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荣耀|听说智能驾驶现在很火?来看一下这篇行业报告吧!( 二 )



由于软件的边际成本几乎为零 , 所以诸如智能操作系统、自动驾驶、辅助驾驶等软件及订阅功能有望成为智能汽车产业的主要利润来源 。
拿华为HI版的极狐阿尔法S智能汽车为例 , 两款企业的平均售价40.94万元 , 4款基础车型的平均预售价28.69万元 , 价差为12.25万元 , 其中便包含华为ADS、鸿蒙OS智能座舱、智能电动及网联、云服务等 。
据兴业证券保守估计 , 在未来5年后 , 华为智能汽车服务带来的增值定价平均价格为5+万元/台 。

二、智能汽车的五大市场:智能驾驶、智能网联、智能车云、智能座舱、智能电动
前瞻产研数据 , 2017年我国智能网联汽车渗透率仅为2% , 处于较低水平 , 而新车型智能网联渗透率加速提升 , 2018年新车型渗透率达到31.1% , 相较2016年增长了近5倍 。
根据《中国车联网白皮书》数据 , 预计到2025年 , 中国智能汽车市场规模将接近万亿元 , 2020-2025年6年产业复合增速达36.85% 。

具体来看 , 智能汽车中有五个关键系统 , 智能驾驶、智能网联、智能车云、智能座舱、智能电动 , 其中智能车云是贯穿其他各个系统的关键 , 而基于这些系统 , 智能汽车衍生出来各种硬件和软件设备 。
在硬件端 , 以智能驾驶中的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混合感知系统为主要发展趋势 , 以智能网联中的C-V2X为新一代关键技术 , 并以智能座舱和智能电动中的芯片和电池、电机、电控为主要看点;
而在软件端 , 以操作系统和算法为核心 。

在这里 , 我想说到车联网市场的万亿市场规模 , 国内企业广泛布局 , 每个环节都涌现了一批代表性企业 , 且不断有新厂商加入 。
芯片模组方面:大唐、华为、移远、芯讯通等国内厂商已对外提供基于LTE-V2X的芯片模组 。 5G-V2X方面 , 高新兴预计其芯片模组将于2020年底至2021年初落地 , 或成为首批量产厂商 。
在终端与设备方面:大唐、华为、东软、千方科技、万集科技等均可提供支持LTE-V2X的OBU和RSU通信终端 。 高鸿股份等正在推进5G-V2X终端产品研发 。
在测试验证方面:中国信通院具备完备的无线通信测试验证环境 , 已支持开展C-V2X终端设备的试验 。
在运营与服务方面:中国移动实现基于LTE-V2X的车车网联和车路协同技术试验与应用示范 , 目前正在推进LTE-V2X规模试验与5G-V2X技术试验;中国联通正在积极研发LTE-V2X与5G融合的终端产品 , 并关注5G-V2X技术的落地;中国电信则重点开发了公交优先应用及停车导引应用 。

除此之外 , 第二大市场便是智能电动市场 , 智能电动系统主要由电池、电机、电控三部分构成 , 而“三电”占据新能源汽车总成本超过60% 。
在智能电动市场 , 不同的电池技术路线是值得我们关注的 , 以及电机需求以永磁同步电机、交流异步电机为主 , 电控制系统则需要与AI等技术融合 。

除此之外 , 还有智能座舱、智能车云等市场 , 前者被称为流量入口 , 后者被称为流量“整合池” 。
据智研咨询 , 2019年 , 中国智能座舱行业主要产品市场规模达到441.1亿元 , 随着5G技术发展与智能汽车的兴起 , 预计2025年我国智能座舱市场规模可达1030亿元 , 年复合增长率15.2% 。
其中 , 在智能座舱市场 , 车载信息娱乐和驾驶信息系统占比80% , 但后排液晶显示为2019-2025年市场规模扩张最快的产品 , 年复合增长率达到52.5% 。

智能车云基本被几大互联网龙头占据 , 它们的云计算技术较为成熟 , 包括阿里云、腾讯云、百度云 , 微软云、AWS、谷歌云等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