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科技|留给小米造车的时间“不多了”

小米科技|留给小米造车的时间“不多了”

文章图片



第一代造车势力的故事尚历历在目 , 从品牌成立到第一辆车诞生 , 心酸的剧情一波三折 , 几经挣扎 , 总算才勉强站稳脚跟 。 第二波造车势力便接着亮相 , 无论是科技企业 , 还是传统企业 , 似乎他们在造车方面都坚信一个老旧且励志的逻辑:有付出就会有回报 。
继百度之后 , 造车行动安排得最紧锣密鼓的是小米 。 这几天 , 陆续有媒体报道 , 小米汽车工厂已经开工建设 , 三月份 , 小米拍得了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亦庄新城得一块地 , 而在工厂不远处 , 就是北汽蓝谷的制造基地 。
从雷军高调宣布要进行人生最后一次创业后 , 小米在造车领域的回响就接连不断 , 公开信息不止一次报道过 , 雷军参访过长安、上汽、五菱、长城、一汽等车企 , 也拜访过博世、宁德时代等重要供应商企业 。
投资方面 , 合计投资超50家汽车产业链企业 , 涵盖智能驾驶、车载芯片、动力电池、整车等众多产业链核心技术领域 。 据悉 , 小米汽车预计在2024年上半年实现量产 , 如今 , 距离目标时间还剩两年 , 但这并不是一个十分充裕的数字 。
“米粉”真的还能等两年?
雷军对造车的执念起于特斯拉 。
2013年 , 彼时特斯拉还挣扎在小众圈子里 , 于生死线上徘徊 , 雷军不仅成了特斯拉的首批车主 , 还多次去硅谷拜访过马斯克 。 马斯克是特斯拉最好的吸粉武器 , 他的天马行空、上天入地无一不将科技的彪悍展现得淋漓尽致 。
有趣的是 , 放眼整个造车圈 , 依附于粉丝无疑是行业心照不宣的秘密武器 , 造车势力背后的狂热粉丝在网络条条罗马大道中肆意游走 , 个个显得品牌底气十足 。
俯瞰各大社交平台 , 车主与车主之间的暗战比起粉丝维护秀场爱豆 , 有过之而无不及 。 特首群自认为除了特斯拉 , 其他造车势力都不懂科技;蔚家军在国内自视甚高 , BBA也望尘莫及;鹏友看不上低端比亚迪;而迪粉眼里 , 在座各位都是“PPT垃圾” 。
新能源汽车一度凭借庞大的车主粉丝团将传统车企无情地踩在脚下 。 此前 , 《互联网周刊》&eNet研究院发布过一份新能源汽车榜单 , 蔚来、小鹏的排名超越大多传统车企 。 尽管“粉丝”概念早已被外界疯狂妖魔化 , 这个群体看似与科技气息浓厚的汽车工业格格不入 , 但魔幻的一幕还是发生了 。
比起网红界的疯狂打赏、演艺圈的无脑支持 , 造车圈真金白银 , 为带发电的故事也不在少数 。 以蔚来为例 , 北京“蔚家军”出了名地忠诚 , 一位蔚来车主宣布放弃50万元的租赁合同 , 将自己的广告牌免费给蔚来使用 , 并且承包每晚开灯5小时的电费 。
唯一能压过蔚家军一头的是“特首群” , 2013年 , 由于充电标准与国内标准不符 , 特斯拉的超充建设始终受阻 。 为了支持特斯拉 , 有车主自掏腰包 , 花11万元购买20个充电桩 , 在全国16个城市筛选合适的地点 , 每300公里捐建一个充电桩 , 为特斯拉车主提供免费充电服务 。
时至今日 , 国内外的第一批造车势力 , 追随与抱团已成定局 , 角逐与审视也不时上演 , 粉丝经济更是基操 。 对于才刚刚起步的小米而言 , 这片纷扰不堪的江湖到底意味着什么?
雷军一直是中国互联网领域 , 真性情的典型代表 。 公开信息显示 , 雷军全网粉丝早在2020年8月就已破亿 , 而遍布各大社交网络的米粉则时时刻刻高举“为发烧而生”的大旗 。
米粉的忠诚度算得上是互联网界 , 仅次于果粉的一大品牌传奇 , 官宣入局造车之前 , 小米曾经做过一个调查 , 92%的用户表示会购买小米汽车 , 知乎热榜榜首的话题“小米造车”的支持率最终稳定在60%以上 。 雷军的个人魅力加上无处不在的庞大米粉团 , 小米造车的第一步似乎稳稳落地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