚广,任何水域中都有,一年四季均可捕捞 。其生命力强 , 资源丰富,还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小水产品 。泥鳅肉质细嫩鲜美,每百克可食部分的蛋白质含量高达18.4-22.6克,比一般鱼类高;还含有脂肪2.8-2.9克,热量100-117千卡,钙51-459毫克,磷154-243毫克,铁2.7-3.0毫克 , 以及维生素B1、B2和烟酸 。
营养分析
泥鳅所含脂肪成分较低,胆固醇更少,属高蛋白低脂肪食品,且含一种类似廿碳戊烯酸的不饱和脂肪酸 , 有利于人体抗血管衰老,故有益于老年人及心血管病人 。泥鳅和豆腐同烹 , 具有很好的进补和食疗功用;应用于消渴:泥鳅、鲜荷叶共煮汤食 。
药性功效
泥鳅性平,味甘,具有暖脾胃、袪湿、疗痔、壮阳、止虚汗、补中益气、强精补血之功效,是治疗急慢性肝病、阳痿、痔疮等症的辅助佳品 。此外,泥鳅皮肤中分泌的黏液即所谓泥鳅滑液,有较好的抗菌、消炎作用,可治小便不通、热淋便血、痈肿、中耳炎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