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节气 二十四节气之霜降养生( 二 )


解郁
晚秋时节,凄风惨雨,草枯叶落,自然界的生物开始凋零,人也能感受到季节的变化容易起忧思 。这种时候,老年人精神方面的疾病容易出现或复发,值得引起注意 。
首先是不要随意打破生活规律,其次要适当多吃高蛋白食物,如牛奶、鸡蛋、猪肉、羊肉和豆类等 。同时,老年人还要多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娱乐活动,如歌舞、登山等,若在家休息,也不要因为省电而不开灯,使得房间黑暗压抑,情绪也低落 。
还是挺支持老年人平时出去活动活动的,不过运动时要注意两点:
一是运动量要适当,一般到微出汗的程度就差不多了,切勿过度;
二是要特别注意保护关节,一定要在做完常规的准备活动之后再加大各关节的活动幅度,特别是踝关节、膝关节及髋关节运动 。
霜降节气话“无霜”
人们把入春后最后出现的一次霜,叫做“终霜”,入秋后出现的第一次霜,叫做“初霜” 。所谓“无霜期”,就是指“终霜”之后,“初霜”之间,这一段没有霜出现的时期 。
一年中无霜期越长,对作物生长越有利 。由于每年的气候情况不全相同,出现初霜和终霜的日期也就有早有晚,每年的无霜期也就不一致 。
我国幅员广大,各地全年“无霜期”的长短,差异很大 。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温带,经常受到冷空气的侵袭,有霜的范围很广,除海南岛、云南省、台湾省等部分地区和南海诸岛外,均有出现 。据统计,我国东北地区平均初霜见于9月中旬,终霜见于4月下旬,无霜期不到150天;华北地区初霜见于十月中旬,终霜见于4月上旬,共约200天左右;长江流域从4月到11月,共约250天左右;华南地区无霜期300天以上,有的年份全年无霜 。
一个地区“无霜期”的长短,主要与这个地区寒冷季节的长短有关 。也就是说,寒冷季节长的地区,它的“终霜”结束时间迟,“初霜”开始时间早,“无霜期”就较短;与此相反,寒冷季节短的地区,它的“终霜”结束时间早,“初霜”开始时间迟,“无霜期”就较长 。这是因为霜是在天气比较寒冷的情况下出现的,当靠近地面和作物表面的温度下降到摄氏零度或零度以下时,附在物体表面上的水汽,才能凝结成白色的霜 。北方地区由于地面接受太阳热量比南方少;距冷空气的源地近,寒冷季节比南方长,这就决定了北方地区全年“无霜期”要比南方短 。
霜出现时,往往会给一些耐寒性较差的农作物带来一定影响,如棉花结桃时遇到秋霜害,会影响它继续生长 。所以一个地区“无霜期”的长短,常常把它称为作物生长期的气候条件 。但是“无霜期”的长短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 。在生产实践中,劳动人民根据当地出现霜的规律性,及时采取有效的各种防霜措施,如培育抗寒品种、杂交育种缩短生长期,以及浸种催芽、适时早播等等,或者用熏烟法、大田灌水或是设置防风林、防风墙和风障来阻挡寒风,改变农田水气候的条件,使早春作物和晚秋作物不受到霜害 。这样,在农业生产上实利用的“无霜期”,就要比气候上的“无霜期”长得多了 。
霜降节气的各种习俗
霜降时节,各地都有一些不同的风俗,就像大家都熟知的清明节扫墓、重阳登高、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赏月等等都是长久以来传承下来的节气民俗 。关于霜降,百姓们自然也有自己的民趣民乐 。
在我国的一些地方,霜降时节要吃红柿子,在当地人看来,这样不但可以御寒保暖,同时还能补筋骨,是非常不错的霜降食品 。泉州老人对于霜降吃柿子的说法是: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 。有些地方对于这个习俗的解释是:霜降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个冬天嘴唇都会裂开 。住在农村的人们到了这个时候,则会爬上一棵棵高大的柿子树,摘几个光鲜香甜的柿子吃 。片片黄叶如花似梦,与红红的柿子交相辉映,好一幅深秋的田园风景图!不知给人们带去多少淳朴和美好情愫的回忆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