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楚争霸是春秋时期的主旋律 一部春秋史 半部晋楚争霸 那么晋楚之间有哪些恩怨呢?( 二 )


晋楚争霸是春秋时期的主旋律 一部春秋史 半部晋楚争霸 那么晋楚之间有哪些恩怨呢?

文章插图
晋楚争霸第一阶段
晋文公回到国内后,迅速整顿国政,国力迅速强大,晋文公开始了争霸之路 。公元前635年,晋文公帮助当时的天子周襄王平定了“王子带内乱” 。顺利走出了“尊王”的第一步,接过了齐桓公“尊王攘夷”的称霸大旗 。同时还巧妙的转移矛盾,支持秦国吞并了楚国的一个附庸国,使得秦楚两国关系紧张,而晋文公开始准备称霸中原 。公元前632年,经过对楚国的盟友曹国和卫国的讨伐后,晋文公终于正面对上了自己曾经的恩人楚成王率领的楚国大军 。
双方在城濮进行了主力决战,结果晋国大胜,这就是著名的“城濮之战” 。楚成王经营多年的北上中原的计划受阻,晋文公在第二年会盟诸侯,正式登上霸主之位 。这一阶段,总体是晋秦结盟对抗楚国,虽然实际上晋国和楚国的争霸战争中秦国没有提供实质上的帮助,但是没有袭扰晋国后方,也算帮了晋国的大忙了 。
晋楚争霸的第二阶段
在晋文公称霸之后,与秦国的关系开始恶化,虽然晋文公在世的时候极力避免与秦国开战,但是晋文公死后,秦晋两国又开始兵戎相见 。共同的利益使得楚国和秦国开始走到了一起,两国开始结盟对抗晋国 。楚国也在楚庄王的带领下,重新恢复国力,准备再次北上与晋国争霸 。
公元前606年,楚庄王也打起了“勤王”的旗号,率领大军抵达周王室的都城洛邑,名为勤王实为示威 。楚庄王在与晋国发生了几次小规模的争霸战争后,终于在公元前597年,与晋国展开关乎争霸权的主力决战,史称“邲之战” 。这一战楚国大胜,一雪城濮之战的耻辱,同时使得中原各国纷纷倒戈,叛晋盟楚 。楚国取代晋国成为中原霸主 。此后,楚庄王联合齐国共同压制晋国,使得晋国长期忙碌于在北方与齐国周旋,基本无暇南顾 。晋楚争霸的第三阶段
但是楚庄王死后,楚国爆发内乱,楚国的实力直线下降,晋国又开始恢复实力,逐步摆脱楚庄王时期的困境 。晋楚两国开始不断展开政治外交和小规模的战争,拉拢利诱威逼中原小国与本国结盟 。
公元前579年,被晋楚两国弄的焦头烂额的中原诸国,由宋国牵头组织会盟,相约尊晋、楚两国均为霸主,平分霸权,停止战争,史称“第一次弭兵会盟” 。由此可见晋楚两国的争霸导致中原各国的兵祸之惨烈 。但是晋楚两国已经打了几十年的争霸战争,双发的仇恨已经不是说放下就放下的了 。几年后双方就撕毁协议,再次开战 。
当时晋国已经击败了秦国,制服了齐国,实力重新强大起来,而楚国却没能及时援助秦国等盟国,导致这些盟国被晋国击败,只剩下自己孤立面对强大的晋国 。公元前575年,解决了后顾之忧的晋国撕毁协议,向楚国开战,双方发生鄢陵之战 。这一战楚国大败,楚共王都被射瞎了一只眼睛,此战后,楚国无力再北上中原争霸,与晋国的交锋开始全面处于下风 。晋楚争霸的第四阶段
鄢陵之战后,楚国已经无力组织像前三个阶段那样和晋国的主力决战,因此在与晋国的争霸中全面处于下风 。晋国也开始不再仅仅着眼于拉拢中原诸侯国结盟的目的了,而是开始针对楚国本土实施争霸行动 。
【晋楚争霸是春秋时期的主旋律 一部春秋史 半部晋楚争霸 那么晋楚之间有哪些恩怨呢?】公元前572年,晋国开始实施“三驾疲楚”战略 。即实行分军轮番疲楚的战略,以达到调动楚军疲于奔命的目地 。公元563年,晋国、吴国开始接触,晋国开始全方位扶持吴国发展,在楚国的东面扶持起一个楚国的劲敌 。公元前557年,晋楚之间发生湛阪之战,晋军第三次攻掠到楚国国内 。公元前546年,晋楚争霸已经持续了百年之久,不仅夹在两大超级强国之间的小诸侯国被连年的兵戈弄得受不了,连晋楚两国本身也开始有点吃不消了,特别是楚国已经无力继续挑战晋国霸权,因此“第二次弭兵会盟”适时到来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