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亿人的血压在三天内经历了两次大反转( 三 )


作为疾病的高血压,需要以非同日测量3次结果为准 。对于很多人来说,一次测量结果即使超过诊断标准也并不一定是高血压 。而且每个人的情况不同,要准确判断是不是病理上的高血压,还是需要到医院去治疗 。
此前,全国只有2.45亿高血压病患时,医院在高血压等慢病的管理上已经承受了很大的压力 , 效果仍然不尽理想 。
“现在医院要求35岁人群,在医院必须量血压,但是还是有很多高血压患者没有纳入管理 。”徐毓才告诉虎嗅 。
《指南》的开篇就提到了这组数据——中国高血压患者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 , 分别是51.6%、45.8%、16.8% 。这组数据出自《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意味着,还有很多不知道自己血压高,至少1亿人还没有接受治疗,控制住血压者更是少之又少 。
《中国心脑血管病报告2016》显示 , 与高血压有关的死亡已经达到200万人 。从这个意义上讲,高血压更像一个“无声的杀手” 。
如果忽然增加更多患者,数据将进一步稀释,更主要的是,其中绝大部分还不需要医疗介入,而是需要改变生活方式 。但他们却可能影响那些高危患者获得救治 。
“还是要先解决最紧迫的问题 。”徐毓才向虎嗅表示 。
前述研究也提到,血压达到一定数值,虽然还没到官方规定的临界点,其实伤害已经开始 。
也就是说,理论上,更早介入是有利无害的,但是需不需要专业人士介入却有待商榷 。
实践中,美国也没有将高血压诊断标准调整到研究者认为理想的档位,而只是将临界值下调了10mmHg 。而且作此调整的基础是当年美国高血压控制的达标率已经达到了57% 。2017年调整标准后,新增3000万患者的基础上,2018年美国医疗“账单”上,同比增加了4600万张处方 。
如果类推到中国,确实有门诊量大爆发的风险 。这样的讨论早在2017年美国调整标准时,就已经进行过多次 。这么多知名专家、中华医学会这样的权威学术机构 , 为什么要坚持在此时调整诊断标准呢?
到底是谁的血压在飙升
尽管艰难,每一次还是会有人发起挑战 , 推动高血压诊断标准的调整,背后也有不得不为之的焦虑感和紧迫感 。反对调整标准者强调标准下调,患者激增带来的医疗资源挤占的风险;支持调整者,则担心不及早干预 , 未来患者更多会加重经济与社会负担 。
其中最焦虑的恐怕就是支付方了 。
从市场的角度看,心血管领域是一门好生意 。
根据医药行业第三方数据平台米内网的统计数据,2021年销售额最高的20款药品中,慢病用药占据绝大多数 , 其中至少4款药与心血管疾病有关 。销售额最高的拜耳的硝苯地平年销售62亿元 。
“标准下调肯定会带来市场的增量,无论是对药品、保险,还是医疗 。”医保研究专家仲崇明告诉虎嗅 。
然而从硬币的另一面看,这也是沉重的负担 。
中国慢病支出在总卫生费用支出中的占比约为70%;美国也把四分之三的医疗费用花在了慢病上 。
高血压是其中非常主要的支出 。据国家卫生部门统计,2013年高血压带来的直接经济负担就有2103亿元 。
而且高血压还与冠心病、脑卒中、肾脏疾病等的发生、发展相关,又造成了更多间接损失和负担 。
更可怕的是,高血压问题年轻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
现代社会节奏快、竞争大、压力大,中青年多为职场人,熬夜加班、饮食不规律、吃的食物很多都是高盐高油,心血管健康早早就亮起了“红灯” 。体检报告中,脂肪肝几乎是标配;刚过30岁已经高血压、脑卒中、心肌梗死装支架的案例也不少见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