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修书只为墙的典故 千里修书只为墙的历史故事

千里修书只为墙的典故 千里修书只为墙的历史故事

1、千里修书只为墙的典故:这句诗句是出自六尺巷的传说 。清康熙年间,张英担任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 。他老家桐城的官邸与吴家为邻,两家院落之间有条巷子 , 供双方出入使用 。后来吴家要建新房,想占这条路,张家人不同意 。双方争执不下,将官司打到当地县衙 。县官考虑到两家人都是名门望族,不敢轻易了断 。这时 , 张家人一气之下写封加急信送给张英,要求他出面解决 。张英看了信后,认为应该谦让邻里,他在给家里的回信中写了四句话: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阅罢,明白其中含义,主动让出三尺空地 。吴家见状,深受感动,也主动让出三尺房基地,“六尺巷”由此得名 。
【千里修书只为墙的典故 千里修书只为墙的历史故事】
2、在故事中,人们都在称颂张英大学士的高尚品格,“懿德流芳”是给他的最高褒奖 。后人们不管是出于纪念还是旅游的目的 , 将这个古老的故事镌刻在屏风上 。
包容忍让,平等待人,作为一种美德,从古流传 。心胸开阔 , 恭谦礼让的人为世人敬仰 。在建立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这种谦和礼让的传统就更需要发扬光大 。“六尺巷”典故,已远远超出其本意,成为彰显中华民族和睦谦让美德的见证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