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刻机折叠:半导体公司赚的多,跌的更多( 二 )



光刻机折叠:半导体公司赚的多,跌的更多

文章插图


史无前例的大缺芯,促成了史无前例的产业链大扩产 。
车企高管们蹲在晶圆厂门口抢产能;晶圆厂厂长也蹲在设备商门口催设备 。
于是,下饺子一样的晶圆厂扩产浪潮之中,一台2014年售价不到10万美元一台的佳能FPA3000i4光刻机(几乎三十年前的型号,分辨率仅有350nm),被炒到了170万美元,一机难求 。
占据了全球绝大多数先进产能的阿斯麦更是炙手可热 。为了抢夺光刻机产能,从半导体公司高管到各国政要接二连三来到阿斯麦总部所在地——一个名叫Veldhoven的卫星城 。
卫星城中,面对来自络绎不绝拜访的芯片企业高管与各国政要 , 阿斯麦的CEO Peter Wennink只能为难的表示,加紧扩产早就提上了日常表,但自家的DUV光刻机(主要用于成熟制程),依旧只能满足需求的60% 。至于最先进的EUV产能?三星还在排队,等着两年后的机台下线呢 。
至此,深陷产能旋涡的每一个芯片产业链企业,都迎来了一个并不情愿的等待归宿 。
但关于光刻机紧缺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
02 添柴:当芯片成为政治
芯片产业起源于美国,但全球75%的半导体都在亚洲生产 。阿斯麦的光刻机出口自荷兰 , 但光源来自美国,镜头来自德国,真空腔来自英国 。
这些都是半导体产业全球分工的一个缩影 。

光刻机折叠:半导体公司赚的多,跌的更多

文章插图


然而2021年极端的缺芯让大家意识到:无论多高端的芯片,只有能拿到手里才有用;无论全球化多么美好,只有芯片自主,才能保证有芯可用 。
所有逻辑 ,  从Just in Time变成了Just in Case(以防万一) 。
于是,芯片开始和政治挂钩 , 造就了一个奇特的景象:拥有泛林、应用材料、科磊等众多顶级供应商的美国 , 也破天荒的喊出了“独立自主”的口号 。
在美国政府的资本补贴+政治大棒威胁之下,全球主流的半导体公司,尤其是有芯片代工能力的公司——包括英特尔、三星和台积电,都陆续宣布了在美国的晶圆厂建设计划 。
还是熟悉的建厂,还是熟悉的缺光刻机 。
于是,缺芯与政治博弈的双重共振,让阿斯麦交出了史上最漂亮的一份财报:2021年营收186亿欧元,净利润约59亿欧元,同比增长66% 。
之前,半导体的产能紧缺和过剩是行业周期带来的 。举例来说 , 当台积电的工艺从28nm进步到14nm,芯片设计公司开始采用14nm工艺 , 之前建设的28nm产线就成了过剩产能 。而14nm产线新建需要时间,就造成了短缺 。从14nm到7nm,又会重复这种循环 。
但2021年以来的供应链紧张,有很多特殊因素:
【光刻机折叠:半导体公司赚的多,跌的更多】 ·由于地缘政治环境变化,各个经济体都开始强调供应链安全 。比如2019年日本断供了韩国部分半导体材料,直接影响了三星芯片制造的工艺进展 。
·缺货主要集中在汽车芯片,而汽车芯片大多采用成熟制程,所以理论上产能是不缺的 。
·汽车生产商大多奉行零库存理念 , 但疫情期间,新能源车市场爆发,长期缺货又让车企对零库存产生怀疑,开始疯狂备货,造成了产能的挤兑 。
所以,缺芯的元凶并非需求的增加,而是恐慌之下的挤兑 。各国政府对“独立自主”的要求一定程度上又造成了产能的重复建设 。
在一半工厂举行竣工典礼,另一半工厂紧锣密鼓建设的背景中,产能过剩接踵而至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