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光集团董事长赵伟国曾说:“在半导体领域 , 每年投入低于100亿美元 , 根本进不了第一梯队 。 ”半导体公司“烧钱”速度可见一斑 。 而以“掌握核心科技”为座右铭的格力必然会持续投入资金 , 支持产品的更新迭代 。
2、打包收购成本高
【电影|3年赚了120亿,董明珠造芯片“赌”赢了!人民日报的告诫是对的】因为芯片从研发、设计、生产、封装、测试 , 到最终产品应用会涉及众多供应商 , 每一个供应商都有自己的技术壁垒 , 甚至供应链的每个环节的公司都有自主的研发基地 。 因此 , 如果一家企业想要在短期内获得完整产业链 , 那么一般行业的通行做法就是打包收购 。 这时 , 中国资本巨头们能做的只有发动“钞能力” 。
比如在去年年底 , 智路资本以14.6亿美元的价格 , 收购了台湾日月光集团在威海、苏州、上海、昆山的4家工厂100%的股权 。 不过 , 重金收购芯片相关产业对智路资本来说已经不是第一次 。
2016年6月 , 智路资本与建广资产共同出资收购了国际功率芯片巨头——恩智浦半导体 , 在此基础上成立了Nexperia公司 , 即安世半导体 。 2020年3月 , 智路资本以29美元/股的价格收购了韩国半导体企业美格纳 , 总价共14亿美元 。 9月 , 智路资本又收购了全球知名的集成电路封测公司——新加坡联合科技 。
对比智路资本 , 格力投资500亿元布局芯片产业 , 真的算不上多 。
三、结语其实 , 在布局芯片产业这条路上 , 格力有意无意地在跟随着智路资本的脚步 。 从2017年成立至今 , 智路资本在半导体、智能电子领域已经豪掷千亿资金 , 并在全球拥有十几家芯片生产基地 , 几十个研发中心 , 如今的智路资本已发展成为了每年利润几十亿 , 员工3万人的大型集团 , 并打通了芯片的完整产业链 。 而格力想做的 , 也是要打造自己的芯片产业集群 。
2017年 , 小米发布了首款自主研发芯片——澎湃S1 , 到2021年更新迭代到澎湃P1 , 雷军与董明珠的第二场“10亿赌局”其实早已开始 。 不过无论结局如何 , 都如《人民日报》所言 , 这是中国制造业崛起的胜利 , 没有谁输谁赢 。
相关经验推荐
- 电影|深度剖析:人类是如何沦为手机的奴隶
- 女孩|我只赚了几百元!女孩买电脑怀疑被坑,实体店老板称自己也要赚钱
- 安卓|XR设备出货3年翻10倍破亿台!苹果Meta和索尼或成最大推手
- 摄影|3款12GB内存手机,最高跑分85万,最低仅2000元,再用3年也没问题
- OPPO|知名大V都被圈粉,OPPO A96颜值有多出众?理查德电影元素只是其一
- 电影|你觉得未来有没有哪个设备可以替代电脑?
- 小米科技|米6至今毫无卡顿,用了2年多快3年了,我不准备把米6给老妈用
- 电影|周末追剧全靠它?希影智能投影仪P8深度体验
- 小米科技|红米NOTE4用了3年了,就是现在内存不太够了,好多APP不常用删了
- 支付宝|2K价位段联发科天机8000新机配置曝光 或是realme GT Neo3年后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