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饮食历史 中国古代养生饮食

中国传统饮食营养价值《黄帝内经》与中国传统饮食营养学
路新国 (扬州大学烹饪与营养科学系,江苏扬州 225001)
摘要:《黄帝内经》阐述了饮食营养的重要意义,强调“治未病”的预防思想及饮食营养在预防医学中的重要地位 。在膳食结构上,提出了“谷养、果助、畜益、菜充”的全面平衡膳食模式;在消化生理上,提出了“脾胃学说”;在食物性能上,提出了“气味学说”;在饮食养生上,提出了“调和阴阳”、“谨和五味”、“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等基本法则;在疾病的治疗上,提出了“食疗学说”;在疾病恢复期的饮食营养上,提出了“食复学说”;在养生食疗上,提出了“食忌学说”等 。所有这些论述都为中国传统饮食营养学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
关键词:内经;营养学;中国传统饮食营养学
中图号:R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222(2001)04-0174-05
《黄帝内经》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经典著作,它不仅奠定了中国传统医学发展的理论基础,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也确立了中国传统饮食营养学理论体系的框架,为中国传统饮食营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1 对饮食营养意义的论述
自然界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正如《素问?六节脏象论》(以下《素问》原文皆引自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年版《黄帝内经素问》)所说“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 。所谓“地食人以五味”,即是指饮食营养之“五味” 。其中,“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合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素问?六节脏象论》);“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灵枢?刺节真邪》,以下《灵枢》原文皆引自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等,强调了饮食五味、谷气、水谷之精气是人体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灵枢?五味》);“平人不食饮七日而死者,水谷精气津液皆尽故也”(《灵枢?平人绝谷》) 。故曰“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素问?平人气象论》) 。
2 对预防思想与饮食营养的论述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灵枢?逆顺》也指出:“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强调预防为主的思想 。在预防医学中,饮食营养学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素问?五常政大论》指出“谷肉果菜,食养尽之” 。这是有关“食养”概念较早的记载 。《素问?上古天真论》又指出:“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黄帝内经》中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养生原则和方法,如“法于阴阳”、“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等,但由于“人以水谷为本”,故最重要或最基础的还在于“食养”,在于饮食营养的“食饮有节” 。
3 对膳食结构的论述
《素问?脏器法时论》指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和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素问?五常政大论》也指出:“谷肉果菜,食养尽之” 。这是世界营养学史上最早根据食物的营养作用对食物进行分类,并认为膳食应以上述四类食物为主组成,进而用于指导人们饮食生活的记载,是我国古代营养学领域的一大发现,它“精辟地、纲领性地向人们揭示了饮食的要义,是世界上最早而又全面的饮食指南”[1],对于指导人们保持合理的平衡膳食具有重要的意义 。日本近代营养学家将食物分为“六群”或“四群”,用于指导居民保持平衡膳食的方法[2],其精神实质也与《黄帝内经》相一致 。《黄帝内经》中这种“谷养、果助、畜益、菜充”的全面平衡膳食模式,曾对指导中华民族的饮食生活、增进民族的健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世界上都有着较为广泛的影响 。即使是在社会发展的今天,它对于预防由于经济发展、膳食模式西化所产生的所谓“文明病”或“富裕病”仍具有非常现实的指导意义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