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新常态”下的共享充电行业

8月23日晚 , 怪兽充电(NASDAQ:EM)发布了二季度未经审计财务报告 。 报告显示 , 怪兽充电第二季度营业收入9.724亿元人民币 , 同比增长52.9% 。 同期仅录得净利润820万元人民币 。
共享充电这一曾经高光的行业 , 为何在过去一年中没有展现出应有的风采?美团高调进入后 , 没有乘势打破“三电一兽”的市场格局;小电反复冲击资本市场至今无果;曾经火热的赛道为何长久没有听到融资的消息?怪兽充电这份“成绩单”提供了一个透视共享充电行业的窗口 , 也让我们有机会再次分析整个共享充电行业的走向 。

观察:“新常态”下的共享充电行业
文章图片
疫情反复 行业面临“过冬”考验
去年以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线下商业遭受严重打击 , 与本地生活唇齿相依的共享充电也经历了行业性的“至暗时刻” 。 受益于国内严密的疫情防控措施 , 去年下半年以来共享充电整体市场反弹迅速 。
根据易观国际发布的《中国共享充电宝行业洞察2020》显示:“疫情之下 , 各大共享充电宝品牌的活跃用户在2月降至冰点;于4月逐步缓慢恢复;5月开始加速爬坡 , 基本恢复至疫情水平 , 以怪兽充电为代表的部分厂商超过去年同期规模 。 ”
共享充电从疫情这一行业大考中死里逃生 , 有些意外的是 , 行业头部玩家们的日子过得似乎还不错 。 经历了去年下半年的恢复和调整 , 今年4月份 , 共享充电迎来了“高光时刻” , 主导玩家先后成为新闻“头条” 。 4月1日 , 怪兽充电正式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 , 成为“共享充电第一股”;同日 , 街电宣布与搜电正式合并 , 双方共同组建全新的集团公司“竹芒科技”;4月30日 , 小电科技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 。
上市、合并……喧嚣的四月让很多人认为行业竞争已到白热化阶段并接近尾声 。 但是 , 疫情的反扑又将行业推向未知 。
今年二季度以来 , 疫情在广东省、云南瑞丽、安徽六安等多个省市卷土重来 。 受疫情影响 , 共享充电企业对中小餐饮及零售商户的渗透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停滞 。 去年没有被疫情“杀死”的共享充电 , 面对疫情的反复无常和不可预测 , 行业有可能提早进入“冬歇期” 。
新动向显现 代理模式抬头
凛冬将至 , 行业头部企业在业务重点和商业模式上有了一些值得玩味的新动向 。
4月1日 , 街电与搜电在微博高调宣布合并 , 成立“竹芒科技” 。 街电作为曾经“三电一兽”中的领头羊 , 选择与专注代理模式的搜电进行结合 , 引发了业内对于共享充电发展模式前景的讨论 。 几个月过去 , 行业内多次传出竹芒寻求融资的消息 , 但至今未有任何实质性进展 。
6月 , 小电科技举行了半年度业务会议 。 根据官方报道 , 会议聚焦如何更好提升“三效”——人效、设备效率及资金效率 。 值得注意的是 , 在官方新闻配图上 , 每一张图都标注了同一句话——“赚钱才是硬道理” 。 显然 , 盈利问题已经成了小电科技最大的“心病” 。
这一点从小电科技上市之路的波折可见一斑 。 去年6月 , 浙江证监局网站披露了小电科技正接受上市辅导 , 拟在创业板上市 。 今年3月30日 , 浙商证券签发了关于终止小电科技辅导备案的申请报告 。 4月底 , 小电科技提交招股书 , 转道港交所 。
这一转向与其业绩表现关系甚大 。 根据招股书 , 近三年内小电科技仅有2019年一年实现了1.37亿元的净利润 。 尤其是2020年 , 小电科技在营收同比增长16.8%的同时 , 亏损1.04亿元 。 对此 , 小电科技表示亏损是因为疫情影响及急速的扩张 。 时至今日 , 距离小电提交招股书已有近4个月的时间 , 未有进一步动态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