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年龄称谓由小到大,在古代各个年龄段怎么称呼?


古代年龄称谓由小到大,在古代各个年龄段怎么称呼?

文章插图
在古代各个年龄段怎么称呼?1、度:小儿初生之时 。
2、总角: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 。
3、金钗之年:女孩12岁 。
4、豆蔻:指女子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 , 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 。
5、及笄[jī]:指女子15岁 。
6、志学之年:15岁 。
7、舞象之年:少年15~20岁 。
8、二八:16岁 。
9、破瓜、碧玉年华:女子16岁 。
10、加冠:指男子20岁 。古时男子20岁行加冠礼,表示已成年 。
11、弱冠:古人20岁行冠礼 , 以示成年 , 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 。
12、桃李年华:女子20岁 。
3、花信年华:女子24岁 。
14、而立(而立之年):30岁 。
15、半老徐娘:女子30岁 。
16、不惑(不惑之年):40岁为“不惑之年” 。
17、半百、知天命、知命之年:50岁 。
18、耳顺、耳顺之年、花甲之年:均指60岁 。
19、高龄:敬辞,称老人的年龄,多指60岁以上 。
20、耆[qí]:古称60岁的人为“耆” 。
21、耄[mào]:古称80岁至90岁的年纪,形容年老,引申为昏乱之义 。
22、耋[dié]:七八十岁的年纪,泛指老年 。
23、白寿:99岁 , 百少一为99,故借指99岁 。
24、期颐:百岁高寿 。
垂髫、总角、豆蔻、弱冠各指什么年龄?1、总角:八岁(女)、九岁(男)至十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总丱’) 。2、豆蔻: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 , 比喻人还未成年 , 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 。3、弱冠:男子二十岁 。(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为还没达到壮年,故称“弱冠”) 。4、垂髫:亦作“垂龆” 。指儿童或童年 。髫,儿童垂下的头发 。扩展资料:在阅读古文的过程中,经常会碰到一些表达年龄称谓的词,如:“弱冠”、“耄耋”等 。学生往往对此很费解 。其实类似这样的词还很多,都是我们在阅读古文的过程中所必须了解的知识 。古人的年龄称谓来源不一,大多根据不同年龄的生理特征而命名,但也有一些是因袭前人所言而成为固定称谓的 。在所有的年龄称谓中 , “九十”的称谓可谓最多最有趣 。或叫“鲐背”,鲐是一种鱼,背上的斑纹如同老人褶皱的皮肤 。又人到暮年,皮肤上生出老年斑如冻梨之皮 , 故又称“冻梨” 。还有依据生理特征命名的,如:人初生叫“婴儿”,是因为人初生需要抱在胸前喂奶 。婴可与膺通假,膺者胸也 。婴儿即为抱在胸前之儿 。七岁除叫做“悼”外,还叫“龆龀”也叫做“毁齿”,因为正是换牙时期,所以有此称呼 。十五岁叫做“童”,“山无草木曰童” 。古代十六岁成年,十五岁男子未加冠 , 女子未及笄 。此处用的是比喻意 。我国还有干支纪年的传统,六十年为一轮,故又有六十岁为“花甲之年”的说法 。当然,古代年龄称谓并不止这些,还有许多散见于各类古书中,因较少使用而未被流传下来 。上面所述这些因使用频率高,生命力强而被后人沿用了下来 。有些还已经进入了我们的日常交际之中,如:“三十而立” 。再如,从“婴儿”和“儿童”两个词中,我们已看不出历史和今天的区别了 。
而立、不惑、豆蔻、弱冠、古稀都代表什么年龄?而立:30岁 。《论语·为政》:“三十而立 。”

相关经验推荐