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亿人的血压在三天内经历了两次大反转( 二 )


这项后来彻底改写了全球心血管病治疗历史的研究 , 在1957年就发现了血压达到160/95mmHg,脑卒中风险就会增加2倍多、冠心病发生风险增加3倍 。
此后围绕这个新的标准,医学界争论了20年,到1977年才在美国确立为高血压诊断标准 。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设定第一个高血压标准时,采纳了这个数值 。这也是人类第一个高血压诊断标准 。
1993年,包括中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采用的140/90mmHg这一标准 。
2017年 , 美国又率先将高血压标准调整到130/80mmHg,但是围绕这一问题的争论也没有停止 。
那么健康的血压到底应该是多少?
如果单纯从研究结果判断,大多数人都“不合格” 。
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宁光院士、内分泌代谢科王卫庆主任等人的研究已经发现,即便是无心血管病风险的人,血压超过110/70mmHg以后,心血管疾病风险也会随着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升高而升高 。收缩压120mmHg以上,相比110mmHg,风险是“跳跃式”的更快的增长 。
2003年美国高血压预防、检测、评估与治疗联合委员会第七次报告中,就首次提出了“高血压前期”的概念,其核心内容指向:高血压对人体的损害,早在其达到诊断标准以前,就悄然开始了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心内科的肖轶、刘珍珍、杨天伦在《由百年高血压诊断标准的变迁引发的思考》中提到,临床已经发现,许多患者在血压高于120/80mmHg而未到140/90mmHg标准时 , 就有眼底动脉和肾功能的早期损害了 。
也就是说,如果单纯从学术和健康的来说 , 现行的高血压“门槛”,无论是美国的还是全球的,都有很大的下降空间 。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会有争论呢?专家们到底在争什么?
标准调整意味着什么?
健康是有成本的,无限地接近健康,就要付出无限的成本 。高血压诊断标准每次下调都引发大争论 , 也与其背后医疗服务成本的激增有直接关系 。
正如我国著名高血压专家、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所长、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王继光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所说 , 高血压的问题不只是学术问题 。
从小处说,一个人一旦确诊为高血压,也就是血压值超过了临界值,拒保的可能性就会更大 。部分医疗保险会对高血压者提高收费标准 。
而从更大的视角看,标准下调后,高血压人群激增,会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 。某种程度上,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更像是一条线 。而这条线画在哪里却不是科学可以决定的 。
“主要是由'大数据'测算总体情况,经由卫生经济学评价后决定的 。”原陕西山阳县卫健局副局长徐毓才告诉虎嗅 。
这也意味着 , 高血压等很多疾病的诊断标准与患病情况、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等密切相关 。
按照《指南》专家预估,直接新增的高血压患者就有2.43亿人 。其中,3990万人左右需要药物治疗 。如果他们都服用的是集采降价后的药品 , 如: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每年的治疗费用60元,则每年新增费用总额也达到23.94亿元 。
在此过程中,不仅有高血压药品滥用的风险,高血压治疗的压力也在增加 。
心脏像一个水泵 , 不停地泵出和吸回血液,在这个过程中,血液也在不停地冲击血管壁 。从专业的角度说,血液在血管中流动 , 冲击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作用力,就是血压 。生活中,我们常说的血压其实是动脉血压 。
一般把心脏泵出血液过程中的最高值,定义为收缩压(SBP),心脏放松时,血管压力减轻的最低值就是舒张压(DBP) , 血压记录的方式就是收缩压/舒张压mmHg或者kPa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