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习俗,立冬习俗

1、立冬习俗立冬习俗有:祭祀、补冬、吃饺子、草根汤、羊肉汤、酿黄酒、“扫疥”、舂“交冬糍”、吃生葱等 。立冬于每年公历11月7-8日之间交节,代表冬季开始,是我国民间非常重视的节气之一 。立冬是享受丰收、休养生息的时节,通过冬季休养 , 期待来年生活兴旺如意 。
立冬习俗
立冬意味着生气开始闭蓄 , 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的状态 。立冬后的气候也由秋季少雨干燥向阴雨寒冻的冬季气候渐变 。
立冬后的日照时间会缩短,正午太阳高度降低 。由于地表贮存的热量还有一定能量,因此初冬时期一般不是很冷 。随着时间推移 , 冷空气活动逐渐频繁,气温下降趋势加快 。

立冬习俗,立冬习俗

文章插图
2、立冬的节气习俗是什么?立冬的节气习俗如下:
1、喝羊肉汤
在山东滕州,立冬时节,有喝羊肉汤的习俗 。在寒冷的天气,喝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汤,绝对是一种享受 。而且,羊肉中还含有大量的脂肪和蛋白质以及丰富的热量,御寒效果极佳 。
2、立冬游泳
现在有些地方庆祝立冬的方式现在也有了创新 , 在黑龙江哈尔滨、河南商丘、江西宜春、湖北武汉等地立冬之日,冬泳爱好者们就曾用冬泳这种方式迎接冬天的到来 。
3、南方热补
在我国南方,立冬人们爱吃些鸡鸭鱼肉 , 在台湾立冬这一天,街头的“羊肉炉”、“姜母鸭”等冬令进补餐厅高朋满座 。许多家庭还会炖麻油鸡、四物鸡来补充能量 。
4、北方饺子
在我国北方,特别是北京、天津的人们爱吃饺子 。饺子是来源于“交子之时”的说法 。农历大年三十是旧年和新年之交,立冬则是秋冬季节之交,故“交子”之时的饺子不能不吃 。
说起立冬吃饺子 , 相传东汉名医张仲景告老还乡时,在路上见许多百姓由于天冷耳朵都冻坏了,于是在黄河边支了口大锅,把羊肉、辣椒和驱寒的药材放进去熬,然后捞出来切碎,包在像耳朵一样的面皮里再下锅煮,那个形状和耳朵一样,包着这些馅料的就是饺子 。所以立冬吃饺子老人们也称“安耳朵”,更有“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说法 。
5、烧香
满族有烧香的习俗 。立冬,秋粮一入库,这个季节便是满族八旗和汉军八旗人家烧香祭祖的活跃季节 。汉八旗的祭祀称“烧旗香跳虎神”,满八旗称“烧荤香” 。“烧荤香”5―7天,在操办祭祖烧香的头三天,全家人一连十天吃斋,不吃荤腥 。
立冬习俗,立冬习俗

文章插图
3、立冬节气有哪些风俗习惯?立冬是“四立”之一的一个重要节气 , 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比较重要的节气,立冬是代表丰收、休养生息的时节 。在古时候立冬不仅是一个季节,也是被当做重要的节日来庆祝,有些地区还会举行一些盛大的祭祀活动,以求来年风调雨顺、吉祥如意 。
古时候 , 我国民间将立冬节气分为三个五天,因此定出节气三候 , 即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
其大致意思是:第一候代表气水已经能结成冰;第二候土地也开始冻结;第三候雉入大水为蜃中的雉,指类似于野鸡一类的鸟,蜃为大蛤 。立冬以后鸟就少见了 , 而海边却还能看到外壳与大鸟毛色相似的大蛤 。
01
在北方地区
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立冬都有吃饺子的规矩,因为北方寒冷,冬天就会冻耳朵,而水饺外形酷似耳朵,大家认为冬天吃热腾腾的饺子,就可以不冻耳朵了 。北方的饺馅料很丰富,常见的有猪肉大葱、猪肉白菜、素三鲜、韭菜鸡蛋等等,再搭配一碟蒜泥,味道是一绝 。
02
在南方地区
南方人多喜欢吃一些滋阴补阳的食物 , 以及热量较高的食物,如鸡肉、鸭肉、鱼肉等等,主要是做成汤类食物 , 煲汤时还喜欢加一点中药,以增加汤的滋补功效 。南方地区还流行吃边打炉 , 也就是火锅,热乎乎的一锅甚是美味 。
03
在广东地区
在我国广东省的潮汕地区,通常立冬时节要吃甘蔗,因为民间有谚语称“立冬食蔗齿不痛”,意思是说立冬后甘蔗成熟的比较好,吃了不会导致上火 , 而且还能保护牙齿,以及起到滋补身体的作用 。
04
在闽中地区
在我国安徽境内的闽中地区,立冬俗称交冬 , 是指秋冬之交的意思,。这个时节家家户户都喜欢熬草根汤喝,属于我国流传下来比较古老的民俗之一 。
当地人称之为补冬 , 材料主要有山白芷根、山苍子根、地稔根等,煮汤时可加入猪蹄、鸡肉、鸭肉等食材一起熬制,味道鲜美 , 营养丰富 。
立冬节气的习俗有祭祀、补冬、吃饺子、酿黄酒、扫疥等 。
1、祭祀  
立冬在古代社会是“四时八节”之一,是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在中国部分地区有祭祖、饮宴、卜岁等习俗 , 以时令佳品向祖灵祭祀,以尽为人子孙的义务和责任,祈求上天赐给来岁的丰年 。
2、补冬  
立冬 , 闽中俗称“交冬”,意为秋冬之交 。立冬“补冬”,家家户户要熬制草根汤,将山白芷根、盐肤木根、山苍子根、地稔根等剁成片 , 下锅熬煮出浓浓的草根汤后,捞去根块,再加入鸡、鸭、兔肉或猪蹄、猪肚等熬制 。草根品种众多 , 配方也多种多样 , 但都躲不开补肾、健胃、强腰膝的功能 。  
3、吃饺子  
在中国北方地区 , 有立冬节气吃饺子的习俗 , 在立冬这天改善一下生活,好吃不过饺子 。在北方,立冬的规矩是吃饺子 , 因为水饺外形似耳朵,人们认为吃了它,冬天耳朵就不受冻 。此外,饺子谐音“交子” , 意指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 。
4、酿黄酒  
立冬之日开始酿黄酒,是绍兴传统的酿酒风俗 。冬季水体清冽、气温低,可有效抑制杂菌繁育 , 又能使酒在低温长时间发酵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风味,是酿酒发酵最适合的季节 。因此绍兴人把从立冬开始到第二年立春这段最适合做黄酒的时间称为“冬酿”,祈求福祉 。  
5、扫疥
过去立冬 , 河南、江苏、浙江一带民间还有用各种香草、菊花、金银花煎汤沐浴的活动,称为“扫疥”,以求治愈疾病,保证身体健康过冬 。
立冬习俗,立冬习俗

