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一鸣|张一鸣:10年面试2000人,我发现混得好的人,全都有同一个特质

张一鸣|张一鸣:10年面试2000人,我发现混得好的人,全都有同一个特质

文章图片

张一鸣|张一鸣:10年面试2000人,我发现混得好的人,全都有同一个特质

文章图片

张一鸣|张一鸣:10年面试2000人,我发现混得好的人,全都有同一个特质

文章图片

张一鸣|张一鸣:10年面试2000人,我发现混得好的人,全都有同一个特质

文章图片

张一鸣|张一鸣:10年面试2000人,我发现混得好的人,全都有同一个特质


1983年出生的张一鸣, 在2005年从南开大学毕业后 , 至今参与创办了5家公司 。 在过去一年 , 在互联网巨富里 , 大赢家是张一鸣 , 其财富激增了1200亿元 , 排名升至第四 , 已十分逼近马化腾 。 字节跳动2021年营收约为580亿美元 , 同比高速增长70% 。 不过 , 2021年 , 张一鸣辞去CEO , 表示将精力聚焦于长期战略、企业责任等 。 张一鸣如今已不再参加公司内部双月会 , 也不再参与公司日常管理 。 张一鸣 , 今年不过39岁 。
张一鸣演讲整理:
为何毕业多年后
原本水平差不多的同学都拉开了差距?
大家好!各位都非常年轻 , 我今天来的时候挺有压力 。 因为我毕业快11年了 , 看到你们 , 真是觉得“长江后浪推前浪” 。


我去年参加了武汉的校招 , 感觉新一代年轻人的素质确实都非常好 。 我昨天就在想 , 今天应该跟大家分享什么 。 想了想 , 先把题目拟出来 , 把乔布斯的“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 改成“Stay hungry Stay young” 。
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毕业后的工作经历和体会 。 另外 , 我作为面试官 , 过去10年里 , 可能面试过小2000个年轻人 。 有的和我在一家公司 , 有的去了别家公司 , 他们发展差别其实非常大 。 从算法层面上讲 , 我们把这叫做“正例”和“负例” 。 我想分享一下:为什么“正例”和“负例”发展差别这么大?
什么是“Stay hungry Stay young”?“Stay hungry” , 大家都知道 , 就是好奇心、求知若渴、上进心 。 但为什么要说“Stay young”?
我觉得年轻人有很多优点:做事不设条条框框 , 没有太多自我要维护 , 经常能打破常规 , 非常努力、不妥协、不圆滑世故 。


10年过去了 , 有的年轻人 , 依然保持着这些很好的特质 。 我觉得这就算“Stay young” 。
“Stay young”的人基本没有到天花板 , 一直保持着自我的成长 。 相反 , 很多人毕业后提高了技能 , 但到一个天花板后 , 就不再成长了 。
我先分享我的个人经历
我是如何在毕业第2年就成了
管理四五十人团队的主管?
2005年 , 我从南开大学毕业 , 加入了一家公司叫酷讯 。 我是最早期加入的员工之一 , 一开始只是一个普通工程师 , 但在工作第 2 年 , 我在公司管了四五十个人的团队 , 负责所有后端技术 , 同时也负责很多产品相关的工作 。
有人问我:为什么你在第一份工作就成长很快?是不是你在那个公司表现特别突出?


其实不是 。 当时公司招聘标准也很高 。 跟我同期入职的 , 我记得就有两个清华计算机系的博士 。
那我是不是技术最好?是不是最有经验?我发现都不是 。 后来我想了想 , 当时自己有哪些特质 。
1、我工作时 , 不分哪些是我该做的、哪些不是我该做的 。 我做完自己的工作后 , 对于大部分同事的问题 , 只要我能帮助解决 , 我都去做 。 当时 , Code Base中大部分代码我都看过了 。 新人入职时 , 只要我有时间 , 我都给他讲解一遍 。 通过讲解 , 我自己也能得到成长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