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贡堪比张仪苏秦之才 纵横春秋游说四国挽救鲁国 堪称上兵伐谋的典范

子贡原名端木赐,是孔子的得意门生,孔门十哲之一 。子贡在孔门十哲中以言语闻名,利口巧辞,善于雄辩,且有干济才,办事通达,曾任鲁国、卫国之相 。子贡为了保住鲁国,亲自充当说客,用自己的智慧和雄辩的口才,用很短的时间游说齐、吴、越、晋四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保住了鲁国 。

子贡堪比张仪苏秦之才 纵横春秋游说四国挽救鲁国 堪称上兵伐谋的典范

文章插图
战国时期,张仪苏秦之流,凭借三寸不烂之舌,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纵横捭阖诸侯间,动辄改变天下大势,一时间风光无限 。作为纵横家能言善辩是必备的技能之一 。可是大家不知春秋时,子贡也是一个口齿伶俐之人,他一出口极具破坏力,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扰乱天下局势 。
子贡是孔子最喜爱和最亲近的学生之一,名叫端木赐,子贡是他的字 。子贡是孔子仁政学说的坚定捍卫者,曾跟随孔子周游列国,供以钱财上的资助,与孔子亦师亦友,创造出古代的师生典范 。曾经有人问孔子,子贡是怎样的人?孔子对曰:子贡善于辞令,口才很厉害 。
曾经有人问子贡,孔子的学问是跟谁学的,这和今日问是哪个学校毕业的一个意思,都是出于好奇,随口一问 。显然子贡如果回答无师自通,多么没面子 。看子贡怎么回答的,他回答:“周文王,周武王的治国理念现在还在流传,贤人能掌握重要的部分,普通人只能记住细枝末节 。哪里都有文王、武王的思想,先生在哪都能学习,何必要有固定的老师 。”子贡的回答口才伶俐又不失机智,化解了尴尬,维护了孔子 。
仅仅如果只是这些,只能说明子贡是个口齿伶俐之人,比不上纵横家式的辩才,他能否经得住阳光下的考验呢?他一生中最重要,也是最成功的一次外交游说,可能就是春秋末,他仅通过数次出使,凭舌口之利,达到了存鲁,乱齐,破吴,强晋,霸越的目的,堪称“上兵伐谋”的典范 。
子贡堪比张仪苏秦之才 纵横春秋游说四国挽救鲁国 堪称上兵伐谋的典范

文章插图
子贡游说齐国田常
春秋末,齐国诸卿擅政,诸卿中的田常欲篡位,却又忌惮高、国、鲍、晏等诸卿,因此想对外用兵,转移国人视线;同时,若战胜,还可增强自己的地位和声望 。田常欲侵略弱小的鲁国 。孔子听说此事后,对众弟子们说:“鲁国,坟墓所处,父母之国 。国家面临危急,我们不能坐视不管 。”子路、子张、子石等弟子纷纷请命,孔子都不答应 。子贡向孔子请命,熟知子贡善辩才能的孔子欣然应允 。
子贡首先来到齐国,游说田常说:“您要讨伐鲁国,实在是很不明智啊!因为讨伐鲁国,很难成功:鲁国的城墙又薄又低,鲁国的国土狭小贫瘠,鲁国国君既愚蠢且残暴不仁,大臣们徒有虚名而无实才,鲁国的将士和民众厌恶战争 。上述因素表明,不能讨伐鲁国 。”田常听了很纳闷,于是就问子贡:“既然讨伐鲁国不易,那你以为讨伐哪个国家容易成功呢?”
【子贡堪比张仪苏秦之才 纵横春秋游说四国挽救鲁国 堪称上兵伐谋的典范】子贡很有信心的说:“我认为最容易讨伐的是吴国 。”田常道:“愿闻其详!”子贡不紧不慢的分析道:“吴国城墙又高又厚,吴国的疆域广袤深远,吴国将士的装备坚固锋利,吴国的士兵们都是精选的精锐,他们的饭食也很充足,每个士兵都吃的很饱,吴国的大臣将领贤明有为 。所以说讨伐吴国容易成功 。”
田常听完后,勃然大怒,指着子贡痛骂道:“你有病吧?还是存心戏弄我?你说的难攻的,大家反而觉得易攻;你说的易攻的,大家都觉得难攻 。你这样说,有什么道理?”子贡说:“我听说,忧在内者攻强,忧在外者攻弱 。现在,您的忧患不在国外,而是国内的诸卿啊 。我听说,您三次请求齐王封赏,都未成功,主要原因就在于其他诸卿的阻挠和反对 。如果您攻破鲁国,无疑会增大齐国的疆域和利益 。战胜了,齐王会感到自豪骄傲,统兵的大臣们也会得到人们的尊敬,您的功劳却显不出来!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