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饮食的特点

回族, 是我国信仰伊斯兰教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 回族饮食具有悠久的历史 。 元代回民形成后, 回族饮食更是丰富多彩, 特别是在调料的动运用上, 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 而来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生活节奏的加快, 回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清真餐饮业的迅速发展, 更为丰富回族人民的饮食生活提供了物质条件 。

回族饮食最具中国清真饮食的特色, 甚至可以说是中国清真饮食的代表 。 如果说以维吾尔族为代表的新疆穆斯林民族饮食较完全地保留了西域清真饮食传统, 那么, 回族饮食则是在保持传统清真饮食的基础上, 较多地、有选择地融入了中华饮食文明, 从而使回族饮食(也可以说是中国清真饮食)以显著的“宗教性”、“兼容性”、“丰富性”为其个性特色, 屹立于中华饮食之林, 显示着勃勃生机, 焕发着青春活力 。

回族分布较广, 食俗也不完全一致 。 如:宁夏回族偏爱面食, 喜食面条、面片, 还喜食调合饭 。 甘肃、青海的回族则以小麦、玉米、青稞、马铃薯为日常主食 。 油香、馓子是各地回族喜爱的特殊食品, 是节日馈赠亲友不可少的 。 民间特色食品有酿皮、拉面、大卤面、肉炒面、豆腐脑、牛头杂碎、臊子面等 。 回族长于以煎、炒、烩、炸、爆、烤等各种烹调技法, 风味迥异的清真菜肴中, 既有用发菜、枸杞、牛羊蹄筋、鸡鸭海鲜等为主要原料, 作工精细考究, 色香味俱佳的名贵品种, 也有独具特色的家常菜和小吃 。

回族的典型食品主要有:青海省西宁市的清真万盛马糕点、河北石家庄的金凤扒鸡、湖南常德市的翁子汤圆和绿豆皮、辽宁沈阳市的马家烧麦、义县的伊斯兰烧饼, 大厂的清真八大碗、陕西的牛羊肉泡馍等, 在当地都很有名气 。 盛行于宁夏南部的清真筵席菜五罗四海、九魁十三花、十五月儿圆等套菜驰名全国 。 “五罗”是指五种炒菜同时上齐, “四海”是指四种带汤汁的菜肴一次上桌 。 “九魁”、“十三花”、“十五月儿圆”分别是九碗、十三碗、十五碗菜的谥美之词 。

因为本人囊中羞涩很少出去“浪”, 对其他地方的回族美食不太了解, 还是给大家介绍介绍保定特色的清真美食吧 。

回族文化:回民美食、保定回民特色美食

牛肉罩饼

牛肉罩饼

始于清朝年间, 相传嘉庆皇帝南巡路过保定, 闻异香而振神, 问左右:"何物发此香?"左右答:"牛肉罩饼 。 "知府即将牛肉罩饼献上, 嘉庆甚喜, 吃后称赞:"色、香、味"三绝 。 从此, 牛肉罩饼即成了历任知府招待各路宾客的美食 。

特点是:色泽红润, 肉嫩, 香气扑鼻, 越嚼越香, 味道鲜美 。

给没有吃过罩饼的朋友们说一下, 罩饼点餐不是按份儿来点的, 是按牛肉和饼的重量来点的 。 比如:1两1两, 就是点一份1两牛肉, 1两饼 。 2两半斤, 就是二两牛肉, 半斤饼 。 肉在前, 饼在后, 记住别说反了 。

回族文化:回民美食、保定回民特色美食

清真卤煮鸡

【回族饮食的特点】卤煮鸡

始于清朝年间, 是保定地区著名的特产食品之一, 素以风味独特、形美色艳而闻名遐迩

特点是:形美丰满、色泽红艳、浓香味醇、柔嫩鲜美、软而不烂、骨脆透香、食后开胃健脾

回族文化:回民美食、保定回民特色美食

白云章包子

白云章包子

回族面食厨师白运章创制, 1924年开业, 皮薄、边窄、馅大、油香、形美, 隔皮见馅, 由馅成丸, 入口喷香 。 已有70余年制作历史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