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节的由来是什么,植树节的来历
1、植树节的来历每年的3月12日是我国的植树节,其实这天是孙中山先生逝世的纪念日 。确定这一天为植树节 , 一是从植树的季节考虑;二是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一生提倡植树造林的功绩 。
在孙中山先生的倡议下,我国曾于1915年7月30日首次规定,每年清明为植树节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后 , 决定将孙中山的逝世日“3月12日”定为植树节 , 以纪念他提倡植树造林的功绩 。
植树造林不仅可以绿化和美化家园 , 同时还可以起到扩大山林资源、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农田、调节气候、促进经济发展等作用,是一项利于当代、造福子孙的宏伟工程 。
为了保护林业资源,美化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根据本国实际情况设立了植树节 。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并积极投身植树造林活动,我们人类生存的环境将会得到不断的改善 。
植树节,即中国的“全国义务植树日” , 是中国每年的3月12日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旨在倡导人们关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同时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增强绿色环保理念 。
植树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79年 。当时,中国政府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植树造林活动,以应对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 。为了鼓励个人和社会团体积极参与,政府设立了“全国义务植树日” , 并规定在每年的3月12日统一组织植树活动 。
这一举措得到了广泛的响应和支持 。自此以后,每年的植树节都成为了全国上下共同关注的盛大节日,各地的人们纷纷走出家门,行动起来,为环保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植树节已经成为中国一项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环保意义的节日 。
在过去数十年间,中国人民通过植树节这一节日,不断开展各种形式的植树造林活动 。在城市,人们通过绿化社区、种植花草树木等方式,美化城市环境,改善居住条件;在乡村,人们则着力于植树造林,打造良好的耕地和森林资源,推进生态农业发展 。这些努力不仅使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 也为后代留下了一片清新、宜居的环境 。
总之,植树节作为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节日,已经深深地扎根于中国人民的心中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要继续坚持环保和生态建设 , 共同推动可持续发展 , 让我们的地球变得更加美好 。

文章插图
2、植树节的由来是什么?“植树节”的由来:
3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日 。孙中山先生生前十分重视林业建设 。他任临时大总统的中华民国南京政府成立不久 , 就在1912年5月设立了农林部,下设山林司,主管全国林业行政事务 。
植树节的意义:
植树造林可为人类提供氧气 , 净化空气,美化环境,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道路两旁栽树可以降低噪音 , 多种多样的树型、花果和翠绿的枝叶可以美化环境,为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提供理想化环境 。
几百年前,南斯拉夫就制定了一项法律 , 规定每对新婚夫妇,必须先种植油橄榄树70株 。日本鹿儿岛等一些地区也有新婚夫妇要植树的规定,树旁立碑写明姓名和婚期 , 植后50年方能砍伐,届时植树夫妇可举行结婚50周年庆祝活动 。
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法令条文规定,第一次结婚要种树2棵,离婚的要种5棵;第二次结婚必须种树3棵 , 否则不予登记 。
添车种树,在日本有一项特殊的规定,凡是私人增添一辆汽车,必须植一棵树 。这是因为 , 每辆汽车每年要排出大量有毒的碳氢化合物,还要发出噪音 , 而树木则是天然的"消毒员"和"除音器",所以必须种树 。

文章插图
3、植树节的由来是什么?【植树节的由来是什么,植树节的来历】中国古代在清明节时节就有插柳植树的传统,历史上最早在路旁植树是由一位叫韦孝宽的人于1400多年前从陕西首创的 。韦孝宽(公元508—580年)是西魏、北周时期的一位名将,京兆杜陵(今西安市东南)人 。
而近代植树节则最早由美国的内布拉斯加州发起 。19世纪以前 , 内布拉斯加州是一片荒芜的平原,树木稀少 , 黄沙漫天,人民深受其苦 。1872年 , 美国著名农学家朱利叶斯·斯特林·莫尔顿提议在内布拉斯加州规定植树节 , 动员人民有计划地植树造林 。

文章插图
4、我国植树节的由来是什么?植树节是一些国家以法律规定宣传保护树木,并动员群众参加以植树造林为活动内容的节日 。按时间长短可分为植树日,植树周或植树月,总称国际植树节 。通过这种活动,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热情 。时间为每年3月12日 。
拓展资料
节日起源
中国古代在清明节时节就有插柳植树的传统,中国历史上最早在路旁植树是由一位叫韦孝宽的人于1400多年前从陕西首创的 。韦孝宽(公元508-580年)是西魏、北周时期的一位名将,京兆杜陵(今西安市东南)人 。据《资治通鉴》所载,西魏废帝二年(公元552年) , 韦孝宽因军功被授予雍州刺史 。自古以来,官道上每隔一华里便在路边设置一个土台,作为标记,用以计算道路的里程,也就是现在的里程碑 。
中山先生生前十分重视林业建设 。他任临时大总统的中华民国南京政府成立不久 , 就在1912年5月设立了农林部,下设山林司,主管全国林业行政事务 。1914年11月颁布了我国近代史上第一部《森林法》,1915年7月,政府又规定将每年“清明”定为植树节 。
植树节是一些国家以法律规定宣传保护树木,并动员群众参加以植树造林为活动内容的节日 。按时间长短可分为植树日,植树周或植树月,总称国际植树节 。通过这种活动,激发人们爱林 , 造林的热情 。时间为每年3月12日 。
文章插图
5、植树节的由来“植树节”的由来:
3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日 。孙中山先生生前十分重视林业建设 。他任临时大总统的中华民国南京政府成立不久,就在1912年5月设立了农林部 , 下设山林司 , 主管全国林业行政事务 。
植树节的意义:
植树造林可为人类提供氧气,净化空气,美化环境,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道路两旁栽树可以降低噪音 , 多种多样的树型、花果和翠绿的枝叶可以美化环境,为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提供理想化环境 。
几百年前,南斯拉夫就制定了一项法律,规定每对新婚夫妇 , 必须先种植油橄榄树70株 。日本鹿儿岛等一些地区也有新婚夫妇要植树的规定,树旁立碑写明姓名和婚期,植后50年方能砍伐,届时植树夫妇可举行结婚50周年庆祝活动 。
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法令条文规定,第一次结婚要种树2棵,离婚的要种5棵;第二次结婚必须种树3棵,否则不予登记 。
添车种树,在日本有一项特殊的规定,凡是私人增添一辆汽车,必须植一棵树 。这是因为 , 每辆汽车每年要排出大量有毒的碳氢化合物,还要发出噪音,而树木则是天然的"消毒员"和"除音器",所以必须种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