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能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能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出自《孟子·公孙丑下》,文章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递进 。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
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坚固锋利,粮食供给不是不充足,守城一方弃城而逃的原因,是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
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 。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 。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能实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 。不能实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 。帮助支持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 。帮助支持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 。凭借天下人都会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连内外亲属都背叛他的寡助之君 。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够胜利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注释(1)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 。
(2)七里之郭:方圆七里的外城 。郭:外城
(3)环:围 。
(4)池:护城河 。
(5)如:比得上
(6)兵革:泛指武器装备 。兵,兵器 。革,皮革制成的甲、胄、盾之类 。
【文言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文言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翻译】(7)委而去之:弃城而逃 。委,放弃 。去,离开 。
(8)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 。
(9)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 。固,使...巩固 。(动词的使动用法)
(10)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 。
(12)得道:指能够施行治国的正道,即行仁政 。
(13)至:极点
(14)亲戚: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 。
(15)畔:通假字,同“叛”,背叛 。
(16)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君子,这里指能行仁政的君主,即上文所说的“得道者” 。
第三段,论证“地利不如人和” 。以拥有良好的地理条件而终不能守为例,比较“地利”与“人和”的轻重 。“城高”、“池深”、“兵革坚利”、“米粟多”指明了守方具有优越的“地利”条件,本可以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 。但结果却“委而去之”,原因就在于内部不“和”,有好条件也发挥不了作用,反被虽无“地利”而有“人和”的攻者战胜,这就有力地说明了“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
第四段,作者用“故曰”二字,将上文提出的观点承接下来,展开论说 。先用三个形式相同的否定定句说明“域民”、“固国”、“威天下”不能仅靠“天时”与“地利”的条件,从反面进一步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 。作者正面意思就包含在下面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个论断里 。
这里所说的“道”,就是“仁政” 。这个论断指出了“人和”的实质 。接着又进一步推论,指出“寡助之至”会众叛亲离,而“多助之至”则天下归顺 。一反一正,对比鲜明 。最后以“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作结,将“人和”的重要意义论说得十分透彻,深化了文章的中心 。
文章脉络清晰,结构严谨,气势通畅 。且运用大量排比,增强语势,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创作背景选自《孟子·公孙丑下》,孟子出身于鲁国贵族,他的祖先即是鲁国晚期煊赫一时的孟孙 。但当孟子出生时,他的家族已趋没落 。春秋晚期的大混乱,使他们的家族渐趋门庭式微,被迫从鲁迁往邹 。再以后历事维艰,到孟子幼年时只得“赁屋而居”了 。孟子父母的状况,今已不可考 。
相关经验推荐
- 呐喊梗概100字 呐喊梗概
- 程门立雪文言文翻译和启示 程门立雪文言文及含义
- 描写思乡的古诗有哪些诗 描写思乡的古诗有哪些
- 《三国演义》千里走单骑的是谁? 《三国》千里走单骑有关哪个人物?
- 爱的阶梯宋子涵是坏的吗 《爱的阶梯》宋子涵的结局怎样
- 飞向蓝天的恐龙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飞向蓝天的恐龙主要写了什么
- 望梅止渴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望梅止渴的翻译及原文
- 月攘一鸡文言文让我们明白什么道理 月攘一鸡文言文翻译及道理
-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文言文翻译恃的意思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文言文翻译
- 《画江湖之灵主》有哪些主要人物 《画江湖之灵主》有哪些主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