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天一柱


南天一柱

文章插图
南天一柱
李定国忠心为南明,历史上对他的评价为何不如郑成功?
首先,李定国对南明的忠心,是无庸置疑的 。
李定国的出身不是很好,他是陕西绥德人 。崇祯初年,西北大旱,百姓生活无着落,民变四起 。少年李定国为了有口吃的,加入了张献忠起义军 。在军中,因表现出众,被张献忠收为义子 , 封为安西将军 。
但是,英雄不问出身 。
1646 年,张献忠死,李定国和孙可望、刘文秀、艾能奇四将率大西军余部出川,转战滇、黔,于1648 年平定全滇 。
时逢乱世,天下汹汹,李定国以春秋大义自许,有心献滇、黔、蜀地盘归就明室 , 诚心辅佐,恢复旧京,荡清海内 。
明云贵总督范鑛私下里问李定国:“上天是真的要赐你以助大明恢复宗社,但孙可望心怀叵测 , 若有异志,该怎么办?”
李定国慨然答道:“李可望扶明,我就与之共事;若其有异心,我杀之并非难事 , 恢复中原之责,有李定国在,请不必太过挂怀 。”
此后,李定国蹈行誓言,入广西,克桂林 , 乘胜北上,连克永州、衡阳,两蹶名王,震慑天下 。
孙可望果然有异志 , 囚禁永历帝于安龙,有自立意 。
李定国不顾生命危险,孤军潜入安龙,救主于虎穴 。
值得一提的是 , 岳飞以收复河山为毕生大志,背后刺“尽忠报国”四字,千古传诵 。
岳飞之后 , 仿效刺这四字的人不知凡几,但只有李定国一人能与岳飞并列 。
查继佐著《罪惟录》记 , 在安龙,李定国“密誓效命,背出所刺‘尽忠报国’四字示廷臣,咸啧啧忠臣 。”
李定国迎永历帝入滇后,不食前言,与孙可望反目,将之击败 。
可惜的是,清朝统一之势,已难于逆转 。
清廷增派信郡王多尼为三路统帅,进趋云南 , 攻破了李定国的罗炎、凉水井大营,捕杀了李定国的妻子家属,以打击李定国的锐气 。
李定国毫不气馁,对将士们说:“事已至此,还有什么说的呢 , 唯有尽忠报国,死而后已 。”
大清军四面围攻,大明最后一块基地丢失 。
李定国命总兵靳统武领兵四千护永历帝奔腾越(云南腾冲),自己率精兵六千在永昌(云南保山)磨盘山截击追兵 。
该战异常惨烈,若非叛徒出卖,几乎全歼吴三桂部 。
饶是如此,李定国部也折损了三分之二将士 。
南明遗民刘彬洒泪赋诗赞:
凛凛孤忠志独坚,手持一木欲撑天 。
磨盘战地人犹识,磷火常同日色鲜 。
1662年,永历帝被吴三桂擒杀 。
时在九龙江(西双版纳普洱地区),正在与暹罗国(即泰国)洽谈借兵收复云南事宜的李定国,闻此噩耗,披发徒跣,痛哭不已 。
该年六月二十七日夜,李定国泣血而亡,死于勐腊(一说景线),临终前惇惇嘱咐儿子及部下:“宁死荒徼,无降也!”
由此可见,李定国忠心为明,青天可鉴 。
至于历史上对他的评价不如郑成功,主要是历史格局问题 。
不管怎么说 , 明清之争,到底还是属于国内矛盾 。
郑成功同样忠于明室,不屈不饶地与清军作战 。
而且 , 其战绩并不逊色于李定国,其所兴起的十万雄师围南京 , 几乎吓得顺治帝作出了退居关外的打算 。
进攻南京战役败还,郑成功感觉清廷实行了沿海迁界政策,光靠金门、厦门、南澳等弹丸之地难以支撑抗清大业,遂把目光投向了台湾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