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家|著名品牌推广人冯志亮先生谈日本漫画的发展史——整整一百年的漫画变迁( 五 )


【迅速发展的十年间1965年-1975年】
战后20年 , 培育出一批新漫画的读者层 , 新的漫画杂志也应运而生 。 芳文社于1966年以青年漫画为目标 , 创办了《Comic Magazine》;少年画报社的《青年漫画月刊》、双叶社的《漫画周刊》和小学馆的《大漫画月刊》等陆续问世 。 少年杂志方面 , 讲谈社的《少年杂志》压倒了其他杂志 。 1965年时 , 《少年杂志》的主要读者是中、小学生 , 他们的社会人际关系很简单 , 一般就是家长和孩子、学生和老师、男孩和女孩 , 《少年杂志》的佳作《巨人之星》(川崎登)、《明日的乔》(千叶铁矢)、《爱与诚》等就是围绕这种人际关系创作的连环漫画 。 这些作品描写了少男少女的成长奋斗过程 。 由于故事内容都来自少年读者身边 , 所以极受他们的欢迎 。 此后日本漫画的读者也从中、小学生扩展为高中生、大学生 , 以及各阶层的青年 。 漫画开始受到了社会的注目 。
1964年新漫画派集团的核心人物近藤日出造等人大声疾呼 , 要建立一个包括从北海道到冲绳的所有漫画家的全国性的漫画家职能团体 。 于是 , 日本漫画家协会诞生了 。 成立时的会员人数是497名 。 日本漫画家协会的宗旨是维护漫画家协会会员的权益 , 对文化作出贡献 。 1972年设立了“日本漫画家协会奖” , 这个奖由漫画家评选 , 由漫画家授予漫画家 , 这一点不同于出版社、报社所设立的漫画奖 , “日本漫画家协会奖”被认为是最有权威的奖赏 。
在日本除了这个“协会奖”外 , 还有“文艺春秋漫画奖”、“小学馆漫画奖”、“讲谈社漫画奖”及“读卖国际漫画奖”、“中日漫画大奖”等报社设立的漫画奖 。 还有个人设立的奖 , 如“手冢奖”、“赤冢奖”、“藤子不二雄奖”等等 。
60年代中叶到70年代中叶 , 漫画为了适应迅速发展的需要 , 故事中的相当大的成份是由其它领域的作家来完成的 。 比如推理小说作家生田、科幻作家加纳一郎、动画片作家藤种桂介等等 , 分别拿出成功的作品 , 以漫画脚本为职业的尾原一骑、小池一夫、牛次郎等人进一步扩大了市场占有率 。 漫画质量的提高 , 与他们的实力有很大关系 。 从拉洋片时代就开始画连环画的老将小岛刚夕 , 与小池一夫组合后发挥实力创作的《带孩子的狼》就是典型的例子 。 另一位专业脚本作家泷泽解的《高中流浪派》(绘画芳谷圭儿) , 也使人感到新鲜的时代气息 。
集英社1968年创办的《少年跳跃》 , 发掘出一批新漫画家 。 “跳跃军团”具有老一辈漫画家所不具备的幽默与故事情节 , 以破竹之势向前迈进 。
正统少女漫画中 , 较突出的有高中学生里中满智子的处女作《娜娜和丽丽》、情节剧名家细川知荣子的《帕莉子别哭》 , 还有擅长写爱情剧的西谷样子的《玛丽?露》 。 早在50年代就开始出名的水野英子就不用说了 , 还有弓月光的《第一次体验》等作品 , 开拓了少女漫画新的题材 。 在少年漫画肥沃的土壤上 , 少女漫画迅速赶超上来 。 这一时期连东京大学的书架上都摆着少女漫画 , 池田理代子的《凡代赛的玫瑰》以其严谨的历史考证和曲折的故事情节 , 把少女漫画推上了高峰 。
【逐步走向成熟】
1975年至1985年这一时期 , 首屈一指的作品要算萩尾望都的《11个人》和大岛弓子的《绵国之星》 。 另外 , 青池保子的《伊凡的儿子们》强烈感人、细川知荣子的《尼罗河女儿》绚丽多彩 , 在读者中引起很大震动 。 举目四望 , 到处都是女漫画家 。 1977年美内铃惠的超长篇《玻璃假面》开始连载 。 这是一部罕见的长篇故事 , 连载十几年 , 盛况不衰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