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的意思:匡衡就凿穿墙壁引来邻居家的烛光,把书映照着光来读 。该句出自选自《西京杂记》中《匡衡勤学》一文 , 《西京杂记》是汉朝历史笔记小说集,其中的“西京”指的是西汉的首都长安 。该书既有汉朝的历史也有的许多遗闻轶事 。
《匡衡勤学》原文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 , 邻居有烛而不逮 。衡乃穿壁引其光 , 以书映光而读之 。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 , 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
衡能说《诗》,时人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 。”鼎 , 衡小名也 。时人畏服之如是 。闻者皆解颐欢笑 。衡邑人有言《诗》者,衡从之与语,质疑 。邑人挫服 , 倒屣而去 。衡追之,曰:“先生留听,更理前论!”邑人曰:“穷矣!”遂去不返 。
《匡衡勤学》翻译匡衡字稚圭 , 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 。邻居家有蜡烛,光线却照不到他家,匡衡就凿穿墙壁引来邻居家的烛光,把书映照着光来读 。同乡有个大户叫做文不识,家中富裕 , 有很多书 。于是匡衡就到他家去做他的佣人却不求得到报酬 。主人对匡衡的举动感到奇怪,问他,他说:“我希望能够读遍主人家的书 。”文不识感到惊叹,就把书借给他 。最终(匡衡)成为了大学问家 。
匡衡能够讲解《诗经》 , 人们为他编写了一首歌谣说:“没有人会讲解《诗经》 , 请匡鼎来 。匡鼎来讲授《诗经》,能使人们开怀大笑 。”“鼎”是匡衡的小名 。当时的人们竟如此敬佩他 , 听他讲解《诗经》的人都开颜欢笑 。街上有个人讲解《诗经》,匡衡前去听讲,与这个人讨论《诗经》中的疑难问题,这个人辩论不过,对他十分佩服 , 倒穿着鞋子跑了 。匡衡追上去说:“先生请留步,听听我和你讨论刚才的问题 。”那个人说:“我讲不出什么来了 。”于是就跑了,不再返回 。
《匡衡勤学》注释1、不逮:指烛光照不到;逮:到,及 。
2、穿壁:在墙上打洞;穿:凿 。
3、以:用 。、映:映照 。
4、邑人:同县的人 。
5、大姓:大户人家 。致:给 。
6、文不识:人名,姓文名不识 。
7、与:即“与之”,给他 。
8、佣作:做工辛勤劳作 。
9、偿:报酬 。
10、怪:以……为怪;对……感到奇怪 。
11、愿:希望 。
12、得:得到 。
13、资给:资助给 。
14、偿:报酬 。
【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的意思】15、书:读书 。
16、遂:于是,就 。
17、大学:大学问家 。
18、如是:如此 。
19、匡衡:西汉经学家 。
20、文不识:人名 。
21、乃:于是 。
22、与:给 。
23、愿:希望 。
24、得:允许 。
25、遍:尽 。
26、资:借 。
27、以:把 。
28、解颐:开颜而笑 。
《匡衡勤学》赏析外因(环境和条件)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匡衡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 , 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和坚强毅力 , 终于一举成名 。这就说明内因才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和第一位的原因,外因只是影响事物变化的条件,它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
作者介绍刘歆(约公元前50年-公元23年),字子骏,后改名刘秀 。西汉宗室、大臣、经学家,楚元王刘交五世孙,经学家刘向的儿子 。
汉成帝时,刘歆以通《诗》《书》,能属文而被召为黄门郎 。河平元年(前28),奉命与父刘向领校秘书,讲六艺传记,举凡诸子、诗赋、数术、方技无所不究 。后为中垒校尉 。汉哀帝初,大司马王莽荐为侍中太中大夫,迁骑都尉,奉车光禄大夫,又领校《五经》,完成父亲未竞事业,总群书而类别为《七略》 。
建平元年(公元前6年)建议立《周礼》《左传》《毛诗》《古文尚书》等古文经于学官 。遭今文学博士反对,因移书太常博士责之,语甚激切 。由此触犯执政大臣,出为河内太守 。后历任五原、涿郡太守、安定属国都尉 。
汉平帝时,王莽执政,征入为右曹太中大夫,迁中垒校尉、羲和、京兆尹,封红休侯 。使治明堂、辟雍,典儒林史卜之官,考定律历 。又与甄丰、王舜等称颂王莽功德,议立安汉、宰衡之号 。王莽代汉 , 拜刘歆为国师 , 封嘉新公 。后谋诛王莽 , 事泄自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