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米OV”罕见联手,手机快充江湖要变天?( 二 )


但从长期来看 , 这就导致一个问题 , 为了尽可能地涵盖更多的手机厂商及其生产的手机型号 , 快充技术的参数设计必定是较为保守的 , 由于不同厂商手机配置、型号的差异 , 最终的表现是某些型号手机充电速度较快 , 另一些型号手机充电速度则较慢 。 因而为应对该问题 , 手机厂商自研快充技术成为一个解决之道 。
其次 , 智能终端设备充电器也是一个不断在增长的市场 。 数据显示 , 预计到2022年全球有线充电器市场规模将达到114.31亿美元;与此同时 , 快充充电器在充电器市场中的份额占比未来将不断上升 , 预计到2022年占比将达到24% , 快充的应用场景也将从智能手机扩展到更多的智能终端设备 。
对于手机厂商来说 , 自然也想把这块市场捏在自己手里 , 于是在快充技术上实行私有协议 , 私有协议能够巩固品牌壁垒 , 实现品牌的差异化 。 而给消费者带来的最直观体验就是 , 充钱设备必须与智能设备归属于同一家品牌 , 才能发挥最大的充电功率 , 而第三方充电器往往只能提供兼容性的快充 , 或根本无法支持快充 。
除此之外 , 围绕私有快充协议开展商业授权也是一笔不小的经济回报 。 具体而言 , 第三方配件厂商若想要生产某一手机厂商数据线 , 则需要先缴纳专利授权费 。 当用户数量足够庞大 , 这也是一笔长久的收入来源 。 例如 , OPPO在2019年就开放了其VOOC快充生态 , 并将其技术授权给了品胜、安克、倍思等配件厂商 。
那么 , 此次在手机快充制式上的统一 , 会破坏手机厂商们的“生意经”吗?而国内的几大头部手机厂商又为何牵头统一快充标准呢?
“群雄混战”时代为何迎来终结?
2014年可以看作是国内手机厂商实行快充私有协议的起点 , 而在彼时 , 恰好又是智能手机出货量高速增长的时期 , 快充私有协议可看做是手机厂商在巨大增量时期的“圈地运动” , 并建立“围栏”以培养用户的品牌忠诚度 。
而7年之后 , 快充技术标准的统一带来的显著变化 , 「智能相对论」认为这将对两方主体而言是利好因素 。 一类是普通的消费者 , 无论今后是用的小米、华为 , 还是OPPO、vivo , 只需携带一个充电器即可 , 无需重复购买不同品牌的充电器 , 用户的消费和日常使用体验将得以提升 。
另一类是对于设计充电IC的厂家来说 , 由于充电标准不统一 , 导致产业链上下游厂商研发通用快充电源芯片和配件的风险和成本相对高昂 。 而在统一后充电器的设计将变得更为简单 , 无需再考虑兼容下游不同手机厂商的私有协议 , 同时充电器的生产时间也将有所缩减 , 更为重要的是将极大程度减少成本的投入 。
而将视线聚焦到手机厂商 , 如前所述 , 快充技术标准对其利益或许是一定程度上的损害 , 而为什么华为、小米、OV国产四大头部厂商又会成为《规定》的发起者呢?「智能相对论」认为 , 这既是有意为之 , 又可称得上是无奈之举 。
在此项《规定》出台之前 , 业界对于统一快充协议就已经有所行动 。 2017年初 , USB-IF标准化组织对于快充技术制定了一个统一标准 , 即PD(Power Delivery)协议 。 随后 , 谷歌规定安卓7.0版本手机的快充必须要满足PD协议 , 而PD协议的形成也更像是在吸收部分头部厂商的经验后共同研制的一套标准 。
但是在国内 , PD协议却没有被主流手机厂商们所重视 。 部分原因在于当时国内智能手机的竞争已经进入“内卷”阶段 , 出于生态构建的考量并未严格遵守该协议 。 但未严格遵守并不代表不遵守 , Google当时规定Type-C接口手机必须支持PD协议 , 国产手机的做法是把PD协议下的充电功率普遍控制在10W出头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