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条 发生特大干旱, 严重危及城乡居民生活、生产用水安全, 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 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 可以宣布本辖区内的相关行政区域进入紧急抗旱期, 并及时报告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 。
特大干旱旱情缓解后, 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应当宣布结束紧急抗旱期, 并及时报告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 。
第四十六条 在紧急抗旱期, 有关地方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应当组织动员本行政区域内各有关单位和个人投入抗旱工作 。 所有单位和个人必须服从指挥, 承担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分配的抗旱工作任务 。
第四十七条 在紧急抗旱期, 有关地方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根据抗旱工作的需要, 有权在其管辖范围内征用物资、设备、交通运输工具 。
第四十八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应当组织有关部门, 按照干旱灾害统计报表的要求, 及时核实和统计所管辖范围内的旱情、干旱灾害和抗旱情况等信息, 报上一级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和本级人民政府 。
第四十九条 国家建立抗旱信息统一发布制度 。 旱情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统一审核、发布;旱灾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民政部门审核、发布;农业灾情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主管部门发布;与抗旱有关的气象信息由气象主管机构发布 。
报刊、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媒体, 应当及时刊播抗旱信息并标明发布机构名称和发布时间 。
第五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和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抗旱减灾要求相适应的资金投入机制, 在本级财政预算中安排必要的资金, 保障抗旱减灾投入 。
第五十一条 因抗旱发生的水事纠纷,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的有关规定处理 。
第四章 灾后恢复
第五十二条 旱情缓解后, 各级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应当帮助受灾群众恢复生产和灾后自救 。
第五十三条 旱情缓解后,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水利工程进行检查评估, 并及时组织修复遭受干旱灾害损坏的水利工程;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应当将遭受干旱灾害损坏的水利工程, 优先列入年度修复建设计划 。
第五十四条 旱情缓解后, 有关地方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应当及时归还紧急抗旱期征用的物资、设备、交通运输工具等, 并按照有关法律规定给予补偿 。
第五十五条 旱情缓解后,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应当及时组织有关部门对干旱灾害影响、损失情况以及抗旱工作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估;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予以配合, 主动向本级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报告相关情况, 不得虚报、瞒报 。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也可以委托具有灾害评估专业资质的单位进行分析和评估 。
第五十六条 抗旱经费和抗旱物资必须专项使用,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挤占、挪用和私分 。
各级财政和审计部门应当加强对抗旱经费和物资管理的监督、检查和审计 。
第五十七条 国家鼓励在易旱地区逐步建立和推行旱灾保险制度 。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五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 由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监察机关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拒不承担抗旱救灾任务的;
相关经验推荐
- 2021年江西省档案管理条例修正
- 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释义
- 2021石家庄市出租汽车管理条例最新
- 天津市殡葬管理条例2021最新
- 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2021修订
-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最新2021
- 2021最新兰州市物业管理条例
- 2021福建省村集体财务管理条例修正
- 2021吉林省河道管理条例修订
- 2021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实施细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