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饮食历史 中国古代养生饮食( 三 )


如“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素问?至真要大论》);“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宜同法”(《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水谷之寒热,感则害六腑”(《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等,说明食物同样具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食性 。其中,寒凉性质的食物主要用于热性体质或热性病证,温热性质的食物主要用于寒性体质或寒性病证 。应当指出的是,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黄帝内经》在食物营养成分的认识上不可能通过实验室来进行分析研究,而将食物的营养物质统称为水谷之“精微”(《灵枢?五味》)、“精气”(《灵枢?平人绝谷》)、“食气”(《素问?经脉别论》)、“谷气”(《灵枢?刺节真邪》)等 。对食物“精微”物质的认识,则主要是通过食物作用于人体的反应来进一步归纳为“气味学说”,从而构成了传统饮食营养科学中独特的“食物性能理论” 。也正是传统饮食营养学这种以人为本、从作用认识食物营养的方法,它较之于西方近代营养学从成分认识食物的方法有其特色和优势 。西方近代营养学在食物成分的认识上,受实验室条件的限制,对食物成分的认识也就存在其局限性 。而中国传统营养学从食物作用于人体来观察其功能,也就有可能比较全面地认识食物的营养价值 。
6 对饮食营养基本法则的论述
有关饮食营养基本法则的论述,在《黄帝内经》中总体概括为“食饮有节”(《素问?上古天真论》) 。具体地说,主要包括了调理阴阳、谨和五味、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等方面的内容 。其中,《黄帝内经》中的有关论述,虽大多指的是针法或治法,但从“医食同源”的观念出发,也同样适用于饮食营养学 。
6.1 调理阴阳的饮食营养法则《素问》云:“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素问?生气通天论》) 。又云:“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素问?至真要大论》) 。由于阴阳的相对平衡是保持机体健康的重要条件,因此饮食营养也必须围绕调理机体的阴阳来进行,以保持机体阴阳的相对平衡为目标 。由此,调理阴阳也就构成了传统饮食营养学的一个最基本的法则 。
6.2 谨和五味的饮食营养法则《素问?生气通天论》指出:“阳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 。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 。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 。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 。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 。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 。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素问?五脏生成》也指出:“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皱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 。此五味之所伤也” 。认为饮食五味虽然可以养生,但是偏嗜五味,导致饮食五味太过又会损伤人体,因此应“谨和五味”,才能享有天赋的寿命 。
6.3 因人制宜的饮食营养法则“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灵枢?寿夭刚柔》);“人之肥瘦、大小、寒温,有老、壮、少、小”(《灵枢?卫气失常》) 。《灵枢》更有“阴阳二十五人”,根据人的禀赋等的不同,将人分为25种不同的体质特性,此外,尚有《灵枢?通天》的“阴阳五态人”等 。由于人的体质、性别、年龄等的不同,因此在饮食营养上也应“必知形之肥瘦,营卫血气之盛衰”(《素问?八正神明论》),必“先知二十五人”,“别五态之人”,“视其寒温盛衰而调之”(《灵枢?经水》),“审有余不足,盛者写之,虚者补之”(《灵枢?通天》) 。因此,根据不同的体质等情况,采取相应的饮食营养方法,就构成了传统饮食营养学“因人制宜”的基本法则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