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背景 曹刿论战背景图


曹刿论战背景 曹刿论战背景图

文章插图
一鼓作气的时代背景是?出自春秋时期之《左传.庄公十年》 。
一鼓作气的意思是: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勇气 。作,振作 。后泛指做事要趁鼓起劲头的时候一口气干完 。
一鼓作气yīgǔzuòqì
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勇气 。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 。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 , 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
出处《左传.庄公十年》:“夫战 , 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後比喻做事时要趁著初起时的勇气去做才容易成功 。
《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原名《左氏春秋》 , 汉朝时又名《春秋左氏》《春秋内传》《左氏》,汉朝以后才多称《左传》 。
《左传》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左丘明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也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 , 共三十五卷,是儒家经典之一且为十三经中篇幅最长的,在四库全书中列为经部 。记述范围从公元前722(鲁隐公元年)至公元前468(鲁哀公二十七年) 。
《左传.庄公十年(曹刿论战)》节?。?
既克 , 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 , 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
译文:
打了胜仗后,鲁庄公问他取胜的原因 。曹刿回答说:“作战,靠的是士气 。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士气 。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耗尽了 。他们的士气已经消失而我军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才战胜了他们 。像齐国这样的大国,他们的情况是难以推测的 , 怕他们在那里设有伏兵 。后来我看到他们的车轮的痕迹混乱了,望见他们的旗帜倒下了 , 所以下令追击他们 。”
本文以曹刿为主、鲁庄公为宾,通过他们有关齐、鲁战争问题的对话,阐明弱国在对强国的战争中所采取的战略原则,即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后发制人等 。本文对战争原因和战前双方部署等都略而不写 , 对战争过程也只是用“齐人三鼓”“齐师败绩”“遂逐齐师”十二字做了交代,但对曹刿与鲁庄公的对话写得很详尽 。本文通过写曹刿对长勺之战的论述以及弱鲁战胜强齐的史实,表现了曹刿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军事才能,说明了只有取信于民和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把握好作战时机,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 。
曹刿论战中概括曹刿选择合适时机进攻的人四字短语?《曹刿论战》出自《左传》 。故事的背景发生在鲁庄公10年的春天 , 齐国的军队攻打鲁国,曹刿作为一介布衣,认为肉食者鄙 , 关心国家大事,主动请求同鲁庄公一同作战 。在战场上,他作为鲁庄公的参谋 , 靠着自己的细心机智和勇气,最终帮鲁国赢得了胜利 。
这个4字短语,也就是后来人们总结出来的成语:一鼓作气 。《曹刿论战》,顾名思义,就是曹刿论述怎样去打赢一场战争 。曹刿认为 , 在战场上要善于把握作战时机,不可轻敌冒进 。原文中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意思是说,第1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的士气,第2次击鼓 , 他们的勇气就衰减了,第3次击鼓 , 他们的勇气就枯竭了 。敌人的士气枯竭了,而我们的士气正旺盛 , 所以就能够战胜他们 。
曹刿论战和狼的主旨?曹刿论战的主旨是知己知彼;取信于民;敌疲我打 。狼的主旨是讽喻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论怎样狡诈,终归要失败的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