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清焦庄哪家酱牛肉好吃 临清焦庄有什么好吃的( 二 )


严格的说, 淄川肉烧饼其实不是用火烤, 而是用热气炙, 也就是热辐射 。 饼形圆而薄, 正面贴满芝麻, 精肉置饼中, 烤熟后呈黄色, 刚出炉的烧饼即有芝麻和面的香味, 更有肉馅的鲜味, 一边酥嫩, 一边软柔 。 饼皮香脆、馅味鲜美, 风味独特, 口味最佳 。
淄川肉烧饼一般是手推车载炉现做现卖, 固定店铺少一些 。 在淄川城里“谭家肉烧饼”算是比较有名的店铺了 。 现在环保要求高, 不允许使用有烟燃料, 多数使用电或液化气烘烤, 烧饼味道比以前略逊 。 淄川肉烧饼因是馅类食品, 不宜长期保存 。
淄川烧饼也有无肉配方, 和面揉掺五香粉和精盐, 故称“淄川素烧饼”, 其制作烘烤工艺与肉烧饼相同 。
淄川烧饼一般配喝本地产的青石山小米稀饭或棒槌糊度(音), 口味重的配碗豆腐脑, 地方风味最浓 。
淄川:夏商为青州之域, 秦属齐郡 。 西汉初建般阳县;南北朝, 元嘉五年(428年)为贝丘县 。 隋开皇十八年(598年)为淄川县 。 唐初置淄川郡 。 宋置淄川郡属京东东路 。 元设般阳路, 治所在淄川城 。 明初设般阳府, 洪武九年(1376年)升淄川县为淄川州, 洪武十年(1377年)又改为淄川县, 属济南府 。 清沿明制 。 辛亥革命后, 废府设道, 淄川县属济南道 。 民国十七年(1928年)撤道, 民国二十年(1931年)县辖十路改为九区 。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3月, 淄川县全境解放, 辖11个区 。 1955年4月, 淄川县建制撤销, 1956年2月设立淄川区 。 所属辖区最大时70余个乡镇, 700多个村庄 。 淄川自古建制更迭,境域的归属时有变更 。 版图上北到桓台, 东到益都, 南到莱芜和博山, 西到章丘和邹平, 许多村庄曾经归属过淄川 。 虽然区域归属多经变化, 但淄川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美食美味蔓延辐射遍及了鲁中大地 。
烧饼流入淄川已有千余年的历史, 烧饼的创始人姓名已失考 。 勤劳聪明的淄川人(包括祖辈上是淄川的人)在原来的基础上又对其工艺、配料进行了改良和调整, 让烧饼更加适合当地人的口味 。
在淄川城南十来公里的蕉庄村, 建国前属淄川县万福乡管辖, 建国后属淄川县第四区管辖,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隶属磁村公社, 1962年2月由淄川区划归博山区, 属于蕉庄人民公社 。
范阳河从蕉庄村北流过, 河上有座石桥叫“洪济桥”, 是方圆几十里最古老的桥梁, 旧时是颜神镇通往济南府的唯一道路 。 路边的朱姓人家开着一烧饼铺, 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 路过蕉庄村北桥, 吃了这烧饼赞不绝口, 并留诗一首 。 诗已无从查考, 烧饼制作技艺却代代相传, “蕉庄烧饼”从此美名远扬 。
蕉庄烧饼制作技艺精湛, 用料的考究, 饼皮酥、个大、馅多 。 刚出炉的烧饼两面有点鼓, 正面黄如蟹壳,芝麻一层,咬一口,肉、油、芝麻、葱花的混合香气扑面而来,令人百吃不厌 。
蕉庄烧饼的大小、用料、工艺和淄川肉烧饼相似 。 正宗的蕉庄烧饼发面是用老面引子, 这样和的面能够软硬适中还筋道, 使得烧饼松脆可口 。 肉馅选用新鲜、上好的五花猪肉, 肥瘦适中, 过肥则太腻, 过瘦则不香, 佐料选当地的小香葱, 莱芜的老姜、西山的花椒, 外加颜神的“正堂”牌酱油 。 肉馅剁得均匀、细腻, 酱油须在剁馅中间加放, 这样让肉馅充分滋阴酱油的酱香味, 其他佐料则需在剁好馅时调配, 注意要多放些葱丝或葱花 。 面饧好后, 揪小孩拳头大小的剂子, 用手揉圆压成饼, 包上调好的肉馅, 再用擀面杖擀成铜锣般大的薄饼 。 在案板上沾上密密麻麻的一层芝麻, 然后用托板或大炊帚将饼胚迅速贴到吊炉内壁, 贴饼可是个拿手活, 必须一次贴牢 。 过去烧饼都是用陶瓷瓦缸制作的吊炉烤制, 缸外面用黄泥厚厚的抹上一层, 以保证炉内温度;吊炉用锯末或木炭做燃料 。 烤烧饼的温度控制是关键, 火不能太旺, 火太旺烧饼容易烤糊了, 火太弱, 烧饼又烤不酥脆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