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患者入院后,应住隔离病室,避免光、声等刺激;避免骚扰患者 。据情可交替使用镇静、解痉药物,以减少患者的痉挛和痛苦 。可供选用的药物有:10%水化氯醛,保留灌肠量;苯巴比妥钠肌肉注射;地西泮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一般每日一次 。病情较重者,可用冬眠1号合剂,静脉缓慢滴入,但低血容量时忌用 。痉挛发作频繁不易控制者,可用硫喷妥钠缓慢静注,但要警惕发生喉头痉挛和呼吸抑制 。用于已作气管切开者比较安全 。但新生儿破伤风要慎用镇静解痉药物,可酌情用洛贝林、可拉明等 。
4.注意防治并发症 。主要并发症在呼吸道,如窒息、肺不张、肺部感染;防止发作时掉下床、骨折、咬伤舌等 。对抽搐频繁、药物又不易控制的严重患者,应尽早进行气管切开,以便改善通气,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必要时可进行人工辅助呼吸 。还可利用高压氧舱辅助治疗 。气管切开患者应注意作好呼吸道管理,包括气道雾化、湿化、冲洗等 。要定时翻身、拍背,以利排痰,并预防压疮 。必要时专人护理,防止意外;严格无菌技术,防止交叉感染 。已并发肺部感染者,根据菌种选用抗生素 。
5.由于患者不断阵发痉挛,出大汗等,故每日消耗热量和水分丢失较多 。因此要十分注意营养(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补充和水与电解质平衡的调整 。必要时可采用中心静脉肠外营养 。
6.抗生素治疗 。抗生素可选用青霉素肌肉注射,或大剂量静脉滴注,可抑制破伤风梭菌 。也可给甲硝唑,分次口服或静脉滴注,持续7~10天 。如伤口有混合感染 。则相应选用抗菌药物 。
四、破伤风的预防
1.主动免疫
注射破伤风类毒素作为抗原,使人体产生抗体以达到免疫目的 。采用类毒素基础免疫通常需注射三次 。首次在皮下注射0.5ml,间隔4~6周再注射0.5ml,第2针后6~12个月再注射0.5ml,此三次注射称为基础注射 。以后每隔5~7年皮下注射类毒素0.5ml,作为强化注射 。免疫力在首次注射后10日内产生,30日后能达到有效保护的抗体浓度 。
2.被动免疫
该方法适用于未接受或未完成全程主动免疫注射,而伤口污染、清创不当以及严重的开放性损伤病人 。破伤风抗毒血清(TAT)是最常用的被动免疫制剂,但有抗原性可到敏 。常用剂量是1500U肌注,伤口污染重或受伤超过12小时者,剂量加倍,有效作用维持10日左右 。注射前应作过敏试验 。TAT皮内试验过敏者,可采用脱敏法注射 。
五、破伤风的临床表现
破伤风潜伏期通常为7~8天,可短至24小时或长达数月、数年 。潜伏期短者,预后越差 。约90%的患者在受伤后2周内发病,偶见患者在摘除体内存留多年的异物后出现破伤风症状 。
前躯症状是全身乏力、头晕、头痛、咀嚼无力、局部肌肉发紧、扯痛、反射亢进等 。典型症状是在肌紧张性收缩(肌强直、发硬)的基础上,阵发性强烈痉挛,通常最先受影响的肌群是咀嚼肌,随后顺序为面部表情肌、颈、背、腹、四肢肌,最后为膈肌 。相应出现的征象为:张口困难(牙关紧闭)、蹙眉、口角下缩、咧嘴“苦笑”、颈部强直、头后仰;当背、腹肌同时收缩,因背部肌群较为有力,躯干因而扭曲成弓、结合颈、四肢的屈膝、弯肘、半握拳等痉挛姿态,形成“角弓反张”或“侧弓反张”;膈肌受影响后,发作时面唇青紫,通气困难,可出现呼吸暂停 。上述发作可因轻微的刺激,如光、声、接触、饮水等而诱发 。
间隙期长短不一,发作频繁者,常示病情严重 。发作时神志清楚,表情痛苦,每次发作时间由数秒至数分钟不等 。强烈的肌痉挛,可使肌断裂,甚至发生骨折 。膀胱括约肌痉挛可引起尿潴留 。持续的呼吸肌和膈肌痉挛,可造成呼吸骤停 。患者死亡原因多为窒息、心力衰竭或肺部并发症 。
相关经验推荐
- 中医秘方 冬季养肝护肝全攻略
- 论述中医饮食养生的科学性
- 中医养生 五脏排毒饮食攻略
- 如何防治脱发 老中医揭秘10大防脱发食物
- 中医秘方 最经典的抗衰祛皱中药有哪些
- 中医秘方 哪些中药可以祛斑
- 中医秘方 老中医教你怎么做养颜四物汤
- 痛经怎怎么办 中医食疗药膳助你赶跑痛经
- 春季养生 中医教你四个食疗方开胃
- 按摩六穴位可以调理过敏体质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