文章插图
4、立冬有哪些习俗?一、迎冬
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古代社会中是个重要的节日 。过去是个农耕社会 , 劳动了一年 , 利用立冬这一天要休息,顺便犒赏一家人的辛苦 。谚语“立冬补冬,补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 。
二、贺冬
【立冬习俗,立冬习俗】贺冬亦称“拜冬”,在汉代即有此俗 。民国以来,贺冬的传统风俗 , 似有简化的趋势 。但有些活动,逐渐固定化、程式化、更有普遍性 。如办冬学、拜师活动,都在冬季举行 。
有些地方庆祝立冬的方式也有了创新 , 在黑龙江哈尔滨、河南商丘、江西宜春、湖北武汉等地立冬之日,冬泳爱好者们就曾用冬泳这种方式迎接冬天的到来 。冬泳无论在北方还是南方,是冬季人们喜爱的一种锻炼身体的方法 。
三、吃饺子
立冬则有吃水饺的风俗 。立冬时,包饺子,味道既同大白菜有异 , 还要蘸醋加烂蒜吃,才算别有一番滋味 。
四、养生
冬季的西北地区天气寒冷,进补宜大温大热之品,如牛、羊、狗肉等;而长江以南地区虽已入冬,但气温较西北地区要温和的多 , 进补应以清补甘温之味 , 如鸡、鸭、鱼类;地处高原山区,雨量较少且气候偏燥的地带,则应以甘润生津之品的果蔬、冰糖为宜 。
立冬习俗,立冬习俗

文章插图
5、立冬的习俗是什么?贺冬:
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立”是建立、开始的意思 。作为“四立”之一的重要节气,立冬是我国民间非常重视的季节节点之一 。“秋收冬藏”,也是享受丰收、休养生息的季节 , 通过冬季的休养 , 期待来年的兴旺吉祥 。立冬不仅是冬季的第一个季节,在我国的很多地方也被当做重要的节日来庆祝 。立冬,在古代社会是“四时八节”之一,人们一般都要举行祭祀活动 。立冬是十月的大节,在中国民间有祭祖、饮宴、卜岁等习俗,以时令佳品向祖灵祭祀,以尽为人子孙的义务和责任 , 祈求上天赐给来岁的丰年,农民自己亦获得饮酒与休息的酬劳 。
补冬:
立冬后,就意味着今年的冬季正式来临 。草木凋零,蛰虫休眠,万物活动趋向休止 。人类虽没有冬眠之说,但民间却有立冬补冬的习俗 。谚语“立冬补冬,补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 。立冬意味着进入寒冷的季节,人们倾向进食可以驱寒的食物 。在南方 , 人们会吃些滋阴补阳 , 热量较高的食物,如鸡鸭鱼肉等,有的还会和中药一起煮来增加药补的功效 。立冬,闽中俗称“交冬”,意为秋冬之交 。立冬“补冬”,家家户户要熬制草根汤,将山白芷根、盐肤木根、山苍子根、地稔根等剁成片,下锅熬煮出浓浓的草根汤后,捞去根块,再加入鸡、鸭、兔肉或猪蹄、猪肚等熬制 。草根品种众多 , 配方也多种多样 , 但都躲不开补肾、健胃、强腰膝的功能 。在福建的潮汕地区,立冬要吃甘蔗、炒香饭 。甘蔗能成为“补冬”的食物之一,是因为民间素来有“立冬食蔗齿不痛”的说法,意思是“立冬”的甘蔗已经成熟,吃了不上火,这个时候“食蔗”既可以保护牙齿 , 还可以起到滋补的功效 。
立冬在北方则有吃水饺的风俗 。在北方,立冬的规矩是吃饺子,因为水饺外形似耳朵,人们认为吃了它 , 冬天耳朵就不受冻 。立冬时,包饺子 , 味道既同大白菜有异 , 还要蘸醋加烂蒜吃 , 才算别有一番滋味 。立冬为什么吃饺子?因我国以农立国,很重视二十四节气,“节”者,草木新的生长点也 。秋收冬藏,这一天,改善一下生活,就选择了“好吃不过饺子”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